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消息传回,两人皆大惊失色。
    须知章绩是镇国公的长子,自幼在军中历练,由镇国公亲自教出来的,是章氏这一辈儿郎里的翘楚。他出入京城时,身边亦有暗卫保护,论身手能耐,虽不及东宫,却胜过梁王等人。算遍京城上下,有能耐对他动手的,唯有永穆帝和玄镜司。
    章太后当即去找永穆帝,那位推说不知情。
    至于玄镜司,虽说盛煜和赵峻消失无踪,那虞渊却是个不知变通的硬骨头,说玄镜司是朝堂重地,盛煜办差前曾叮嘱过,若无皇帝手令,任何人不得入狱中。且盛煜将玄镜司管得密不透风,章太后从前费心安插的眼线皆被陆续拔除,探不到里面的半点消息。
    事情到了这地步,章太后便知大事不妙。
    ——毕竟章绩是在太子出京后消失的,实在过于巧合。永穆帝早已脱离她的掌控,如此安排,定有极大的图谋。
    但她此时能做的实在有限。
    除了加派人手寻找章绩之外,又派亲信出京,保护出巡朗州的太子周令渊,免得手里最贵重的棋子出事。而后修书于北地,命镇国公设法筹谋,施压于永穆帝。可惜信送出去没两日,便出了时相带人查缴军械的事。
    因私藏军械是章绩亲手安排,他失踪时,随行的亲信无一生还,窦氏纵想掩藏证据,也有许多漏网之鱼。时相原就在盛煜的协助下将此事摸得清清楚楚,查办起来,轻松如探囊取物。
    如今证据确凿,满朝文武皆将矛头指向章家,章太后哪还坐得住?
    这日前晌,待永穆帝退朝后,甚少露面的太后盛装出了寿安宫,在随从的簇拥中,徐徐前往麟德殿。
    作者有话要说:  明晚见~
    第77章 取舍
    麟德殿里, 永穆帝已恭候多时。
    听闻章太后亲自驾临, 他连眼皮都没多抬,只缓缓起身,往殿外迎去。因章太后来得气势汹汹,加之皇上生母地位超然,内侍并未敢阻拦,不等永穆帝迎到殿外, 那位已抬步跨入门槛, 母子俩在门口撞个正着。
    永穆帝一把年纪, 仍恭敬朝母后行礼。
    章太后身上是贵重的黑衣玄裳,花白的鬓发梳得整齐, 头上尽是赤金首饰, 年近七旬的人, 瞧着仍精神奕奕的。见永穆帝行礼拜见,她不闪不避,只端然理袖道:“皇帝刚上完早朝,这会儿应有空吧?”
    “既是母后驾临,儿臣自然有空。”
    永穆帝说着,请她往内殿走。
    随行的内侍女官皆在外面静候, 殿门掩上时,屋中便只剩母子二人相对。章太后瞥了眼堆满案头的文书,丝毫不掩来意,端然坐在旁边那张圈椅里,抬眉道:“积压了这么些折子没批, 莫非都是参镇国公的?”
    “母后英明。”永穆帝淡声。
    自废太子妃的事后,母子二人几乎撕破脸面,此时貌合神离,也无须惊怪。
    章太后似没听出他语气中淡淡的讽刺,只抚着檀木细润的扶手,缓声道:“哀家听闻前些日章绩出城办事,却忽然失了踪迹,遍寻不获。京畿布防原是太子负责,如今他刚出京巡查便出了这样的事,实在令哀家悬心。”
    “母后不必担忧,章绩是朕让人抓的。”
    “哦?”章太后似已料到此事,“就为这点军械的事?”
    “私藏军械属谋逆之罪,朕扣押他是为查案。”
    “皇帝这是打算动镇国公。”章太后面目冷沉,盯着儿子,“时相亲自出马,罪名尚未议定,事情倒是闹得满城皆知。皇帝这不止是要镇国公伏法,还想将章家拿战功换来的名声一并糟践。飞鸟尽良弓藏,这种话本不该哀家说,但皇帝如今的行径,却着实令功臣寒心。”
    “朕只是摆明事实,孰是孰非,百姓自有公论。”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章太后嗤之以鼻。
    她出自将门望族,自幼高人一等,后来随先帝建立新朝母仪天下,娘家兄弟皆位列国公,膝下又尽是风子龙孙,权柄在握时,早就习惯了高高在上。百姓于她,不过是远远匍匐在宫城外的万千芝麻而已,不足以入眼。
    章家世代猛将,是非功过,岂是他们所能置评?
    遂冷哼了声,道:“百姓愚昧,只叶障目,能有何公论?倒是朝堂上喋喋不休,皇帝如此放任,难道真要逼得镇国公声名扫地,甚至拿谋逆的罪名取他性命?”她的声音骤沉,凤眸盯向皇帝,隐隐藏有杀意,“他若真想谋逆,何须在京城费事。”
    “太后的意思,是要镇国公拿着朝廷的兵将,坐实罪名?”
    章太后冷冷盯着他,“若皇帝逼迫太甚,哀家也难阻止。”
    “非朕逼迫,是章家步步紧逼。太后其实最清楚,当初先帝封了章家三位国公,连太子妃也出自章家,已是尊荣之极。朕扪心自问,这些年并未薄待章家,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章孝温兄弟俩割地自据,屡屡抗旨不遵,便连章念桐都肆无忌惮,莫非是觉得,这天下已改姓了章?”
    这话问得,已十分凌厉。
    章太后微怒起身,“天下自然姓周。但章家曾立下汗马功劳!”
    “当初跟从先帝的人,谁没立过汗马功劳?但朝堂内外,谁像章家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先帝对章家已是厚待,如今他兄弟俩自恃功劳,母后居中姑息养奸,是想让章家同享这江山,还是索性将先帝的心血拱手让人?母后别忘了,君王之下,尽是臣子!”
    永穆帝面寒如霜,迎着太后盛怒,沉声续道:“章家有军功不假,但这些年的累累恶行,便是诛九族也不为过!”
    “你敢!”章太后闻言大怒。
    永穆帝拂袖,背过身去。
    章太后当年费心将他送入东宫,而后推上皇位,便是看中永穆帝重情,易于拿捏。谁料昔日的重情少年成了帝王,如今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咬着牙,气得浑身发抖,好半晌才压着盛怒,道:“皇帝翅膀硬了,哀家不便多言。但北边驻扎十几万大军,你可掂量清楚!”
    “他若当真谋反,朕有的是兵马钱粮对付!届时章家上下不留半个活口!”
    这话说得太狠,章太后气得血气翻涌,口不能言。
    永穆帝则抬步到案边,取了个鼓鼓的锦囊。
    “或者,母后是指望他?”
    说着话,将锦囊丢在章太后身旁的矮几。
    章太后脸色铁青,却仍取了锦囊翻开。这一瞧,原本强压的气血再难克制,喉头一股甜猩涌起,她竭力咽回去,脸上青白交加。
    ——那锦囊里装的是一束头发,一片布帛。
    布帛应裁自胸口,上面绣纹是皇太子的服饰独有。
    永穆帝这是挟持了周令渊!
    章太后先前派亲信远赴朗州,防的就是此事,谁知永穆帝竟真的会对太子动手,且似乎已然得手?气怒惊乱之下,章太后的声音已是颤抖,“虎毒不食子,他可是你的亲儿子!”
    “朕也是太后的亲儿子!”
    怒吼过后,殿中有一瞬安静。
    永穆帝那身威仪冠服下胸膛剧烈起伏,瞧着含辛茹苦照顾他长大,如今却近乎反目的亲生母亲,眼底不知何时布了血丝。
    他竭力克制,在好半晌死一般的安静后,才开口道:“章绩在狱中,太子在朕手里。事关江山社稷,公事重于私情。半月之内,若章孝恭做不到辞了都督之职,孤身引咎回京,太后也无需再见到他们。届时若起烽烟,就看章家兄弟那点兵究竟能撑多久。”
    永穆帝沉声说罢,再度抬眼,盯向章太后。
    “不妨跟太后交个底,这些年国库充盈,朔州和益州皆厉兵秣马,南边的兵也都闲着,不惧战事。”
    “孰轻孰重,太后掂量吧!”
    说罢,扬声叫了内侍进殿,只说太后身体抱恙,即刻送回寿安宫中,请太医调养。
    似被这句话提醒,章太后唇角果然呕出一丝鲜血。
    永穆帝紧握着双拳,手背上青筋暴起,眼底的痛苦挣扎一闪而过,终是没多看一眼,径自拂袖走到御案旁,端坐入椅中,取折子来批。只是那手颤抖得厉害,僵硬而又紧绷,直至章太后被扶出麟德殿,他悬着的手腕才落下去。
    笔锋落在纸上,渲染出大团的墨迹。
    落在永穆帝眼里,像是暗红狰狞的血迹——他亲自逼母亲呕出来的。
    ……
    从麟德殿回去后,章太后便病倒了。
    即使有天底下最好的补药养着,有成群的太医调理,她毕竟年事已高,身体不似年轻时强健。被永穆帝气得呕出血后,便如勉励糊着的窗户纸被戳了个洞,冷风一旦漏进来,便极难填补。
    太医竭尽全力,也未能令她有所起色。
    而自朗州传出的噩耗,也很快送到了寿安宫里。
    据亲信密报所言,太子抵达朗州后,便按太后预先叮嘱的,尽力抹去案情中章家的痕迹,借便安插人手。原本一切顺利,谁知那日往城外巡查时,忽然遇到暴雨,耽搁了行程。待趁夜回城时,却在途中遇到突袭。
    随行的卫率中有人叛变,太子在混乱暗夜里失踪,杳无音讯。
    章太后看罢密报,喝下去的汤药尽数吐出。
    看来永穆帝并未虚张声势地骗她,周令渊果真已被挟持,生死未卜。
    章太后那颗心几乎跌入谷底。
    她从前总觉得永穆帝重情,行事奉行中庸之道,所以屡屡折中调和,为黎民百姓而对章家退让,对后宫干政的事睁只眼闭只眼,在朝堂上维系着微妙的平衡。她亦料定,往上有母子之情,往下是父子之情,永穆帝身上淌着章氏血脉,不至于赶尽杀绝,更不愿天下动荡。
    皇帝有顾忌、重情义,她的人手遍布各处,便可肆无忌惮。
    谁知今日,永穆帝竟会朝亲儿子出手?
    且行事果决迅速,不留半点反击余地。
    麟德殿争执时,永穆帝丝毫未顾惜她的身体,恨不得将她气死在当场,换到太子身上,焉知皇帝不会狠心杀子?
    倘若周令渊当真横遭不测,章家即便手握重兵,又能如何?
    天下升平已久,永穆帝亦得百姓爱戴,章家没了太子做后盾,贸然起兵只会沦为叛贼。章家虽说重兵在握,不可一世,真要跟举国兵将为敌,能有几成胜算?更何况,私心里,章太后并没打算真的挑起战事,亦没想过将天下拱手让人。
    江山姓周时,她是开国皇后,有陵寝尊荣。
    待江山改姓了章,她不过是短命皇朝仓促流转而过的女人,往后再无香火。
    章太后自然分得清其中轻重。
    这些年费尽心思扶持章家,也并非想让章家挥兵京城窃国篡权,不过是想借章家兵权和中宫、东宫,维系她在朝堂的力量,握紧她早年费力夺来的权柄,免得受制于人。在此之外,若能令章家基业不倒,享受仅次于周姓皇室的尊荣,便两全其美。
    但如今,这打算终究是破灭了。
    永穆帝膝下并非只有周令渊,这些年他韬光养晦,看似重情,到了这关头,所流露的狠心与手腕,便是见惯风浪的章太后亦觉震惊。
    周令渊与章孝恭之间,她只能选周令渊。
    这无疑极为艰难的抉择。
    因章孝恭兄弟是章氏尊荣的基石,一旦章孝恭舍了兵权,章氏的百年根基便得坍塌一半。这些年章氏得寸进尺,只能进而不能退,永穆帝被挟持太久,心里必定积怨深重,一旦章氏衰颓,没了兵权后任人宰割,天子之怒伏尸百万,章氏很难逃得过。
    但此时此刻,章太后没有旁的选择。
    僵持纠缠的拉锯战后,终是她棋差一招,错估了形势,低估了皇帝的雷霆手腕。
    太子不可有失,章氏只能再图别计。
    整整两夜的辗转难眠后,章太后最终咬牙下了决心。
    她撑着病体,亲自修书于章孝恭。
    章孝恭闻讯震惊,岂愿束手就擒?
    但这已无需永穆帝操心,章太后当初扶持章家是为自身利益,多少有点拿捏的手段。且镇国公夫人、章绩、章念桐等人皆在京城,如今惊变陡生,章孝恭纵暴怒不甘,却也有所顾忌。章太后又在信中徐徐劝导,说只要竭力保住太子的位置,往后仍有转圜之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