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重回80之大时代>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节阅读_258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节阅读_258

    只是对此,李铮是无能为力的。
    项目合作必须是平等交换的,现在的华国没有一丝人类基因研究的基础,更没有雄厚的资金赞助,各国政府是不会同意华国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
    李铮现在能做的是,让以自己为首的华国科学家参与到项目中去,在这项由世界各大国组成的项目组中开一个口子,让以后华国有能力参与的时候不再如上辈子那样艰难。
    ☆、第一百八十章
    “推动厄洛替尼在国内的上市?”在场都是国内生物学圈子里数一数二的人物,听到李铮的话, 都不由面面相觑。
    “没错, 厄洛替尼作为第一款抗癌靶向药,对人类药物史和市场来说, 都是意义重大。fda已经明确表示会加快药物审批流程,我希望国内也能跟上。”
    改变华国的新药审批制度,加快华国药物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这也是李铮放弃香江优渥的实验环境, 回到华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厄洛替尼,就将成为他撬动新药审批这块顽石的基点。
    李铮上一世的时候,华国的新药审批制度俨然已经成了华国生物制药发展的极大桎梏。譬如cfda还是sfda的时候, 药品注册司作为sfda的重点部门, 可谓是重权在握。
    华国sfda对已在药典上的药品进行新药注册不需要临床实验,批准时间一般在1年到18个月之间, 而美国fda对于真正新药的批准时间, 则可能持续68年。
    这样看起来, 好似华国的新药审批制度大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有利于科研成果尽快向生产力转变。
    然而, 真的是这样吗?
    李铮看过一个数据,2004年华国sfda受理新药报批10009件,而同期美国fda受理新药报批148件。巨大的数据差异,让华国生物制药界一时间成为一个笑话。
    报批的所谓新药中,国内批准的一类新药不超过20个,其余的全是仿制药, 剂改的药物摇身一变,就成了所谓的新药,在华国老百姓面前招摇过市,也因此,华国应运而生许多药物研究所。
    它们本身没有多少研究实力,每天的工作就是找资料,搞申报、拿批文,然后利用国家对新药的优惠政策去谋取暴利。
    这种市场现象,在大大破坏国内新药研发市场生态,打击研究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使得真正新药被混杂在这样滥竽充数的药物中,久久不能面世。
    在空白的纸上画画远比在已经被涂得一塌糊涂的画纸上画画简单得多,现在的华国新药审批流程还没有完全固化下来,大多华国生物人埋头于实验室,将目光放在药物研发上面,对于他们来说,完成研发就相当于完成任务了。
    “这……你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嘛,批下来应该不难的。”田老理所当然地说道。
    他看过李铮的临床数据,十分详尽,在他看来,这问题应该不大。
    “问题确实不大,在两天前,我已经收到药物进入报批流程的统治。”
    众人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以李铮现在的名望,出现这样的事确实不奇怪。
    “这不是很好嘛,我看过你的临床数据,很详尽,没什么问题的。救命药,就要特事特办!”田老充满着乐观主义思想。
    倒是一向来以冲动形象示人的杨老,眉头紧蹙一直没有松开。
    “李铮啊,你有没有让人打招呼。”杨老突然开口道。
    李铮挑了挑眉,也不遮掩,“是的,我在提交新药审批的时候,就托人帮忙疏通了。”
    众人闻言,面上露出几分纠结的神色,但最终,大多数人的意见正如刚刚田老所说,救命药,特事特办,也不算是什么破坏规矩的大事。
    由此,众人的药物审批制度观念可见一斑。
    这可是当前华国生物学圈里最顶尖的一批人物啊。
    李铮也不跟他们绕圈子,“诸位前辈,你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吗?沃森、伯格,吉尔伯特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顶尖的生物学家,有他们三人作保,fda给出的加速审批时间是13年。这三年时间,fda要做的就是药物临床审批。”
    “而我们华国,却连临床审批的规范都没有,从长期看来,对生物制药人来说,这并不是个好现象。”虚岁二十一的李铮,面上满是郑重的神色。
    药物审批?赵德培的神情有些微妙,这可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事情了。不过他不得不承认,李铮说的确实有道理。
    比起这些埋头于实验室的老一辈生物人,赵德培最为华清校长,和官场还是有一定接触的,现在的药物注册司,从事一线药物审批的人员不过几十个,最高学历也不过是大学,要求药物临床什么的,也太为难他们了。
    不过李铮说得对,想要国内药物市场真正规范起来,和国际市场接轨,建立起完善的临床试验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完善的临床试验规范,才能保障药物准入机制的科学性,才能促进国内药物研发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同时也为国外药物顺利进入华国市场提供制度保证。
    但是,有道理归有道理,但这毕竟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事情,做起来难度可不小啊。
    在场众人也听出了李铮的言外之意,“怎么,李铮啊,你对新药审批这一块有兴趣?”杨老面带笑意,杨老本身是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是华国新药入市的最高审批人之一。
    对于华国的药物审批制度,他心里是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想法,但却一直没有具象化,李铮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眼前一下子清晰了不少。
    不过身为一个生物学学者,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科学家,对于什么制度啊,审批啊之类的琐事,他并没有过多在意,这这位老前辈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
    “李铮啊,你是个天生的科学家,不要让其他事情分了你的心。”杨老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一辈科学家的清高自傲,也是华国药物审批被一群外行人把持,药物临床规范迟迟没有建立起来的重要原因。
    “杨老,我们研究生物学的意义是什么?”李铮的目光变得有些严肃。
    杨老明显一怔,“意义,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啊。”
    李铮莞尔,他抬头,目光扫过一众为生物科学奉献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们,一字一句地开口道:“我不一样,我研究生物学的目的很简单,转化为生产力,将我的一个个项目都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李铮这番表态,就好似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大声喊出我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一般惊世骇俗。
    李铮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上辈子自己第一次到华清见到陈安帮时的场景,那时陈安帮已经五十多岁了,长期的实验室生涯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要瘦弱不少。
    然而,他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李铮两辈子都忘不了。
    “探索生命奥妙,追求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但是现在国家的现状还不允许我们高尚。这是一位老前辈的原话,也是因为他的那一番话,我放弃了本来擅长的分子生物学,投身生物制药。”这是李铮第一次主动提起他原来的事情。
    这让一众华国生物学圈子里的老前辈面面相觑,李铮口中的那位老前辈,应该也是他们这一辈人吧,他们中竟有人对这位天才生物学家影响这么大?
    “药物不是艺术品,是供起来给人欣赏的。药物只有用在人身上,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才不负我们研究室里的日日夜夜。真正的好药早一天上市,就多救一条人命,改革药物审批制度,加强药物转入机制,这是当下势在必行的。”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这次的会议是李铮发起的,众人本以为这会是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会议,却没想这会议一开始,李铮就给众人扔下了一个重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