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战区副长官
南京突围战结束之后,三战区江南指挥部也随即撤销,谢昌云先是跟随六十六军行动了三天,然后就被蒋介石一纸电令,与蔡南、李汉魂等从芜湖乘飞机赶往了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在武昌举行的授勋仪式。
廖广泽、李一权、陈绪等同时也由九江出发前往武汉。
在武汉一见到了李一权,谢昌云就把他拉到了一边,一脸坏笑的让李一权这次来武汉一定要请客。
李一权似乎有种预感,但还是强作镇静地问道:“不就是得个勋章嘛!又不是我一个人,凭什么让我来请客?”
“舍不得?那就算了!”谢昌云转头就要走。
“别!别!谢副司令、昌云,我请客还不行?你说到哪里就到哪里!”李一权一把拉住谢昌云,满眼期待的看着他。
“这还差不多!”谢昌云又是一笑,然后靠近了李一权,手往北边指了一下悄声道:“你和我姐的事那边同意了!”
“真的?”突然起来的喜讯令李一权晕头转向,不由下意识的问了一句毫无意义的废话。
“我说准姐夫,你家不就在武昌吗?你去告诉伯母一声,这两天有时间我去看望她,捎带着蹭一顿饭。”两人本来关系就密切,而且马上又成一家人了,因此谢昌云也不客气。
李一权的父亲是武昌一家船厂的技工,五年前已病逝,其母亲靠着丈夫生前留下的一点积蓄摆了一个杂货摊,艰难拉扯着李一权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直到前年两广危机化解之后,李一权才与家人恢复了联系,并于去年初回家看望了一趟,十一月底从山西返回路过武昌时,又在家里住了两天。
有了一个当师长的儿子,李家的境遇自然有了极大的改变。
不过李一权当初参入的是国民革命军武汉军政学校,又是跟着国民革命军离开的武汉,所以包括李母在内,谁都不知道他当红军的这段历史。
只是李母眼见得大儿子已经是将军了,可还是孤单一人,因此就不免操心上了。
李一权第二次回家时,李母一下就拿出了五个妙龄女子的照片,一定要李一权挑选一个中意的出来。
李一权被逼无奈,只好把他和谢昌敏的事告诉了母亲。
当时李一权也不知延安会不会批准谢昌敏和他结婚,面对母亲的继续追问,只得拿等战事一缓解就准备结婚权且糊弄,不过也没有敢细说谢昌敏是干什么的,仅提到了她是集团军副总司令谢昌云的亲姐姐。
这一提可不得了了!
李一权的妹妹弟弟都是读过书的。谢昌云现在可是万众仰慕、闻名遐迩的抗日英雄,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将军。
能让谢昌云的姐姐进自己家的门当媳妇和嫂子!李一权全家顿时就乱了套。李母当即就催着李一权要赶快把谢昌敏领回家来看一看,那些照片自然是给媒人退回去了。
授勋仪式是元月八日下午四点半正式举行的,在这个时间日军绝无可能对武汉进行空袭。
然而,本来应是很欢庆的仪式却因日军在南京的残暴罪行而充满了悲愤和同仇敌忾的气氛。
当晚,谢昌云到珞珈山向蒋介石辞行,并与蒋介石商谈了大半个钟头。
第二天一早,谢昌云便趁机返回了广州。
日军虽然与元月三日占领了南京,但由于之前中国军队的有效逐次抵抗和突按计划的大规模转移疏散,特别是最后里应外合的成功突围,使得日军虽然前后付出了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但却没有实现年底之前占领南京和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标,最后只在南京城内外俘获了负伤掉队或私自离队藏匿的一万二千余名中国官兵。
恼羞成怒的日军便把这些被俘官兵和留下来的南京市民当做了泄恨的目标。从一月三日当天起,南京城里就变成了到处充斥着屠杀、强奸、纵火和抢劫等暴行的人间地狱。
一月五日起,日军的屠杀进入了最高峰,三天之内,共有四万余名被俘的军人和警察、以及被怀疑是军人的青壮年被日军集体枪杀在长江岸边,而城内被日军杀害的无辜居民和被日军奸淫的妇女更是数不胜数,其肆虐手段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当这些消息被在南京的潜伏人员以及在南京的外籍人士通过电台及各种方式传递出来后,立刻引起了中国人民的空前民族义愤,各种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同时国民政府和各党派团体也纷纷发表声明痛斥日军的残酷暴行,并要求国际组织立即派人赴南京展开调查。
在国际上,主要舆论报道都偏向了中国一边,由当地华人和所在国和平人士发起的抗议活动也遍布各地。一些国家的政府或对此表示严重关注,或发表声明谴责日本违背国际公约的野蛮行为;英美法等国还宣布停止对日本的官方及民间贷款,并相应削减对日本的贸易额度;国际红十字会也宣布将派出专门小组前往南京调查,要求日本政府下令驻南京等地的日军予以配合。
而在日本政界和军界高层,也有人对军队在南京的表现表示了忧虑。
一月十一日上午,日本内阁发表声明,极力否认在南京有任何大规模的暴力行为,声言这些不过是中国政府为了转移民众视线而刻意制造出来的谎言,对个别发生的违反军纪现象,日本军方必会依照军法给予惩处云云,并在报刊上登载了日本宪兵在街头执勤,日军军医救治中国伤兵,南京城内井然有序等人为炮制的照片,
针对日本政府掩盖其屠杀罪行的声明,当天下午,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谢昌云,以通电形式向所属部队发布命令:
从即日起,对凡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部队,在与其作战时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并且不得收留俘虏。
当晚十一时三十分,从九江机场起飞的四架华南空军自行改装的夜航轰炸机,按照潜伏人员所指示的目标,向日军第十六师团设在南京郊外的一个营地投掷了四十八颗最新研制出来的凝固汽油弹,致使二千余名日军葬身火海,大批物资装备被烧成灰烬。
十二日,国民政府宣布公告,除对华友好人士之外,所有在华日籍人员均为不受欢迎的人,任何在沦陷区的日籍人员也均被视为军事人员,同时号召在日本的华人尽快离开日本。
十三日凌晨,两架中国空军的远程轰炸机飞临日本九州岛上空,撒下了百万张印有日军在南京以及中国各地所犯残暴罪行、以及被中国军队消灭掉大片日军尸骸的图片。
这是有史以来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受空袭,而且使相当多的日本民众得知了中日战争的真相,其作用要远胜于扔下几十颗炸弹。
包括日本高层人物在内的很多人都清楚,下一次落下来的就不会是轻飘飘的纸张了!
十四日,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任命谢昌云为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
虽然按能力、按战功谢昌云都当之无愧。但一个还不满二十二周岁的年轻人出任战区副长官,还是在全国再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日军攻占南京之后,一方面需要进行休整和重新调整部署,另一方面也需要观察包括世界各国和中国政府的反应,所以在肃清了长江两岸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中国残余军队之后,便暂停了沿津浦路和长江的进攻行动,转而动用原来在太湖南岸一带策应攻占南京的左路部队主力分三路向杭州逼近。
新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遵照军事委员会只需延滞、不求固守的命令,一方面以三个军的兵力对日军进行梯次阻击,一方面在杭州、宁波等杭州湾沿岸城市实行了大规模的转移。
而日军由于屡次被重创,一直忌惮十二集团军的存在,所以虽然有大量的飞机和军舰提供掩护,但是还是显得小心谨慎,在排兵布阵上不仅前后左右联系紧密,而且一遇有雨雾天气变立刻停止前进转入防御阵型,结果不但进展缓慢,反倒被中国军队抓住机会打了两次反击,并从容的完成了转移和完善了沿海失守之后的内陆防御体系。
顾祝同看到仅借用十二集团军的余威就能胜十万雄兵,于是便向蒋介石请求至少要给第三战区分派十二集团军下属一个军的兵力。
由于顾祝同在西安事变时采取了表面上与何应钦敷衍,实际上却与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暗中通气的立场,加上后来瓦解“三位一体”和处理事变善后有功,所以成为了黄埔系存下的元老中最受蒋介石信任的人物。
而且蒋介石本身也对老家浙江怀有特殊感情,当然希望看到浙江更多的地区能免于日军践踏,所以对顾祝同的请求在心里还是很赞同的。
不过由于十二集团军虽然能打,但是主要装备和补给的来源却在广东,据说连陈济棠也无法全部控制得住,要想让这样的部队完全听命并能够在战场上用命,单靠简单的命令是无法做到的。而且广东正在向军事委员会交付三个整理师的新式步兵装备,所以蒋介石并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意见,而是让顾祝同先与谢昌云进行商议。
顾祝同也明白蒋介石的难处,于是就给刚就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而后又接着兼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谢昌云发了一份电报。
第九战区是与南京沦陷后第三天由军事委员会颁令设立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承担安庆至武汉之间的长江南岸防务,辖区跨安徽、江西、湖北三个省份,战区司令长官由短期担任过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的陈诚升任,而能拉上谢昌云出任战区副司令长官,则是陈诚在就任之后从蒋介石那里好不容易力争得来的。
因为同时不止一个战区在打谢昌云的主意,李宗仁、程潜、阎锡山等战区主帅都是以副司令长官一职虚位以待。
而且,考虑到十二集团军的真实面目已经暴露,在这种情况下,日军肯定会考虑对广东采取军事行动来摧毁十二集团军的根基,所以,陈济棠等更是极力主张谢昌云尽快回到广东主持沿海防御大计。
虽然蒋介石目前考虑的重心是在华中,但广东的要求却是道理充足、不好不允。
于是,军事委员会紧接着又成立了一个第四战区,并发布陈济棠为战区司令长官,谢昌云为副司令长官,所辖区域为广东全省和福建省福州和江西省浙赣线以南地区;另由六十五军军长廖广泽升任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军长)、并接替谢昌云兼任十二集团军驻华中前敌总指挥;由六十二军军长余汉谋(仍兼军长)升任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任闽粤沿海防御总指挥;六十六军军军长蔡南(仍兼军长)升任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粤赣守备司令;李汉魂任十二集团军总参谋长兼六十四军军长。
谢昌云则在仍兼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情况下,协助陈济棠负责第四战区的作战指挥。
结果,谢昌云不但成了最年轻的战区级指挥官,而且还是唯一一个在两个战区同时担任职务的指挥官。
而陈济棠等广东将领,既升了官又扩大了地盘,因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只是陈济棠对谢昌云要两头奔波忙碌实在过意不去,便硬逼着谢昌云把他专用的那架dc2型飞机,换成了一架航速更快、航程更远,带有空中厨房并加装了两个卧舱的dc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