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赶走7
玉珍心中泛出一丝苦涩,她们的命谁会在乎,想来,艰难的从牙缝中蹦出几个字,“没人会上心我们的。”
“玉珍,我知道从前你们这些下人受了很多苦,但都过去了,从今以后,有我做主。”
玉珍闻言,眼眸铮亮,眼底浮现出隐隐泪光,有感动,有酸楚,一时百感交集。
“虽然名册簿上会记载着婢子的名字,何时进府的,现下由谁管理,在哪个地方干活,记得详细,可谁也不能把每一位婢子的脸记住啊!除了那些贴身婢子和伺候主子的,我们这些粗使婢子谁又会上心呢!”
夏倾歌闻言了然,明白了玉珍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如若她们把人弄了出去,再找人冒名顶替,对吗?”
夏倾歌想了想,又问道,“那么那些婢子的家人又该如何对付?她们家人知道了,难道不会?”
玉珍摇摇头,“我们这些下人生来命苦,家中贫苦才不得已来有钱人家伺候,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在发放月钱之后,寄到家里一笔钱,若是那些婢子被弄了出去,那么那些嬷嬷就会寄给她们一封信,说在府里过得很好,只不过以后不回家了,但发的月钱还会托人给他们。”
夏倾歌闻言,“嬷嬷手里是没有那么多钱的,但那些婢子卖到妓院之后,就会每个月得到点银子,再用这些银子大发那些婢子的家人,然后剩下的钱嬷嬷自己留着。”
“原来如此!”
夏倾歌顿了顿,“看来的确是你们从前受苦了。”
玉珍摇摇头,有小姐这些话,她也就知足了,“其实我们婢子是下人,管事嬷嬷也是下人,下人又怎会听下人的话呢!所以婢子和嬷嬷经常吵架,嬷嬷为了整治婢子,就会使出这种法子。”
玉珍想起当初的往事,艰难的从牙缝中蹦出几个字,“我从前就吃过亏,不过我有些功夫在身,所以……”
其实夏倾歌刚才也怀疑过,玉珍是个急性子,从来都是直言不讳,还帮其他婢子出头,这种人在嬷嬷那里就是爱出风头的,早晚都会除掉。
“你从前得罪过谁?”
“就是刘嬷嬷和李嬷嬷!”
顿了顿,一阵阵回忆如潮水涌来,当初自己说多了话,还帮婢子出头,出言顶撞他们二人。
玉珍知道,今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可谁成想,李嬷嬷和刘嬷嬷竟然合力把她绑在柴房,二人还在一旁商量,起初李嬷嬷只是想让玉珍扔到黄土窟里,和那些最下等的穷人一起过日子,后来还是刘嬷嬷透着和李嬷嬷说,看玉珍的模样好,让她去妓院。
玉珍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看似温和刘嬷嬷会这么心狠手辣,虽然那刘嬷嬷的声音很小,但玉珍毕竟有些功夫在身,耳聪目明,也能听见他们说的悄悄话。
刘嬷嬷觉得,玉珍模样娟秀,到了妓院肯定会招人喜欢,那些留恋风月的少爷老爷看惯了艳丽夺目的姑娘,像玉珍这样清丽如水的女子,肯定会有个好价钱。
玉珍万万没想到,等被她们弄到妓院之后,自己又逃了出来,回到了府里。
还光明正大的闯入了李嬷嬷和刘嬷嬷住的地方,说她玉珍会来了,从此以后,别想让她走。
也是那个时候,李嬷嬷和刘嬷嬷也只能把这事儿记在了心里,看她不顺眼的时候,也只是打骂几下,并不重罚。
玉珍娓娓道来,夏倾歌闻言,只是点点头,今后这事儿还是要交由掌事,可掌事一个不够,可以多用几个掌事。
而一旁的兰心听得泪儿都留了出来,从前大小姐在府中受人欺凌,任人痛骂,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听了玉珍的故事,感同身受。
话落,玉珍瞋目切齿,一字一顿,“这口恶气,我一定要报。”
“好!这事儿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都听你的,把你当初的怨恨,都发泄出来。”
玉珍抹去了眼泪儿,“小姐,你放心,我不会做的太过分。”
夏倾歌摇摇头,起身按住她的肩膀,“不,玉珍,你想怎么报复她们都行,只是有一点,留住她们的命,切不可杀人,以后她们会过生不如死的日子。”
玉珍见大小姐是靠在自己这一边的,终于可以为那些婢子出口恶气,笑了笑,“谢谢大小姐!”
等她走后,兰心见小姐累了,就给她按肩捶背,“小姐,我觉得你不应该让玉珍活在仇恨里,若是人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那人一辈子都活在报复里,何必呢!我看啊,你就把刘嬷嬷和李嬷嬷都处置了,让他们赶紧走,也好清静些。”
夏倾歌下意识的按了按眉心,她和玉珍的性子有些像,反而兰心是个善良的,但人不能这样,软弱可欺,日子就会更加煎熬。
她叹了一口气,想起原主的回忆,单手托腮,一幕幕鲜活浮现在她的眼前。
“从前我唯唯诺诺,任人欺负,他们都踩在我的头顶上,但现在不一样,对我好的人我会多加照拂,对我不好的人我会瑕疵必报,我现在的安生日子,都是因为我想通了。”
“也对!”
兰心点点头,夏倾歌知道兰心是个不喜争夺的人,依照她的性子,当初李嬷嬷和刘嬷嬷如若那么对她,恐怕她只会躲得远远地,不计前嫌,但求他们不再来找事儿。
兰心是个善良的丫头,但如今这世道,善良就是软弱!
话落,兰心又问道,“小姐,你说刘嬷嬷和张嬷嬷会怎么斗啊,玉珍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吗?”
“能让刘嬷嬷和李嬷嬷毫无办法,只能打骂不敢过分的人,那么,这玉珍也不是个吃软的,我相信她。”
兰心浅浅嗯了一声,“若是玉珍?”
她总怕玉珍受欺负,因为兰心总是把别人想成了自己,“万一?”
夏倾歌笑了笑,点了点她皱起的眉心,“你就别担心了,不是还有我吗?玉珍也是个聪明的,我相信她的办事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