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逃亡(中)
沈月眉放开两人,擦干眼泪走到窗边,秋玲说:“来,你紧跟着我顺着这根绳子爬下来,你别怕,我绑的很结实的,不会摔下来。我先下去,在下面接应你。”
沈月眉点点头,秋玲姐姐般充满母性的语气让她觉得很温暖。这几年在这里,她听得最多的就是吴传庆的高腔大嗓,喜怒无常,他越是如此,她越是鄙视他,觉得他粗野又粗鲁。
玉璧和小红看着沈月眉顺着绳子慢慢滑了下去。
时针一分一分走过,小红看看表,说道:“五太太,眉姐姐应该已经离开将军府了吧。”
玉璧一直盯着沈月眉离开的窗户发呆,那扇窗户现在已经紧紧地关上了,听到小红的话,她从窗棂上移开视线,说道:“我想是的,应该在去火车站的路上。”
“火车是几点的?”小红问道。
“六点钟。”
“还有一个时辰,应该已经到火车站了。”小红自言自语。
“小红,”玉璧回头看着她,问道,“你为什么不跟月眉一起走,你是她的丫头,你就不怕老爷怪罪下来?”
“怕,可又能怎么样呢,我能带着我爹还有我那一身是病的娘一起跑吗,就算我跑了,谁给我钱给我妈治病呢?摸一下就给一块大洋……”小红自觉失言,连忙缄默不语。
玉璧看着小红的嗫嚅,缓缓地毫无表情地说道:“老爷好色是公开的秘密,这府里稍有姿色的,他都……你就不怕他,兽性大发?你以后也要嫁人的。”
小红说道:“像我们这样命贱的人,能活一日是一日,哪管得了以后的事情?我毕竟只是个傻丫头,老爷对我没多大兴趣,最多不过个摸摸捏捏的。五太太,您不像我,您无牵无挂,为什么不走呢?”
“我不敢,我没有月眉的勇气,老爷最恨背叛和逃跑了,月眉妹妹那是走投无路了,我现在左不过是混日子罢了,何必费力气逃跑呢,天大地大又何处容身?”
“可是,大家都知道老爷脾气不好,喜怒无常,脾气像六月里的阴雨天,说来就来,来了脾气,凭她是天王老子都不管了,连二太太都挨了他不少打,更何况您这么老实?您就不后悔吗,刚刚有机会可以逃走的?”
玉璧端起桌上的茶杯,轻启朱唇在碗边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将茶碟缓缓放下,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后悔。”
“呜——”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人海中,陈振中踮起脚向着远处眺望。当看到沈月眉的身影出现在眼帘中时,他终于体会到书里常说的那句话——心脏几乎要从口里跳出来。他的身体随心而动,未待反应过来,已经拔脚而起飞速向着沈月眉奔去。
沈月眉凝视陈振中,这么久没见,他似乎比过去成熟了许多,稚气未脱的脸上多了一分男人的责任与刚强,他的脖子里围着一条白色的围巾,那还是沈月眉送给他的。陈振中看着那双秋水般的眼睛,旁若无人地拉过沈月眉紧紧抱在怀里,那时街头少见亲热的男女,火车站来往的人们不免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他们若知道这对苦命的情侣历经了多少艰难,也会释然吧。
陈振中肆意而珍惜地体味着沈月眉的体温:“眉儿,你受苦了。”
第一次被陈振中抱时,沈月眉就惊讶,男人的怀抱竟然这么温暖有力,靠在他的肩头心灵仿佛瞬间宁静了,此时,这许久未曾体会的温暖袭击了全身,沈月眉明知这世间没有永恒,却希望能永远留住这一刻。
靠在陈振中肩膀上的沈月眉看到不远处泪眼模糊的母亲,她放开陈振中走到母亲身边,沈大妈轻轻摸着她的脸颊——沈月眉长大后,很少再和母亲有任何亲昵的动作——哆嗦着双唇说道:“孩子,你终于出来了,终于离开那里了,回家就好,回家就好……”
火车上,陈振中握着沈月眉的手,说道:“眉儿,我们反复商讨过了,还是在天津走水路比较好,姓吴的不容易抓到。现在还不宜回奉天,我们先去南方我一个朋友家里躲一阵子,我已经给家里写信让他们寄钱来,等钱到了,我们就一起出国念书。”
沈月眉点点头,她心里又温暖又难受,她害得陈振中连家都不能回了。她心里千言万语,嘴边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紧紧握着陈振中的手,十指相扣。
坐在对面的陈宗洋看着他们那样子,说道:“等我老了以后,我肯定不会给我孙子讲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我就讲陈振中与沈月眉。”
秋玲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混说什么,这种时候还乱开玩笑。”
宗洋不服气地撇撇嘴,大家都是一笑,私奔的紧张和惊恐被暂时缓解,随着火车规律颠簸着一路前进,路边的景色飞速向后驶去,大家的心情也渐次放松下来。
正午时分,一行人来到了天津。太阳照在海河上,粼粼的波光跳跃着金色的音符,几只海鸥低吟着略过海面,湛蓝的海,湛蓝的天,水天一色,甚为赏心悦目。不过,几个人还没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美景,都匆匆忙忙地登船,直到把沈月眉、陈振中和沈大妈安顿好了,看看后面没有追兵过来,大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离别的时候到了,陈宗洋走上前来,两兄弟相视一眼,紧紧抱在一起,宗洋拍着陈振中的脊背,说道:“表哥,祝你们私奔成功,我祝你和月眉妹妹幸福!”
陈振中点点头,拍了拍宗洋的脊背,说道:“你也长大了,别光知道玩,照顾好叔叔婶婶!”
这时,卢大哥的一个弟子匆匆忙忙跑过来,说道:“秋姐,有一辆汽车过来了。”
大家都大吃一惊,害怕吴传庆追过来,沈月眉顿时心里噗通噗通跳,吓得脸色惨白,秋玲连忙稳住大家:“别慌,我出去看看,大家别乱猜想,未必是来寻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