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抗日之红颜悍将> 第八十六章血火南京(五)

第八十六章血火南京(五)

    第八十六章血火南京(五)
    武汉行营临时总统府官邸,蒋介石脸色憔悴,精神显得很疲惫。从南京离开到达武汉,接到的消息就没有一个好的。
    南北两条战线,全都是一路败退。山西已经等于全部失守,太原也没有坚持住,第五战区也是节节后退。阎锡山的晋绥军还算可以,但是增援的川军战斗力实在太弱,武器装备也不行。
    可阎锡山只是武装他的晋绥军,并不管其他部队,这时候连进攻山西的八路军也向国府讨要武器弹药,河北大面积失守,上海南京的工厂向西部撤离,安装生产都需要时间,可战场却不等着。
    苏联答应出兵,却迟迟没有动静,国联方面的会议是召开了,日本竟然宣布退出国联,这本来是好事,可是英国法国美国竟然以德国的威胁为借口,只是道义上谴责日本,承认日本进攻中国是违法的,但实际上的行动一点没有。
    这让蒋介石十分恼火,他也知道,这些外国人是看到中国可能失败,不想支持一个失败的政府。蒋介石多么希望这时候来一场胜利,扭转世界上对国民政府的看法,可惜的是全都是失败,失败,溃退,溃退。
    坐在座位上的几个人都低着头,谁也不说话,南京战局出乎预料的快速,上海坚守了三个月,南京竟然连半个月都坚守不了。
    陈诚看看委员长的脸,他是淞沪战场左翼军团司令,上海打到什么程度,部队损失什么样,他很清楚。坚守南京更是不行的,可是一国首都不战而撤实在说不过去。还好有唐生智这么一个人留下来。
    此时也只有自己能说话了,委员长当时非要坚守,留下的都是精锐部队。可是接到战报,驻守浦口的第一军团已经和日军交火,要是浦口失陷,南京部队就会被包围断绝退路,十几万军队就会被消灭在南京,太不值得了。咳嗽一声:“校长,我看是不是给唐生智命令,撤退吧。南京已经失去坚守的意义。“
    他这一说话,何应钦张嘴说道:“当初委员长提出坚守,这才几天时间就放弃,怎么和国民交代?“
    蒋介石眼里闪过一丝愤怒,何应钦和陈诚不对付,这是尽人皆知的事,这话是敲打自己,不是说陈诚。
    可蒋介石也没想到日军突破这么快,两天,两天时间,整个南京三道防线就变成一道城垣阵地,日军第18师团已经进攻宁国方向,芜湖和当涂失守,日军渡过长江向浦口扬州进攻,截断京浦路。南京已经被包围。坚守确实失去意义,白白损失部队。
    徐永昌上将还是理解这些的,也就说道:“陈部长说的在理,南京部队应该及早撤退,以免出现上海的情况。“
    他这一说,又等于是揭蒋介石伤疤一样,当初所有人都建议上海提早撤退,但蒋介石想得到国联干预,不同意提前撤退,导致撤退太晚,部队崩溃。好在有一个薛越的什么侄女,挡在太仓到昆山,延缓日军追击,也整理不少部队,这才有南京的防御。
    但是作用不大,不过歼敌上万确实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可随后就没有了她们的消息,蒋介石想见见这个薛茹,也没有见到。这时候真希望她再出来,消灭日军给抗战部队一个希望,可惜事情太多也就忘记这件事。
    听到徐永昌的话也担心出现上海的局面,点头说到:“给顾祝同命令,让他通知唐生智,撤出南京。部队归入第三战区指挥。”
    既然蒋介石已经下令,这些人也就不再说什么,南京已经成为过去,可是接下来怎么办呢?还是弄清楚日本占领南京后要按干什么。
    其实不难理解,他们的目标应该是武汉,只要占领武汉,就把中国截为两段,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强武汉防御,江西安徽就是关键,同时徐州要是能坚守住,就能阻挡日军南北汇合,京浦路和平汉路也是关键。
    随后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徐州作战和江西作战。南京不再关心他,已经没有必要。现在是如何建立徐州防线和江西安徽防线,堵挡日军西进和南下。
    南京城里唐生智脸色变换,犹豫不决。刚刚接到顾祝同的电报,让他放弃南京,部队向宁国,徽县方向撤退,一部分向江北浦口撤退,顾祝同建议唐生智立即过江,他在浦口等着唐生智。
    唐生智犹豫半天,他极力主张坚守南京,也不止一次向部队传达与南京共存亡,可委员长七号离开,今天刚刚刚十一号晚上,就宣布放弃南京,自己的脸往哪放?何况发生薛茹用枪指着自己的事。当初要枪毙人家,说薛茹动摇军心,自己竟然下令销毁所有的船。
    唐生智感到没发交代,也感到脸红,更奇怪薛茹是如何判断会出现这样的结局。思考很长时间对参谋说道:“给顾司令电报。兹以为,委员长命令坚守南京,卑职当恪尽职守,与南京共存亡,没有委座命令唐不会撤退。望见谅。”
    唐生智的电报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他撤退,需要蒋介石的命令,他不会听顾祝同的,不想背黑锅。
    电报发出去,唐生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他明白,蒋介石无论同不同意撤退,自己都把委员长得罪了。
    本来想借着这次机会再次回到国府权利中心,也能掌握军队,可日军太强大了,竟然包围南京。要是不撤退,长江一但封锁,自己就真的与南京共存亡了。叫过来自己的副官低声吩咐几句,然后放心的松口气。
    薛茹要是知道唐生智接到撤退命令,不是赶紧研究撤退计划,而是想怎么不担责任,还想着安排自己的退路,她会更加后悔没有杀了他。
    薛茹确实没时间研究唐生智干什么,她正在水西门指挥第五十八师进行战斗呢。果然,十二日一早,日军就发动了全面进攻。
    十一日南面的进攻没有效果损失还很大,前敌指挥的朝香宫鸠彦王中将亲临一线指挥,命令第16师团,加大太平门方向的进攻,减低正面进攻的压力,同时命令第114师团加大对水西门的进攻,希望从中间突破,攻入南京城。
    昨天一夜时间,王耀武联系上冯圣法,当知道薛茹计划的时候,冯圣法当时同意,不是能不能消灭日军的问题,是他能不能守住水西门阵地的问题。
    既然薛茹有办法守住,当然不会反对,是不是再打巷战以后再说,毕竟薛茹说撤退是猜测,还没有接到命令,也就答应薛茹,要是有命令一定会先找薛茹研究再决定。
    这让薛茹放心一些,起码有两个师的部队不会擅自逃跑。另外最让薛茹放心的是宋希濂表示,要是接到撤退命令,他会打开其他城门,放部队过江,也会阻击沿江而上的日军,保护薛茹他们的后卫。
    这样有五十一,五十八,三十六三个师配合自己,薛茹信心大增。天一亮立即带领一部分警察团的士兵,带上警卫中队来到水西门第五十八师的指挥部。
    看到冯圣法和参谋长丁原在等她,也就说道:“冯师长,我也不罗嗦,把你的部队大部分撤下城墙,在里面埋伏,每个士兵保持十颗手榴弹。听从警卫中队指挥,进行埋伏。”
    冯圣法一愣:“放弃城墙,城内没有依托,怎么守?”
    薛茹说道:“鬼子不会飞,他们想通过城墙进来,不可能蜂拥而进。进攻就是这样,堵不如疏。给他们一个进来的地方,命令部队集中在两侧,留出一个五十米的缺口。”
    冯圣法到底是师长,也是从排长一级级升上来的,立即明白过来,他们确实比王耀武人多,还有五千多人,集中起来根据吩咐开始准备。
    冯圣法和参谋长丁原一直在观察,他们也发现,薛茹胜利都是胜在新奇上,她称得上狐狸精的称号。这不是战术,几乎和军事作战没什么关系,基本上和军事步兵操典没有一样的地方。哪个军事院校也不会这样教学生,基本可以断定,薛茹就是聪明。
    城外进攻的是日军第114师团第127旅团第102联队。是一个用补充兵团刚刚补充满员的联队,配合进攻的是野战重炮第22联队。昨天进攻部队为了避免兵力分散,集中重炮配合第6师团进攻,所以水西门这里进攻不是很强烈。
    今天司令官已经下令,守城的中国军队消耗很大,不会给他们集中兵力的机会,五个点分散进攻,让中国军队难以集中兵力,只要有一个点突破,就能引起全线崩溃。
    为此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把第22野炮联队调给进攻的第127旅团。旅团长秋山充三郎少将命令第102联队为主攻,第66联队为预备队,一早开始进攻。
    上海到南京,日军基本都领教到中国军队防守上的顽强,他们不善于进攻,但是很善于防守。也有顽强不怕死的精神。
    指挥进攻的第102联队长千叶小太郎大佐还是很谨慎的,日军的进攻依仗的就是大炮飞机战车。没有这些,很多明智的日本军官也承认,步兵作战上,中国士兵除了训练不如皇军以外,其他意志和决心都不比皇军差。
    只是他们的军官很无能,战术呆板落后。为了了解火力点配置,他命令一个中队进行试探进攻。这一点谁都明白,所以进攻的中队长大河山郎大尉不担心后退会被责罚,但是不知道火力点,也会被训斥。士兵抬着梯子,推着木杆向城墙靠近。此时城墙上的掩体和墙垛里面能有两个连的兵力,其中就有雪狐警卫中队田家胜的中队。
    剩下的就是从五十八师中选出来枪法好的士兵,一个雪狐队员,一个五十八师士兵。中正式步枪对着城外,墙上一挺机枪也没有,连轻机枪都没有。远处一个残破的三层楼上,冯圣法举着望远镜看着城墙。他也没把握,薛茹这样的战术是否好用,可是这里太低,看不到外面。
    只能看到自己人,薛茹倒是不担心,自己这个战术用好几次了,雪狐的人都掌握到要领。只是不知道接下来鬼子是什么反应。
    进攻的大河山郎很是奇怪,怎么没有射击的枪声,城上一片寂静,连人影都没有一个。后面的大队长和联队长也很奇怪,难到支那军都跑了?抬着梯子向前,这是没办法的事,只能这样攻城。
    安全的越过护城河,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进攻的大河山郎反倒开始担心起来,小心的看着城墙。再向前就是步枪射击最具威力的距离,城上的田家胜举起手,三百多士兵移动枪口分配目标,这是告诉好几遍的事,每个人只有两枪的机会,必须打死一个人。这样本来就比鬼子一个中队人多,平均两人瞄准一个。
    田家胜的步枪对准的是哪个挂着指挥刀的军官,他们是警卫中队,参战的机会不多,这回可要好好把握,否则不是显得税警总队啥也不是?怎么对得起孙团长。
    “打”田家胜终于发出命令,手里的枪也打响,城墙上一阵枪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