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南郡消息

    关兴在一位婢女的引领下来到前堂,进入前堂,那侍女便自告退了。
    关兴闲来无事,便观赏起诸葛亮的前堂布置,处处透着古朴雅致,让关兴不由想起自己的私塾老师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忽听脚步声响起,他回身一看,却进来一个身着简朴的侍女,服饰看起与方才的婢女却不同了,但抬眼看这侍女的容颜,不觉竟呆住了。只觉得这侍女年纪虽年长些,但一眼看去,温婉如玉,清丽非常,自有一股子出尘不染的高贵气质,气度极是不俗。微一浅笑,便似能颠倒众生,此念方起,才意识到这侍女正对自己微笑,才觉尴尬,不由得面红耳赤。
    方要开口解释,那侍女已经开口:
    “小将军稍等片刻,诸葛先生片刻便到。”
    关兴这才点了点头,却见那侍女来到桌前,为关兴斟了杯茶:
    “小将军请用茶。”
    关兴忙似躲避般,举起茶杯饮了一杯,可惜关兴不懂品茶,一口便喝了个干净,大觉解渴。那侍女为他斟了一杯,又斟了一杯,放在关兴的上手。
    忽一声清音自堂外传来:
    “烦劳夫人了!”
    关兴闻言,不由看向为自己斟茶的侍女,却见那侍女淡然一笑,这才知道原来这位打扮朴素却容颜典雅的女子竟是诸葛亮的发妻,不禁对方才自己的唐突颇为奥恼,小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都未注意诸葛亮,便见诸葛亮已飘然落座:
    “贤侄从荆州一路风尘而来,亮便召至寒舍,实是唐突了。”
    关兴忙施礼道:
    “军师言重了,家父一直惦念军师,小侄来前,家父还曾嘱咐小侄此行定要拜望军师。”
    抬眼间,却正看到诸葛亮其人,但见其端坐位上,自有一股倜傥风采,不由得心中暗赞: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却见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他虽知关兴所言言不符实,但忆起往事,不禁感慨良深,想来竟有一年之久未曾见过关羽:
    “你父亲近来可好?”
    “军师放心!家父身子硬朗,杀场争锋一如往昔!”
    诸葛亮这才放下心来又问:
    “荆州战事可还顺利?”
    关兴听到诸葛亮问到正题颇有几分自豪,面上尽是傲色:
    “家父一路长驱直入,下襄阳,破于禁,水淹七军,如今大军陈兵樊城,估计几日后便当有捷报。”
    诸葛亮点了点头,面上却无波澜,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件寻常事般,让关兴大失所望。正失望间,却听诸葛亮道:
    “东吴方面如何?”
    关兴是来传捷报的,他的心思一直都放在杀场扬名上,哪曾想过东吴方面?加之他年纪尚轻,经诸葛亮这么一问,关兴也不好说不曾了解,转念一想,东吴与咱们不是联盟呢吗?不禁信口开河道:
    “东吴与咱们结盟,家父与其相处甚好,并无甚异动。”
    诸葛亮何等机敏,一见关兴行为举止便知道关兴并未关注过东吴方面,耳熏目染,可见关羽也并未过多关注东吴,否则关兴怎也不可能这般敷衍自己。不过既然东吴方面没什么大动作,却也心下稍安:
    “季常(马良字)在荆州可好?”
    关兴不知道诸葛亮话中深意,随口应道:
    “马叔父一切都好。”
    诸葛亮见关兴神情自然,并无甚刻意隐瞒,想来马良也当无事,但他怎么不回蜀地呢?
    待关兴走后,诸葛亮又卜了一卦,可惜仍旧是什么也算不出,荆州仿佛被人施了隐身符一般,尽是一片混沌。
    诸葛亮眉头紧皱紧盯着卦面,黄月英见诸葛亮这副神情,从后面搭在诸葛亮的肩头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卦面:
    “南郡捷报频传,夫君因何还如此担心南郡?”
    诸葛亮伸出手摩挲着黄月英的玉手:
    “就是因为太顺利了,让我不得不谨慎。重要的是这么久了,季常(马良字)竟一直没有消息,而且我每每算及南郡形势,竟算不出分毫,实是不容得不担忧啊。”
    黄月英眉头簇在一处,停下手中活,思索了一会道:
    “南郡与西川一直有消息往来,马良不来见夫君,许是荆州战事吃紧,他拖不开身,这反而更能说明南郡此时尚在控制之中;反倒是若他回来了,才真不是件好事。至于卦象......”
    黄月英把脸凑到诸葛亮的眼前,柔声道:
    “南郡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高手掺杂其中,本就极耗精力,夫君许是近来太过操劳了吧?西川是富饶之地,夫君怎的反倒不如在南郡时清闲了?”
    诸葛亮歪过脸在黄月英面颊上蜻蜓点水般吻了一口:
    “无规矩不成方圆!玄德晋位汉中王,很多事情都不能再以军师的身份来办了。既然亮身肩重任,自然责无旁贷。”
    黄月英嘟着嘴,与往日圣女般的庄严形象大相径庭:
    “夫君说的是,但还是要以身体为重。”
    诸葛亮点了点头:
    “看来,南郡我还是要走一遭的。”
    黄月英望着这个英俊成熟的奇男子不禁长叹:
    “何必这么辛苦呢?”
    诸葛亮长叹口气: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时也!势也!命也!”
    两人正在呢喃细语,忽有人来报:
    “老爷,法正大人来访。”
    诸葛亮与黄月英不禁相视一眼,黄月英面上闪过一丝厌烦,皱眉道:
    “他怎么来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刮了刮黄月英的鼻子: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黄月英扑哧一笑:
    “你又说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好似在哪里见过他,可就是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见过。”
    诸葛亮心神一动,微微一笑:
    “同朝为官,总是要见他的。”
    话虽如此,但在诸葛亮内心深处,却不由心思一动,怎么我也会觉得在哪里见过他呢?
    法正脸上洒着满满的笑意,见诸葛亮进来忙长身而起。法正相貌俊秀,眉目间却总透着一股子坏劲,看在诸葛亮眼里,总觉得法正是个小人。见到他,便难以自制的厌烦:
    “尚书令何时这么清闲?竟有时间来我这僻壤之地?”
    说罢,早已换了一副笑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