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郭六郎并不知道阿秀在想什么,他撒谎也不是因为受了谁的指使,如阿秀所说,郭六郎就是舍不得他的七宝弓,又不能去向魏明珠讨要,听宫女指责魏明珠撞了她,郭六郎便想帮宫女一把,定魏明珠一个损害御赐之物的罪!
    现在他的心思被阿秀大声说了出来,还说的那么快那么清楚明白,郭六郎倨傲的小脸噌地红了,目光闪烁地看向左右,想看看周围的大人们有没有相信阿秀。
    薛太后、潘皇后、柔妃等人都震惊地盯着阿秀,宫里养尊处优的贵人们啊,第一次看到阿秀这样不顾礼数、不求薛太后潘皇后明察直接替魏明珠叫骂回去的。
    只有丽妃与郭六郎的祖母郭尚书夫人、亲娘郭三太太,因为阿秀骂的是郭六郎也是她们,脸色都十分难看。
    雅雀无声之际,丽妃突然发出一声轻笑。
    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丽妃才看着阿秀,不慌不忙地道:“夫人的嗓门可真大啊,震得本宫耳朵都疼了,但咱们宫里给一个人定罪要讲究证据,可不是嗓门大就行了。对,六郎是输了一张弓给明珠,可那就是一张弓,夫人眼界小把那七宝弓当宝贝,觉得六郎会因为那把弓嫉恨明珠,可对于六郎来说,七宝弓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玩意,丢了都不会放在心上,又怎会因此生怨?依本宫看啊,就是明珠冒失撞了宫女,六郎实话实说而已。”
    郭三太太跟着斥责阿秀道:“魏明珠撞坏御赐之物,娘娘还没有治他的罪,夫人先急了,在诸位娘娘面前大呼小叫,未免太不懂规矩。”
    丽妃点点头。
    阿秀急着拦住背后想要发作的魏明珠,没顾得理她。
    御史范玉林的夫人孔圆圆突然开口,笑着对郭三太太道:“丽妃娘娘才说的,宫里给人定罪要讲究证据,现在真相尚未查明,三太太便咬定是明珠少爷犯了错,万一明珠少爷真的受了冤枉,三太太将要如何自处呢?”
    郭三太太冷笑道:“大家都看见了,就是魏明珠撞得那宫女。”
    孔圆圆摇头道:“三太太这话又错了,我就没看见。”
    端王妃袁紫霞笑了下:“嗯,我刚刚专心赏花,也没瞧见。”
    同时被两个人呛了,郭三太太脸上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的。
    潘皇后打圆场道:“算了算了,一盆花而已,丽妃妹妹就别计较了。”
    丽妃连同她的娘家人都快被人当面打脸了,就算花刚毁了时她没想计较,现在也咽不下这口气。
    她美丽的眼眸斜着潘皇后,冷声道:“摔的是皇上赏我的花,姐姐当然不心疼。”
    潘皇后脸色变了变,垂眸不语了。
    “一个一个都在哀家面前比嗓门是不是?好好的赏花会都被你们搅黄了!”看了半天戏的薛太后突然拍了下桌子,大发雷霆道。
    潘皇后第一个跪了下去:“母后息怒!”
    丽妃、柔妃立即也跪了下去。
    贵人们都跪了,护国公夫人、端王妃袁紫霞等也哗啦啦跟着跪下。
    阿秀连忙也拉着魏明珠跪在最后面。
    借着前面众人的遮挡,阿秀低声对魏明珠道:“别怕,咱们没做过的事,谁也别想冤枉咱们。”
    魏明珠歪头看她。
    阿秀规规矩矩地低着头,仿佛什么也没说一样,但她不慌不乱的,好像什么都不怕。
    魏明珠没被他们气哭,看到阿秀这样,他突然鼻子发酸。
    他比这里的任何人都知道阿秀有多胆小,又胆小又笨又爱哭,现在她肯定是在硬撑着,好安他的心。
    薛太后注意到了魏明珠的小动作,她哼了哼,淡淡道:“若是一盆普通的菊花,摔了也就摔了,但那是皇上赐给丽妃的,御赐之物非同小可,来人,送魏明珠与那宫女去内廷司——”
    “皇上驾到!”
    薛太后的话还没有说完,远处忽然传来了大太监冯祥的声音。
    薛太后抬起头。
    今日的阳光十分灿烂,年轻的惠文帝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嵌着宝石的冠帽,龙行虎步地朝清心阁过来了。在惠文帝身后,端王、魏澜一左一右地跟着,惠文帝不知在说什么,两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薛太后抿抿唇,先吩咐面前这批人道:“除了魏明珠与那宫女,其他人都先起来吧。”
    众人听命,各回各的位置。
    阿秀没起,继续陪魏明珠跪着。
    刚刚一群人跪着,惠文帝等人还猜不到出了什么事,现在只剩三个人,那肯定是这三人犯事了。
    清心阁里一共五个小男孩,太子、二皇子、郭六郎、薛四郎惠文帝都见过,那背对他跪在那里的,自然是魏明珠了。
    惠文帝皱了皱眉,瞥向身后的魏澜。
    他靠推断猜出了阿秀母子的身份,魏澜一看背影就知道了。
    魏澜收了笑,但也没有露出其他情绪。
    惠文帝一人跨进了清心阁,魏澜与端王都在外面的台阶下停住。
    端王同情地看了眼魏澜。
    魏澜还是那副不惊不怒的样子。
    清心阁内,潘皇后将她的座位让给了惠文帝,除了薛太后,其他人从起身后就没坐下过。
    “皇后,这是怎么回事?”惠文帝看眼阿秀母子,问道。
    潘皇后将事情经过解释了一遍。
    惠文帝笑道:“朕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不就是一盆菊花,都起来吧。”
    丽妃反对道:“皇上,那可是您赐给我的,岂能轻轻放过?”
    薛太后等丽妃说完了,这才道:“正是,而且就算是普通的菊花,这事也该严查,如果是宫女胆大污蔑魏明珠,那宫里这些奴才们可能要重新学学规矩了,居然敢在哀家面前血口喷人。如果是魏明珠犯了错却不肯承认,那哀家也要替魏澜管管他,让在场的太子、二皇子等小辈引以为戒,勿以恶小而为之。”
    论从鸡蛋里挑骨头再扯番大道理,满京城都没有人比得过薛太后。
    惠文帝捏了捏额头,忽然问阿秀:“你是魏澜的夫人?你犯了何错?”
    阿秀一直低着头,并没有胆量去窥视龙颜,皇上问话,她看着魏明珠的膝盖道:“臣妇是明珠的母亲,如果那花是明珠撞的,明珠有错,臣妇教养失责也有错,如果明珠受了冤屈,臣妇理该替明珠向太后娘娘与皇上求个公道。”
    魏明珠眼里转动的泪珠再也承受不住后涌上来的泪珠重量,啪嗒掉在了地上。
    魏明珠飞快抹了把眼睛,突然将阿秀往旁边一推,仰着下巴冷着眼道:“我不用你求!你根本不是我娘!一人做事一人当,做没做这都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假惺惺当好人!不就是去内廷司,去就去!”
    说完,魏明珠转向薛太后,凤眸里射出雏鹰似的犀利:“太后娘娘不是说要送我去内廷司吗,人呢!”
    小男孩红着眼睛,却再也不肯落下新的泪。
    薛太后非常欣赏他的勇气,朝两个宫人使了个眼色。
    “等等。”
    惠文帝突然阻拦道。
    两个宫人才上前两步,马上又退了回去。
    薛太后看向惠文帝。
    惠文帝淡笑道:“朕许久没有亲自审案了,今日既然撞上了,那就不必惊动内廷司了,朕就在这里把此案审了了事。”
    薛太后笑笑,看他要怎么审。
    惠文帝先对阿秀道:“此事与夫人无关,夫人先起来吧。”
    阿秀知道惠文帝更偏心魏澜,他肯定不会冤枉魏明珠。
    阿秀低头站到了孔圆圆身边,站好了继续看着魏明珠,还没发现魏澜也跟着惠文帝一道过来了,就在外面看着。
    惠文帝叫魏明珠、宫女继续跪下,然后又朝被郭三太太挡住的郭六郎道:“人证郭六郎呢?”
    郭六郎可没有魏明珠的勇气,一听皇上要审他,郭六郎浑身都在哆嗦,躲在母亲后面哭了起来:“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什么都不知道!”
    郭尚书夫人、郭三太太同时跪下替他求情。
    惠文帝不为所动,只让郭六郎跪到魏明珠身边去。
    郭六郎哭着鼻子跪了过去。
    惠文帝面无表情地审他。
    郭六郎一害怕,将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这个人证作废了,惠文帝扫眼丽妃,继续审那宫女:“你说是魏明珠撞了你,那你告诉朕,他撞了你的胳膊还是花盆?”
    宫女低着头,假装回忆了片刻,然后斩钉截铁地道:“撞得花盆,当时奴婢抱着花盆往里走,魏少爷好像很生气的样子,气冲冲走过来,直接撞到了花盆上。”
    魏明珠骂她:“你胡说!我看见你了,一早避开,没撞到你也没撞到花盆!”
    宫女不与他对峙,只是哭。
    惠文帝示意魏明珠稍安勿躁,他命小太监再去抱一盆黄牡丹来,等小太监进来的时候,惠文帝吩咐与魏明珠身高相仿的郭六郎:“你去故意撞他的花盆,不用怕,你协助朕审案,朕便原谅你刚刚做伪证的错。”
    这时候惠文帝笑一笑,郭六郎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他擦擦鼻子,朝小太监怀中的花盆撞了上去。
    花盆落地,也碎了。
    惠文帝将魏明珠、郭六郎同时叫到面前,再喊来四岁的太子、安乐公主以及薛四郎:“你们替朕看看,他们两个胸口的衣服上有何不同。”
    三个孩子走到两个小男孩面前,睁大眼睛观察一番。
    太子指着郭六郎的胸口道:“他这边有些湿,还有黄色的花粉。”
    安乐公主刚刚什么都没发现,听了太子哥哥的话,她仔细看看,果然也发现了。
    惠文帝抬起头,对众人道:“刚从花房端过来的花,花瓣上还带着水珠,如果魏明珠真的撞到了那盆黄牡丹,他身上肯定会与郭六郎一样留下痕迹,现在他身上没有,说明魏明珠说了实话,是宫女自己笨手笨脚犯了错。”
    真相大白,薛太后等女眷还没有说什么,端王先沸腾了,拍手称快:“皇兄明察秋毫,厉害!”
    薛太后闻言,狠狠地剜了外面的小儿子一眼。
    第51章
    由惠文帝亲自断案,证明了魏明珠的无罪。
    魏明珠无罪,有罪的便是那个端花盆的宫女了。
    其实惠文帝猜得到,这个宫女可能是受了谁的指使才要针对魏明珠的,无论背后的人是丽妃还是薛太后,解决起来都是个麻烦。
    既然他来的及时,魏明珠也没有受伤,惠文帝觉得,这事到这里就算过去了。
    惠文帝日理万机,不想再为了一点小事劳心操神。
    他给宫女定了罪,命人拉下去打二十板子。
    正常情况下二十板子不足以要人的命,但惠文帝给了大太监冯祥一个眼色,冯祥明白了,又朝带宫女下去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就这么几个眼神飘来飘去,可怜的小宫女还没有意识到,她就要死了。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