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怎么感觉还怪好看的。
    她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着这位新同事,虽然这人是内向不爱说话了点,但是还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啊。
    林川柏没注意旁人的眼神,沉浸在家人的关怀中,全身上下就跟刚从温泉出来一样,暖暖的,又懒洋洋的想再回去享受。
    这就是家人。
    手表他要是想买的话也不是没办法,但是跟家人送他的,不一样。
    这时候,有人拿着条子过来了,旁边的人看他还在看信,就自己走到柜台前。
    是一个年轻的女声:“同志,麻烦你了,我要这些,给孕妇补补身体。”
    “不麻烦,为人民服务……”
    第三十三章
    俞向安拿着这些东西回去的时候, 和叶七佳一起,走路的时候姿势都有些僵硬。
    叶七佳忍不住了,“小安你别紧张, 我没事,好着呢, 现在月份也不大, 你别过度紧张啊。”
    看着她这样, 自己完全紧张不起来了。
    俞向安深呼吸一口气,身体看着没有那么僵硬了,“大嫂, 你怀的是双胞胎, 不知道会是侄子还是侄女,不过不管是侄子还是侄女,都很好, 以前明杰出世的时候我还小,现在他们出世我这个做姑姑的已经领工资了, 我给他们做新衣服……”
    一边絮絮叨叨, 俞向安一边在大脑里发散思维,两个孩子要吸收的营养比较多, 以后得要吃好点,至于说不要吃的太好, 以现在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又不是顿顿大鱼大肉, 叶七佳还要上班, 要走动,想要把胎儿补得过大,有点难度。
    她们回去后把这个消息一说, 俞青山愣了一下,没有喜悦。
    几个孩子他妈就是因为怀了双胞胎才没的,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个喜事,但是对于他来说不是。
    如果不是怀了双胞胎,她也不会艰难的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就这么去了,当时大儿子都没有成家,现在一转眼,他媳妇也怀上了双胞胎,他很难不联想到之前的事情。
    他沉默了很久,听着小安在那边说着医嘱,他想,如果那时候也有这个意识,再重视一些,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
    俞向海同样很重视,他对着她们拿回来的小册子十分满意,拿出来,一页一页,看得认真,问了下次去再检查是什么时候。
    他到时候一定要去。
    他还把俞明杰拉了出去,神秘兮兮的来了一个父子间的认真谈话,跟他说明家里现在的情况,说妈妈现在肚子里怀着两个弟弟妹妹,很辛苦,他是大哥,以后要更懂事一些,帮妈妈做事,体贴妈妈,不要让她生气,让她保持好心情。
    俞明杰本身对自己即将有弟弟妹妹就很兴奋,现在听到是两个,骄傲的挺起自己的小胸脯,“我是大哥,我会好好照顾他们,我听话,不让妈妈生气!”
    俞向海笑眯眯的点头:“也要好好学习,跟你小安姑姑看齐,知道吗。”
    妹妹现在能拿到这份工作,学历是前提条件,眼看着又要升职了,她才进去多久,不能说没有她的文章上报纸的影响。
    要是他像了他姑姑,以后的路会更好走一些。
    所以对于俞向安变着法的给他们两个布置任务,他们都是乐见其成的。
    一说起这个,俞明杰的小眉毛就皱了起来。
    要说爱学习的人,太少了。
    尤其是小孩子。
    俞明杰没有一口答应,皱着眉毛在那里“深思熟虑”,俞向海也没打扰他,让他想了一会儿,才见俞明杰语气有些沉重的点头:“爸爸,我会好好学习的,以后要是弟弟妹妹不会来问我,我也不会,那怎么行,我可是大哥。”
    俞向海忍笑,欣慰的拍拍他还稚嫩的小肩膀:“有大哥风范,努力!”
    等到他们两个再重新进屋,脸上全是笑容,俞青山这时候也想开了,“多去给医生检查,别怕花费。”
    赵巧娘心情十分复杂,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如果可以的话,她多想也再生一个,无论是男是女。
    只可惜她伤了身子,这一辈子不会再有第二个孩子了。
    现在叶七佳一次肚子里就带了两个,这对比实在让她忍不住有些心酸。
    要是俞向海是她生的儿子,她现在这个年纪也不会想着要再生一个,她只要乖乖等着孙子孙女出世就好了。
    现在她对俞向居好,俞向居对她也很亲近,但是他年纪还小,就算知道她是他的后妈,也不会想太多,但要是等他以后长大了,娶了媳妇了,她这个后妈还有多少地位就不好说了。
    终究没有血缘。
    这就是她的命。
    这一生,亲生子女缘淡薄。
    姚翠芬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带着一些吃的过来了,另外背着人的把俞向海拉出去了好好叮嘱一番。
    一次生两个孩子对女人来说太凶险了。
    她这一辈子没有生双胞胎,但是她姐是生过双胞胎的,祖上也有生双胞胎的传统,出事的几率比平时高得多。
    不能不重视。
    现在他们家里条件也过得去,有足够的条件重视起来。
    不能等到出了万一再来后悔。
    俞向海频频点头:“这还多亏了外婆提醒,不然我也没想到这方面。”
    现在一般怀孕,没有问题是不会去医院做检查的,要是家里不宽裕的,都不会去医院生产。
    如果他们一直没发现,到了生产的时候,那就凶险了。
    这事也要跟老家的人说一声,挑了个日子大家一起回了红星大队。
    看到人回来的这么齐,张茶花高兴地不行,嚷嚷着今天是个好日子,要加菜。
    等到俞向海把这件事一说,张茶花顿时就道:“那可的要多注意,向海媳妇,你累了没有,累了去房间躺躺,我给你泡一碗红糖水,热乎乎的喝下去。”
    俞常琢磨着,孙儿媳妇月份大了,应该由谁来照顾她?
    是不是应该叫人尽量的守在她身边?
    让赵巧娘照顾这个大儿媳妇?
    不大合适,她本身也有工作,她不用工作的时候往往俞向海也回家了。
    她娘家亲妈?也不行,据他所知,她娘家妈身体不大好,应该也没办法照顾他。
    这样的话,满昌媳妇小娟倒是挺合适的,她没有工作,等到她月份大了去照顾她一段时间也不会耽误太多的工分,他们夫妻两口都在县城的话还能培养感情,要是顺利,她也能趁机怀上。
    他把这事儿记在了心上,寻摸着回头跟俞青山说一下,看合不合适,现在说这个还是有点早了,向海媳妇现在月份还不大,不用太着急。
    杨慧丽则是没忍住,往许小娟那边看了又看,她外孙是早就抱上了,但是孙子孙女还没有抱上一个,他二叔的大孙子都5岁了,现在又要来两个,眼看着就三个了,她儿媳妇进门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这聚少离多的,到现在还没有好消息,什么时候她才能抱上孙子呢?
    俞满昌注意到了她的眼神,也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自己的媳妇。
    跟明杰一样活泼又懂事的孩子他也想要,不过他们两个成婚才没多久,他又经常在县城里,现在就算想要也没办法,要看缘分。
    张茶花端着糖水出来,递给叶七佳:“来,把这个喝了,怀孕了要多吃鱼,吃鱼孩子会聪明,正巧满生他们哥两个前几天摸到了几条半大的鱼,今天我们喝鱼汤。”
    叶七佳笑着接过来:“谢谢奶奶。”
    俞青山在和俞常有说话:“爸,你身体现在怎么样?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是有的话要说出来,不要瞒着。”
    俞常有:“没有瞒着,我没有不舒服,现在都挺好的,我现在也没有干什么重活,就是去看看打谷场,赶一赶麻雀之类的轻松活,太阳太大了,我也不出去。”
    要是他又生病了,他去挣的那点工分还不够医药费的零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休息。
    张常花在旁边应声,“你放心吧,我盯着他呢。”
    老头子之前那一病可把她给吓坏了。
    她可不想他没了留下她一个人。
    俞常有咳嗽了两声,转移话题:“满昌你现在手艺学的怎么样。”
    俞满昌知道爷爷不想听奶奶唠叨,识趣的接下:“已经学的差不多了,我离开前应该能彻底掌握好,到时候我就回来自己烧砖,到时候我们家再扩建一下,建的更宽敞一些。“
    现在他们的房子都不够用,两个弟弟结婚要用的房子还没有着落。
    如果他掌握了烧砖的方法,到时候回来就不用想办法去买砖,自己就能烧,到时候再申请一下木材和瓦片,就能建起漂漂亮亮的砖房,到时候又体面又不费钱。
    一说起这个,俞常有就乐了,“对,到时候就起房子,你要用心学,不然房子到时候不结实……”
    他们在那谈起了正事,俞向安和俞明杰俞向居他们待不住,戴着草帽出去了。
    杨慧丽也不能多呆,她要是走开的时间太长,今天就不能拿满工分了。
    她可不比婆婆她的轻松活。
    俞向安问清楚了俞满生他们兄弟在哪干活,去找他们,问这两个地头蛇山上有哪里值得一去。
    现在这个季节,或许上山的话还能遇到意外惊喜。
    他们去到地头的时候,俞满屋和俞满生两兄弟正分到一块旱地里翻地。
    他们现在在开荒。
    开荒都是辛苦的,要把这里的树木、旺盛的野草清除,还要把那些石子之类的挑拣出来,然后再烧一遍草木灰,这样子这块地才算初步开出来了,像这种荒地,第一茬一般是种豆子,黄豆也好,绿豆也罢,种豆子养的养了一两年再种别的。
    俞顺稳打算用这些新开的荒地种果树,品种也想好了,桔子,过年的时候他们这有条件的都要摆几个桔子,送礼放两个也好意头,桔子,桔子,吉利吉利,大吉大利。
    这种水果相对能保存一段时间,他们这里本身也适合种植。
    他们隔壁公社就有专门种植这个的,他们这里有的人零零散散种了一些自己吃,规模都不大,他这次打算规模种植,到时候要是收获可以的话,就卖给收购站,或者去联络厂子,如果不行的话,就他们队里的队员分了,过年的时候也能添那么一两盘水果。
    如果这都不成,他们也没有付出什么,就付出了一些力气。
    现在开荒,也能种粮食,等到果树中心该区还有一段时间。
    买果苗支出太大了,小打小闹的话又很难成规模,他选择自己请人帮忙育苗,从种子开始,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听俞满屋说了堂叔的打算,俞向乐打从心底里觉得可行。
    不行就自己吃呗,他们这里本来就有人种植,最后的结果应该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在这里开荒的人,看上去年纪都不大,有两个姑娘家戴着帽子在那里割草,有几个少年在那里拿着柴刀砍树。
    这一批,是先头部队。
    在这些人眼里,有两个姑娘格外显眼,不用别人说啊,她们脸上皮肤白嫩,手指纤纤,身上的衣服也比补丁打补丁的村民要好。
    联想到会有城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能猜到她们的身份。
    她们看到俞满屋兄弟两个兴高采烈的和来人说话,好奇的看过来。
    其中一个问旁边的人:“你认识他们吗,我看着有些脸生,不是生产大队里的人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