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来,让村长瞧瞧我们小栓子!”
赵母抱着换了衣裳的小栓子给司娓娓看。
小栓子如今满七月了,司娓娓虽然没带过宝宝,但也有常识,这娃虽然长了肉,看着还是挺瘦小的,完全跟司娓娓记忆里的那些七月大的宝宝不能比。
小栓子大概经常让赵母抱着,乖乖的不哭不闹,虽然脸还是瘦小,可两只大眼睛特别好看。
赵母给小栓子换上的是件鹅黄色连体棉服。
小孩子长得快,一件衣服洗两水,穿不了几次就得换号码,虽然是旧衣,还挺新的,显得小宝宝干净可爱,瞪着眼睛又很无辜。
“咦?这个袜子?”
小宝宝的小脚丫上头套着弹力的袜子。
司娓娓很肯定,自己这次带来的物资里没有宝宝袜。
赵母捏捏小栓子的脚,“嗐,这不是天气凉了吗,我把我的袜子改小了给孩子的。”
司娓娓就瞅着赵母,“婶子,你跟我说句真话,你为啥对这孩子这么好?”
赵母有点不好意思了,“咳,瞧你说的,这孩子多喜人啊是不是?婶子我一向就是这么热心肠的……”
司娓娓还要再问,就听着王大军在院里叫了她一声。
“司村长,我有个事得跟你说说!”
王大军的事肯定优先级更高,司娓娓交待了一声,让赵母接着分发物资,就赶紧出去了。
“走,去看看我们新修的地窖去!”
粮食都从朝圩村那边带来,做饭洗衣都有人管。
种菜喂鸡这些事也有人做,王大军带着壮劳力几乎都把时间用在基建上了。
围墙加高到了三米,而且增加了箭垛,如今从朝圩村运来的弩箭已经有十把,箭支略少只有两百来支,主要是因为金属不足。
王大军也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觉得正经箭不够用,还用削尖了的木头做了几百支木箭。
又在围墙周边做了十几个陷井。
引水进村的设施也进一步完善。茅房也从茅草树枝搭的小屋改成了坚固的石屋。
王大军想着土豆很快就能收了,于是顺手又修了个地窖。
司娓娓跟着王大军下了地窖,手里还提了个充电式照明灯。
“王哥,你这地窖,怎么修得跟个防空洞一样,厉害啊!”
四四方一个屋,墙面地面都抹了平,地窖口还有台阶可下,这修得是相当有水平了。
王大军哈哈一笑,“以前在部队修过呗。”
“王哥,你是要跟我说啥?有啥新情况了?”
如果光是随便村里几个青壮年在新村这边,司娓娓肯定是会提心吊胆的,总怕会出点什么乱子。
但有王大军这样一个专业过硬,头脑也灵光的坐镇着,司娓娓就可以放心的撒手两个多月。
“上个星期,我没事就在这周边四处转转,在离码头三四里的地方碰到一个男的。大概有个三十来岁,看着挺瘦,但不是老高头他们那种的瘦!”
王大军就回忆起他碰见这个人的经过。
在这种荒郊野地,两个陌生人碰头,那肯定不是什么老乡见老乡的感人场面。
王大军本能就觉得这人怕不是个什么善类。
肯定不是像新村里收容的那些老幼,在这乱纷纷的时候,手上估计也沾了点血。
但王大军这人身高块大,相貌堂堂,再加上腰里别着刀,背上背着弩,衣裳上连半个补丁都没有,脚上还登着靴……绝对不好惹!
第81章 准备入籍
既然惹不得,而且在这荒山野外的……那人就堆起笑脸,拱拱手,行个礼,跟王大军攀谈起来。
据他说,他本是开阳县的人,闹灾的时候他逃到了省城,没钱进城,守在城墙下等着施的那点清汤寡水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去了附近郊县,找了个门路,给大户人家打短工挣口饭吃。
这一干就是半年,如今不是听说三殿下带兵将五县给整治清净了么。
且三殿下还向朝廷上奏章,请封五县之地,朝廷也准了。
三殿下宅心仁厚,安抚各地归来灾民,颁布了许多休养生息鼓励农桑的条令。
听说返乡灾民都可去衙门领到口粮和种子,也能借贷农具和耕牛。
人离乡贱,能回去谁乐意在他乡当短工呢?
于是他和几个在外流浪的乡亲就结伴还乡了。
他本是开阳县落云山西边山脚下原家庄的,好不容易千里迢迢地回了村,可村子里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又因为原家庄的村长一家去逃荒并没回来,不知道是死在外头了,还是在哪里落了户,他就托了个大,自任村长。
田地是农民的根本,他带着村人上县衙,除了领了些救济粮和种子之外,还想借贷些农具和耕牛。
然而县衙里却有规定,一般的农具,如锄头铁钎只要押上村里的田地就能领着,可耕牛却不行,需得十户联名,且押上所有人家的房产和田地才行。
这个条件听起来苛刻,但其实细算起来,如今各村都没了人,大量的田地抛荒,没人种的地,实际上不值什么钱。至于房子那就更别提了。乡下建房,多是土坯,能用一半砖的都是殷实人家,这种房子一旦没了人住,荒草丛生,野兽作窝,破败得极快。用不了两年房顶一塌,就更是一文不值了。
而耕牛可不一样了。
如今一头健牛,在市面上最少也得六七十两银子。
换算到现代,那就相当于买了一辆中档车。
之所以五县的县衙里能有耕牛租借,还是借着三殿下的光,三殿下私人出银子,通过大殿下从南边买了一批五百头牛,每个县约摸有百头。
当然一个县不可能只有一百个村子,而且一头牛说起来也不够一村人用的。
只是如今有些村已经彻底没了人,好点的村子也只余下三分之一的人口,所以这百头牛倒是勉强够用。
这位原五郎打短工的时候也挣了百把文钱,农具倒是不用愁,但村里人家不足五户,离能借牛还差得远,他可不就想着去别的村子看看,万一也碰到跟他们原家村差不多的,两村合起来借头牛,一村用半月总是行的。
这不,原五郎找遍了邻村,不是村子空了,就是人家早就已经凑够了十户,或者有一两户人家的,觉得跟他们这样人多的村子合起来不划算,怕是要平白受欺负,就不肯答应。
原五郎就只好顺着附近的开阳河一路找上来。
这边离原家村不近,原五郎打的主意就是碰上落单的人,就劝说对方到他们村去住。
反正村里有不少绝户人家的房子和田地。
谁想到死人尸骨倒是找到了好几处,活人就没见着,一直到碰到了王大军。
他这一番话,基本上是把他自己的底细都交待给王大军了。
同时也有意无意地试探着王大军的底细。
之前在村委开大会的时候,卫星村是朝圩村对外的一个前哨,肯定得在古代有个站得住的身份。
卫星村是个新建的村子,不管是外形建筑,还是内部的给排水,牲畜养殖,耕作种植等都跟正宗的本地村子不同,所以不可能再出一个女村长,让人一听就觉得怪异,因此王大军就担起了这个担子。
王大军就把先前由司娓娓打底,崔小强润色加工的故事给说了一遍。
王大郎本是小王村的人,打少年起就跟着大客商在外头做生意,后来挣了点银子回乡想要奉养二老,谁知道一场天灾人祸,将小王村也给毁了,只剩下几个流落在外的村民。
王大郎深感痛心,于是拿出银子来买了粮食和种子,想办法找回了同村人,还善心大发,收留了些活不下去的老弱妇孺……因原来的村子已经毁坏,干脆就在开阳河边寻了一处风水宝地,修建了个全新的小村子,起名卫星村。
王大郎的故事并不算多稀奇。
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天灾,一个村子没了,在另外的地方再重建也不是没听过。
因此原五郎就没怎么怀疑。
反而还挺热心肠的告知他信息。
“王兄看着就不是一般人,能白手起家,重建一村,实在是个能干的……待有了机会,定要去上门拜访。”
原五郎还真的挺想见识一番王大郎的村子是什么样的,不过他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没办成,显然王大郎并不会带着卫星村的人迁到原家村,所以他就不去白费工夫了。
“县衙那边这段日子正在登记全县各村的户籍人口,王兄虽说未必缺那些救济粮,但登记在册,将来办事也方便不是?再一个因灾荒,朝廷免了咱五县三年的税,待等到三年后,可就要征税纳捐了,王兄还是早些定下村长的位置,免得将来麻烦。”
原五郎不知道卫星村的人口结构,只当是跟他们原家村一样的。
比如说村里虽然不剩下几家,可那几家的壮年汉子未必心里没有想头,当村长可能捞不少好处呢!但这不是他脑子转得快,先下手为强,在官府那儿登了记,占了个村长之位么?
他劝了这么一番话,也是看王大军人物不凡,想结交一二。
但他这番话还真说到王大军心坎里了。
王大军就拿出他当兵时候那个交朋友的架势,拉着原五郎要请他一起吃干粮。
原五郎出来寻访,肯定身上带着干粮,这会儿也的确饿了,就势跟王大军称兄道弟,互换吃食。
原五只是拾了两根柴的工夫,王大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生起了火。
把冷掉的大饼放在火上烤一烤,外层焦香,里层温软,尤其是王大郎带的饼子,居然还是精白面的!
原五郎这下子更是巴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去县衙登记造册的流程详细地说了一遍。
什么哪个小吏脸酸手黑,哪个小吏好说话,说了算的是哪个……总之是都挺有用的。
王大军的态度可不就更热情了?
再三道谢后,又约好了待到忙完秋收冬闲了,定要去原家村上门做客。
司娓娓听完王大军这番话,笑着点点头,“这人给的信息还真挺及时的,以后倒是可以结交一二。”
本来她这次来到卫星村,就想把卫星村在官方的身份给确定下来。
“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不如就明天去吧?”
那原老五说了,去县衙登记造册的时候,要有全村人的姓名年纪,还要有房屋田土的大概情况。但凡有哪一点不清楚,衙门的那些大爷都会横挑鼻子歪斜眼,把人给轰出去。
不过这是三殿下派的县令在坐镇着还算好的,搁着从前,让他们办事,怎么都得花银子出血不可。
司娓娓和王大军就列了个表,把目前卫星村的人口都写在上头。
长驻人口,除了王大军之外,还有十一个古代人。
而十余名朝圩村来的劳力……因为是轮换的,两人商量了一番,就写了十个人。
反正名字也简单,都是什么赵二郎,孔老六,王四郎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