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这样就可以相互提高销量,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进货成本。
舒清妩一听就明白了,她抬头看了看萧锦琛,倒是真心道:“陛下倒是对东市的情况了如指掌,足见平日里多有用心。”
国家之大,事情之多,超乎常人的想想。
就是有那么多阁老,有那么多朝臣,萧锦琛也要从早忙到晚,就这还总觉得处理不足,怕有些事耽搁没有看到。
所以这些细节他能注意到,说明平日里没少下功夫,这是一点一滴累积而成,也是用心勤奋的结果。
萧锦琛整日里听阁老们奉承,听大臣们吹捧,再到宗人府里的宗亲们人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大抵也只有舒清妩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他低下头,看了看舒清妩的眼眸,浅浅勾起唇角:“夫人谬赞了。”
舒清妩没想到他还挺得瑟,下意识翻了个白眼。
萧锦琛头一次看到她这种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哎呀,有什么好笑的,叫人听到多不好。”舒清妩忙去拦他。
萧锦琛握住她的手,笑得差点没掉出眼泪。
等到他笑够了,舒清妩已经不理他了。
萧锦琛拉着她一路往前走,不停在店里用小玩意逗她,舒清妩也不是真生气了,没过片刻就重新笑起来。
两个人走走停停,不多时就来到庆丰书馆。
庆丰书馆在整个比较偏僻的小巷里,看似安静,但因为往来学子络绎不绝,整条小巷也热闹纷呈。
两个人站在庆丰书馆门前,仰着头看这栋三层楼高的建筑。
庆丰书馆比最红火的玲珑坊还要大一倍,在书馆正门处挂着书馆两字,而旁边另一扇大门外则写了藏馆。
有些衣着破旧的书生就直接进了藏馆,没有往书馆这!这边来。
萧锦琛不解释舒清妩也看懂了,这就跟柳州的庆丰书馆一般,只不过可供抄书的藏书馆扩成一整栋楼,这样里面的位置就很多了。
他们来的时间不早不晚,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午膳时分,这会儿有的人可以自如进出藏书馆,有的人只能站在门口叹气。
舒清妩还没来得及问,萧锦琛就解释:“能自如进出的是包月,一百文就可以直接租一个月,可以随意进出,但是位置要自己找,叹气的那一拨是在等位置,也有人钱不够租旬日的,他们等的就是旬日的名额。”
这租个读书的地,也是很有学问的。
舒清妩问:“那先来的人肯定比后来的人要有优势,有熟人的比没有熟人的有优势,家里是盛京本地的更有优势。”
便是穷苦人家,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萧锦琛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她在问这样是否有失公平,毕竟每个人的出生不同,每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也不同。
萧锦琛就笑了,反正他们两个人站的地方人少,便淡然道:“你要知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若是一个人连取得读书的能力都没有,那他又如何能为一方官?掌一方事?同前朝相比,本朝的气氛已经是最宽容的,除了下九流之外,穷苦人家依旧可以读书。只要能吃苦,有本事,早晚能出头。”
是,一个人可能买不到书,可能会找不到学堂交束脩,但庆丰书馆看一天书只有三文钱,只要肯努力,凑一凑一旬的读书钱都能凑出来。
舒清妩长叹一声:“老爷这一招,很高明。”
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享有优待,比如生来就是皇储的萧锦琛,也比如从小也算是锦衣玉食的舒清妩,他们已经比大部分人都要幸运。
但朝廷选官要看许多方面。
幸运儿们可能不够努力,悲苦者不一定一直无运,能抓住机会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赢家。
通过庆丰书馆,萧锦琛让这些人在一个层面竞争。
谁输谁赢,单看本事。
萧锦琛淡淡笑了:“要不要去看一看竞争者们?”
舒清妩点点头,两个人没有去藏馆,直接进了正经售卖图书的书馆,一进去,就有个年轻的小二过来,道:“几位想买什么书?”
跟前朝不同,庆丰书馆的出版的书涉猎很广,萧锦琛只要求南书馆盯着不要太过出格,有部分是不能够被贩售的,因此大部分的书种类还是很丰富。! 两个人低声交流几句,萧锦琛就道:“还是看一下科举一类。”
小二整日在书馆里忙碌,自然知道什么样的人看什么样的书,就如同萧锦琛跟舒清妩这样,一看就不是读书人。
他原以为对方要看游记话本或者是商农科,不料对方却说了科举。
百姓们读书,大部分还是为了科举,因此科举的书最多,从二楼到三楼全部都是。
舒清妩没带那么多人,只让贺启苍跟周娴宁跟在身边,一行人刚上了二楼,就感觉这里的气氛略有些不同。
许多衣着更为整齐一些的书生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一人捧着一本书小声讨论。
他们声音不大,并不惹人厌烦,学术气氛还是很不错的。
她们穿着最简单的书院服,头上束着长发,发间、耳畔、手上都无任何妆点,若是细心去看,能看到脖颈见露出来的些许银链。
能让女儿出来读书,肯定是小康之家,但是她们若想读书,就需要尽量掩盖自己女儿身的事实,衣着打扮都从简。
看到女学生如此,舒清妩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说是男女都一样,但实际上,女子依旧是被支配地位。
这种从属关系一天不打破,女子们就一天不能穿着漂亮多彩的袄裙,梳着精致的发髻,高高兴兴去读书。
千百年来,女子大多如此。
待到了隆庆年间,已经是女子最为耀眼的时代。
但也仅此而已。
似乎是感受到了舒清妩的目光,几个女学生向她看过来,皆是礼貌地笑着点头。
舒清妩偏过头对萧锦琛说:“老爷,我过去看看。”
萧锦琛大抵明白她的想法,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去吧,好好说。”
舒清妩深吸口气,走到了几个年纪大约在二十岁左右的女书生身边。
书馆里时不时也会有姑娘家过来看书,不过夫人们倒是少一些,舒清妩头发全部盘起,一看就知已经成婚。
她长得美,脸上带着温柔的笑,看起来异常赏心悦目。
舒清妩对她们三个道:“我是同夫君一起进京的,听闻庆丰书馆藏书颇多才来瞧瞧,你们是盛京附近的学生?”
三个女学生里个子!最高的那一位道:“是呀,我们在玉明书院读书。”
舒清妩点点头,道:“玉明书院就是女子书院吧?我娘家的妹妹也在读书,将来也是想走科举。”
玉明书院其实是和阳县主出资设立的,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因着女学生人数较少,至今倒还没出成绩。
几个学生没想到她还知道玉明书院,倒是有些差异,个高的女书生便道:“听夫人的口音,应当离得不算太远。”
这个姑娘倒是很聪明,舒清妩浅浅笑了:“我夫家姓谢,不知几位高姓大名?”
谢是舒清妩母亲的姓氏,倒是可以拿来用一用。
那高个姑娘爽快道:“谢夫人好,我姓苏,夫人叫我小苏就是。”
同另外两个书生相比,她似乎是最豪爽的那一个,但舒清妩注意到,她每次说话另外两个人都默默点头。
舒清妩轻声细语道:“小苏瞧着年纪也不小了,如此读书是否吃力?你别误会,我也是替我家妹问的,她如今在柳州的书馆读书,在考虑要不要来
盛京游学。”
除了几家大书院,学习氛围最好的肯定是盛京。
毕竟考官们都在这里,只要能买到或者借到考官们的著作,研读考官的思想,也算是一种解题策略。
几个姑娘看舒清妩谈吐优雅,又轻声细语的,便渐渐放下戒心,陪着她聊起天来。
舒清妩发现,跟陌生人交流,体会到不同的事物和生活,令她的心渐渐复苏。
那种麻木和沉痛全部消失不见了,前世今生也似乎都不很重要,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在她眼前蔓延看来。
听着姑娘们一言一语,听她们说考试上学,听她们介绍自己家中的风土人情,让舒清妩的心情格外开阔。
她想,或许这才是重生的意义?
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这样的重生或许才足够精彩。
否则,若还是同上一世一样蝇营狗苟,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时,小苏感叹了一句:“我之所以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为了将来能为官一方,造福百姓。”
她回头看向远方的天:“也为了看到盛京以外的天地。”
舒清妩想,或许她也可以。
"
第119章
苏姑娘是个口才相当好的人,这体现在她说的内容总是让人觉得如沐春风,想继续听下去。
舒清妩不经意地打量她,发现她身上异常干净整洁,手指上涂着浅粉色的丹蔻,一看便是好人家的千金。
“说起来东市确实很热闹,”舒清妩柔声笑道,“你们书院每月都能出来玩一玩?”
苏姑娘便说:“马上就要殿试,先生们让咱们多来庆丰书馆走动,也好能听听时政和旁人的议论,那边的那几个是清泉书院的举子,窗户前的是国子监的监生,同他们讨论,能听到不少新闻。”
舒清妩若有所思点点头,觉得和阳县主的玉明书院倒是在用心打理,先生请得好,学生也挑得好。
不过这几个姑娘瞧着都还年轻,脸上也略微有些稚嫩,虽然年纪可能比她大,但心理上还当自己是孩子。
舒清妩便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下场?”
苏姑娘边上的一个圆脸姑娘就说:“苏姐姐已经是秀才了,只是会试未过,得等隆庆四年,到时候苏姐姐一定能高中。”
“哎呀,你好厉害,”舒清妩略微有些意外,“女子读书不易,你能有这般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便是男子,二十来岁就考上秀才的,也并不算很多。
白头秀才比比皆是,有的人一考就是一辈子,也有的人一辈子都考不上。
如此看来,这个苏姑娘还是有些功底的。
她问:“你们书院的老师可用心?束脩几何?若是高中可有奖励?”
苏姑娘就答:“我们书院的老师听闻都是县主高薪聘请而来,教授自然用心,若是咱们有能高中举人贡士的,教授们也有奖励。束脩倒是比清泉书院的要便宜一半,许多家贫的姑娘也可以以工代酬,倒也能顺利读下去。”
谁说穷苦人家的姑娘没志气,穷人家的父母也到底都是慈悲心肠,既然孩子有这个天分,也有咬牙供起来的。
如此说来,舒清妩倒是很欣赏她,遇到陌生人搭话不胆怯不羞涩,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思路清晰谈吐利落,确实是个很优秀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