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精品其他>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62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62

    当然,原先江南知县的美缺是没了。
    范仲淹帮忙引荐安排,最后包拯得以出任言事御史一职。
    言事御史负责风闻奏事,也就是专门抓各路官员的小辫子,告到朝廷上。
    地位不高,权力不小,一般都由刚入仕途的年轻进士担任,包拯能够得到这个职位,还是多亏他科举考试排名靠前。
    得知了这个安排之后,赵受益满意地点头。
    包拯这么个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个性,实在是太适合这个职务了。
    果不其然,包拯上任不到半个月,就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呈上了一封万言奏章,痛斥如今朝廷上种种弊事,从三冗问题骂到太后专权,从皇帝软弱骂到言路不畅。拢共朝廷上就这么点人,就没有一个是他不骂的。
    偏偏他骂得还有理有据,叫人挑不出错处来。
    刘娥被他气炸了肺,又碍于祖宗家法,不以言论罪,挨了骂也只能忍着,于是就把吕夷简贬到了崖州当司户参军。
    没错,包拯的这一篇万字长文,抽出了一千四百字专骂吕夷简。
    其实这一千四百字也不算很出挑,骂寇准和刘娥加起来都快到六千了。
    但谁让他撞在了刘娥的枪口上,就委委屈屈地收拾行李往雷州去了。
    送走了吕夷简,他空出来的位置得有人顶上。
    寇准和刘娥一番扯皮之后,终于还是把这个空缺给了范仲淹。
    既然自己的人得不到这个位置,也不能便宜了对方的人,干脆找个无党派人士来。
    范仲淹走马上任以后,茶政上官买制改贴射法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
    再拖,今年茶叶收获季都要过去了。
    而主持茶改的人选迟迟不定。
    一开始,是寇刘两党的人都要来抢这个茶改的名额,因为茶政上大有油水,是个肥差。
    到最后,竟是两党互相推诿,谁都不想派自己的人去改这个茶政,因为茶政难改,一招不慎,落得骂名倒还是小事,就怕改完了茶政,不明不白地就身首异处了。
    因为江南的茶政不光关乎着那几斤茶的问题,它还关乎着一个对于宋国边防来说如血液一般重要的因素:边籴入中。
    宋国边境并无天险,只能靠多驻军才能维持边陲安稳。
    军队多了,需要的粮草也多,这些粮食都要从中原运往边境。
    官府无力自运,只能鼓励大粮商们自发运送粮草充实边关。
    而粮商们凭什么白给你运粮草呢?
    你说你花钱买,可是人家的粮食在哪里都不愁卖,凭什么巴巴地给你运到边境上去?
    粮商不运粮,军队吃什么?军队吃不饱,怎么抵御敌国入侵?
    所以官府就只能给予这些粮商们极大的利益,才能叫他们继续保持向边境运粮的动力。
    这种利益就是茶。
    官府在江南的山场里,园户是不可以自己向外界售卖茶叶的,只能将茶叶卖给官府,由官府再卖给商人。
    而商人要是想卖茶叶,也不能直接拿着钱就去山场,而是要在官府购买一种叫做“交引”的东西,拿着交引,再去山场领取茶叶。
    为了让大粮商有动力运粮到边关,官府就用这种可以领取茶叶的交引当作给粮商结算粮价的凭证。
    向边关运价值一百文的粮,可以得到二百文到五百文茶叶的交引。
    如此一来,粮商运粮的动力大增,而官府垄断的茶叶价格就贱了,严重损伤官府利润。
    官府想要拿回茶政上的利润,那就只有先从粮商这块入手。
    可是能够每年给边境运粮的大商人,又岂是无名小卒,去动人家的利润,人家难道会坐以待毙?
    直接叫你有来无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