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赴约
时宜忽然抓住她擦拭的手,唇瓣紧抿,眸光奕奕的与她对视,“小姐,不要赶时宜走好么?”
话已至此,她怎会,她怎忍心……
盛明珠重重地点头,乌黑的眸子充斥着一抹坚毅,这一世,她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护好时宜,保护盛府!
马上就要进入八月,暑气愈发严重,时常闷的让人喘不过气。
盛明珠又因着重生后徒添了不时发作的心痛之病,闷热的夏日更是让她难熬。
月儿跟着盛梓辉已有几日,府中的下人个个眼尖伶俐,怎会瞧不出些猫腻。盛明珠本就身子不适,还真有不长眼的人朝着枪口上撞,竟会想到去盛安庭面前挑弄是非!
上次她放过,不代表这次会手软!苏清婉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明日便是进宫册封之日,却依旧不安分,既然想在临走前再努力一把,那她就让她彻底死心。
盛明珠面色阴郁,夹着茶杯的手泛着素白的冷意,阿黄和王天颤抖着身子匍匐在地上,自始至终未曾交待一个字。
一声闷响,原是茶杯与木桌碰撞发出的怪音,盛明珠将手收回裙袖之内,从中竟掏出两个灰色的钱袋子,一看便不是女儿家的物品。
盛明珠轻而启齿,状若不经意般将钱袋丢到二人身前,只见二人身子立时一怔,皆睁圆双眸,带着一丝恐惧仰头看向她。
“小,小姐……”
盛明珠嘴角扯起,陡然挂上一抹冷笑,声音更犹如寒冬九天,在这炎炎夏日中,让人望而生畏。
“还不打算招了么?”
这二人只有不到二十的年龄,心智本就不成熟,如今被这样一喝,当即竟带上了哭腔。
王天率先道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二尺少年伏在地上哭哭啼啼,盛明珠不禁沉着脸抚额,着实聒噪的很。
阿黄比较硬实,八成王天不招,他是准备死抗到底,这下也无法,只好咬着牙说道,“大小姐,你们都是衣食无忧之人,自然不懂为钱发愁的滋味,既然这件事我做了,我也认了,只希望大小姐不要怪及我的家人,所有罪责我阿黄一个人承担。”
盛明珠心中也并不坦然,起伏不定。他们虽然招了是苏清婉以他们家人做威胁,让他们在省府中挑拨是非,制造混乱,可她如何对父母提及?
就算父母信了又有何用,苏清婉明日便要进宫,况且是妃嫔之身份,谁又能动的了她。
两难之际,房门突然被敲响,盛明珠不善的侧目,“谁?”
然而月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盛明珠忽的眼前一亮,她居然把月儿给忘记了,这下好办了。
想来月儿应该已与盛梓辉说了苏清婉之事,如此再加上阿黄与王天的证词,不愁在哥哥心中扳不倒苏清婉!
眸光灼灼,嘴角噙着笑意,自顾自的走至门边,抬手开门前,漠然的回头,语气凛冽的警示地上二人,“我可以不追究你们家人也可以继续留你们在府做事,更可以许你们家人衣食无忧,只要等下按照我的吩咐做,你们可同意?”
王天与阿黄同时抬眸,眼中充斥着震惊,迟迟未曾置声,怕也是不知如何作答。
盛明珠开出的条件却是诱惑,但二人也不是傻子,苏清婉已是嫔妃的身份早已在省府中上下相传,虽盛明珠也被皇上中意,是有传言,不日她也将进宫,但毕竟旨意未来,便不做数。
孰轻孰重,他们心中自有掂量。一方面忧虑的是,若出卖苏清婉会被她报复,另一方面,又恐惧盛明珠要真狠了心,将他们赶出府中,他们家人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毕竟父母高龄,全家就指着他们的工钱而过。
“嗯?”盛明珠侧目望去,眸底的决绝不容他们过多思考,一声轻哼敲落在他们心头之上。
片刻后,于王天阿黄二人似乎过了一个世纪之久,二人再次抬眼瞬间,已经面色清然。
“但请大小姐吩咐。”二人伏在地上,话语恭顺。
盛明珠眼底流露出笑意,她赌对了。
她将木门打开,月儿已侯了许久,在看到盛明珠身后二人之时,不由一愣,“小姐,他们……”
盛明珠轻点下颌,眸中清然,朱唇轻张,笑意不绝于口。
月儿聪慧,当即明了,“那太好了,我正愁没法劝服少爷呢。”
此话一出,盛明珠蹙了眉,“莫不是哥哥不信?”
“少爷不仅不信,还生了大气呢,这不,他说要一个人静静,把我赶出来了。”月儿敛下眼角,面色略表难堪,苦涩荡然在嘴边。
不过旋即,月儿又灼灼的抬眼,“好在小姐这厢有了证据,那小姐,咱们现在去与少爷说么?”
盛明珠思虑片刻,继而点头应允。
不过去之前,她还有一事要办。
盛明珠吩咐月儿看好二人,趁着今日府中正在筹忙苏清婉进宫之事,应该没人会注意到她。
叶暖夜消息倒是灵通,在轩辕炽离开的次日,便派人传了话,让她于今日在玲珑楼相聚,借着为她庆祝的幌子。
盛明珠心中不然,她怎会不懂他的心思,只是这一世她怕是又要负他了,她命着实由不得己,一声怅然,一眼空寂。
长空漫漫,微风吹落。她的衣裙被徐徐吹起,肌肤感受着这难得的清爽,心下却充斥苦涩。
从后门溜出来,沿着街巷向相约地点赶去。在她临进宫前,这些琐事必然需有个了断。
其实这两年来,叶暖夜对她相帮甚多,每每她遇到事情,伴在身边的也是他。前世她未曾看透叶暖夜的心,然后今世看透却也无可奈何。
不时,玲珑楼已在眼前,盛明珠定了下目光,乌黑的眸子一片清洌。
沉在罗袖下的手轻轻攥握,毅然踏进了玲珑楼的大门。
玲珑楼三楼天字房内,一袭青衣的轩辕翊正在独酌。
然而今日他是自行出府,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老者并未跟随。近几日朝局动荡,因着左丞相与孙远侯的势力被瓦解,原本尾随二人,处于对立状的朝中大臣一时慌了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