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可书吏竟然也当做没看见,只按照他报的数字在官簿上记录。
    等谭戊把钱家的几块土地全部丈量完,从田里走出来,钱家的当家就在田野边等着他们。
    “两位兄弟辛苦了。”钱当家笑眯眯地递上两个油纸包裹,“这是我家夫人刚烤好的饼,两位兄弟带在路上,饿的时候拿出来吃。”
    谭戊和书吏接过纸包,用指头拨开纸包看了一眼,里面装的哪是什么刚烤好的饼?分明就是沉甸甸的一大吊铜钱!
    丈量前钱当家就已给了一部分,眼下是丈量的结果满意,他另给的酬劳。
    谭戊和书吏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将纸包塞进怀里:“钱公有心。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钱当家摆手道:“别客气,千万别客气!”
    谭戊和书吏藏好收受的贿赂,高高兴兴地去下一家继续丈量。
    下一家是郑大脚家。郑大脚可没有钱家那么富裕,他只有两块地,大小也就还凑合。不过郑大脚的嘴很能说,丈量开始前他就跟谭戊和书吏攀谈上了。
    “两位兄弟哪里人?”郑大脚问道。
    谭戊答道:“平水县的。”
    郑大脚一惊,立刻道:“这可巧了!我有个姑姑从前就嫁到平水县去了,她叫郑六娘,个子长得这么高,满月似的圆脸,最擅长做烧饼。你可认得她?”
    为了防止舞弊,官府不允许本县官吏丈量本县土地。只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是他县的官吏,老百姓也未必攀不上关系。
    谭戊也吃了一惊:“郑六娘是你姑姑?她是我五叔的媳妇。”
    郑大脚一拍大腿,喜上眉梢:“这可真是太巧了!原来咱俩还是亲戚呢!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没准我姑姑跟我提过你呢。”
    谭戊倒也果真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郑大脚又是一脸震惊:“你就是谭戊?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我姑姑说过她有个又聪明又俊俏的侄子,名叫谭戊,在官府当差,十分有出息。原来就是你?哎呀,我姑姑果然没骗我!”
    谭戊顿时被他哄得心花怒放。
    攀上了亲戚,郑大脚又拿了几文钱出来塞给谭戊和书吏,说是买茶钱。他出手虽然没有钱家大方,看在沾亲带故的面上,谭戊在丈量时仍旧把脚步迈大了不少,最后给郑大脚算出的田亩数恰好低于最低纳税的田亩数,竟就给郑大脚彻底免去了田税。
    书吏记好数字,又往下一家去了。
    =====
    午休时,朱瑙懒洋洋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忽然有官吏前来通报。
    “府尹,有几个自称是谢将军遣来的人,在官府外求见。他们还带了封信来。”官吏一边说,一边将信送上。
    朱瑙拆开一看,原来是谢无疾送来他这儿来学事的人到了。
    他把信叠起收好,伸了个懒腰:“让徐少尹去安排吧。”
    他与谢无疾的约定已早向徐瑜交代好,也向各部官员都交代过了,人来之后,徐瑜只要按照约定将人安置就行了。
    官吏忙道了声是,找徐瑜去了。
    ……
    徐瑜坐在堂上,手里拿着一份名册,打量面前站着的那几个人。
    谢无疾派来的都是十几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年轻人好学肯干,少有顽疾,可以雕琢。成都府派去谢家军的人也大多都在这个年纪。
    徐瑜点名道:“王英。”
    叫王英的少年就站了出来。
    徐瑜与他核对了他的身份与派遣目的,便指着一名官吏道:“你随他走,他会带你去刑狱司的。”
    王英便跟着官吏走了。
    徐瑜把几个人一一点名分配好,堂上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少年了——那是谢无疾最后提出补充条件时,指明安排给朱瑙的人。
    只见这少年十七八岁模样,长着一双丹凤眼,面容虽也算英俊,只是眼尾上挑得厉害,难免显出几分刻薄之相来。
    徐瑜看着名册问道:“你叫薛道清?”
    丹凤眼的薛道清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垮着脸应道:“是我。”
    名册上除了名字之外,亦有写各人籍贯年纪。徐瑜原先看到这名字还没多想,可看到此人籍贯,却不由吃了一惊:“你是澶州薛家人??”
    澶州薛家,那可是谢无疾的舅家,也在两三年前就已经被谢无疾给屠了啊!
    薛道清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嗤了一声,道:“对。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问吧,问完了可以告诉其他人,同样的事情我不喜欢一遍遍跟人解释。”
    徐瑜:“……”
    他毕竟也是一府少尹,已经不记得多少年没听过别人用这么讨嫌这么无礼的语气跟他说话了。不过他的确有很多问题想问,便也没与薛道清计较,问道:“你与薛富是何关系?”
    薛道清冷冷道:“薛富是我爹。”
    徐瑜愈发吃惊。那谢无疾岂不是薛道清的杀父仇人?甚至是杀全家的仇人啊!谢无疾怎么派了这么一个人到成都府来?
    薛道清道:“我娘只是个洒扫婢女。薛富有三十几个儿子,两百多名婢女。我认得他,他未必认得我。再者我十三岁就离家奔往军中了。薛家的事与我没关系,我也不在乎。你们若想以此挑拨我与谢将军的关系,我劝你们趁早省了这心思。”
    徐瑜:“…………”
    他的心情简直一言难尽。
    这么说的话,这薛道清倒是跟谢无疾颇有渊源,亲缘上说他算是谢无疾的表弟,不过听他一口一个将军地叫,他对谢无疾应是十分崇敬,与本家的关系却很糟糕。
    复杂的身份先抛开不谈,关键是这薛道清的性情,也太……这已经不能用傲慢来形容,根本就是尖酸无礼啊!谢无疾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派了这人来,还往朱瑙身边安插?
    ……该不是因为谢无疾在关中被朱瑙给算计了,心怀怨愤,所以特意找了这么个刺头来给朱瑙添堵吧?
    徐瑜心中腹诽不断,对薛道清颇有不满。可到底人是谢无疾派来的,他也不敢多加为难,只能道:“我带你去见朱府尹。”
    ……
    午休尚未结束,徐瑜领着薛道清来到后院时,朱瑙仍在院子里晒太阳。
    他见徐瑜和薛道清过来,这才从躺椅上坐直。他已猜到薛道清的身份,饶有兴致地打量薛道清。
    徐瑜介绍道:“府尹,此人名为薛道清,是谢将军派来跟随府尹的。”顿了顿,神色微妙地补上一句,“他是澶州薛氏子弟。”
    “哦?”朱瑙听见少年姓薛,也不由得眉峰微微上挑。不过他并没有就薛道清的身世多问什么。
    随后他笑眯眯地开口:“谢将军派你来我这里,想必你一定极聪明。算术与经学你可都通晓?”
    薛道清刚见到朱瑙的时候仍是臭着脸的,被朱瑙夸了一句极聪明,神情便有松动,语气也不像先前跟徐瑜说话时那么不高兴了:“略通吧。”
    朱瑙道:“不必谦虚,你定有过人之处。”
    薛道清很懂得顺杆子往上爬,马上改口道:“也没什么。只不过我五岁背四书,七岁背四经,十岁通晓算筹之术,头乘尾除,可当机立算。仅此而已。”
    徐瑜:“…………”敢情这还是个神童啊!就是这神童的语气还是一如既往地欠扁。
    朱瑙也没去验证薛道清所言是否属实,只道:“果然厉害。”
    又问道:“你从前在军中担任何职?”
    薛道清道:“将军让我时常轮换,无固定职务。”
    朱瑙了然。
    徐瑜心想,也不知谢无疾是有意培养他这神童表弟,所以才让他各职轮换,以便通晓军中事务;还是神童表弟脾气太臭,一番轮换下来仍找不到合适他的职务,所以丢到成都府来气人?
    这时候,官府里忽然响起敲锣声,是提醒官员们午休结束了。
    徐瑜连忙提醒道:“府尹,一会儿要与度支官员议户籍之事。”
    这两日各州县统计人口田地的户籍册都陆陆续续送到成都府来了,负责度支的官员们按照朱瑙的吩咐对户籍册进行了核查与检验,核查的结果需向朱瑙汇报。
    朱瑙道:“我记得。”
    会议的时间就定在午休之后,差不多也该过去了。
    朱瑙又打量了薛道清一眼,微笑道:“谢将军既让你随我学事,你若有兴趣,一会儿便随我去吧。”
    徐瑜吃了一惊,小声质疑道:“府尹?”
    田地与人口,这可算得上是官府的机密了。朱瑙竟这么放心,让薛道清一起听?
    薛道清也愣了一下,怀疑地看着朱瑙。
    朱瑙拍拍薛道清的肩膀:“此乃官府机密要务,你虽可参与议会,不过户籍册上的内容你不可偷看,议会的内容亦不可对外泄露。你可做得到?”
    薛道清迟疑了一下,点头道:“做得到!”
    第130章 这还是正常人吗?
    朱瑙、徐瑜带着薛道清来到堂上,其余与会的官员都已在堂内等着了。
    众官员看到薛道清,都十分意外,不由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起来。徐瑜忙找来一名官吏,在他耳边小声叮嘱了几句,让他去知会堂上的官员们一会儿议会时不要提及具体的数字。那官吏得了命令,就赶紧把话传下去了。
    田地、人口都是官府的机密,不能让谢无疾的人知道,否则双方一旦开战,谢无疾就会对成都府的后勤状况了若指掌。同样,谢家军的粮草状况和兵员状况也是军队的机密,谢无疾所谓的三万大军只是号称而已,或许只有两万多,或许已有四五万,此事亦不会让外人知晓。
    因此最不能让薛道清知道的就是具体的数字。至于其余政令上的事,让他听听也没大要紧,谢无疾派他到成都府来,就是让他来学这个的。
    朱瑙让人给薛道清在大堂的角落里安排了一个位置,让他能听见众人说话,却看不见典籍簿册上的内容。会议便正式开始了。
    负责核算数据的官员将几份已经誊抄好的公文分发给与会的众官员。
    “府尹,少尹,这是各州清算完的人丁、耕地总数。这是三十年前,还有十年前各州的人丁、耕地总数。”核算的官员介绍道,“今年的耕地总数与十年前相比较,减少了约四分之一。比三十年前相比,减少了约五分之一。尤以渝州、梓州、眉州三州减少得最多。各州之中,唯有阆州的耕地不少反增。”
    将今年的数字与十年前和三十年前的数字相比较,这是朱瑙要求官员做的。
    之所以要这样比,因为现在蜀中虽然太平,但实际上的管理还是非常混乱的——要知道前几年又是水灾,又是蝗灾,还发生了兵祸和盗匪之乱,简直可谓天灾人祸。各地流民四起,还有大量人口逃户。现在在朱瑙的治理下,百姓们渐渐重归庄田,户籍和田地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肯定需要在旧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增补。
    但糟糕的是,当初袁基路募来的二万大军叛乱,乱军闯进城里把官府存放公文的地方给烧了,前几年的户籍册都于大火中化为灰烬,反倒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因为存放在偏僻之处而有幸保留了下来。
    其实土地和人口的清查去年就开始了,只是旧册被毁,官府没了比对的依据,加上大局未稳,即使朱瑙明知清查的结果有问题,也只能得过且过,没去刨根究底。
    而今年形势已比去年平稳许多,朱瑙也有精力腾出手来好好理理这桩事了。
    而之所以拿十年前和三十年前的数字出来做对比,朱瑙只是想要对大局有个数。今年的清查结果是否有问题?又有多大的问题?——现在看来,问题确实不小。
    不止朱瑙发现问题,在座的官员们也都看出问题了。
    徐瑜开口道:“今年与十年前和三十年前相比,人丁约减少十五分之一左右,可耕地却足足减少了四、五分之一。这不符合常理。想必是负责丈量造册的官吏收受百姓贿赂,故意瞒报了不少。”
    也有官员愤愤不平道:“府尹仁心爱民,上任后就大幅降低田税,削减杂税。那些可恶的刁民却不记府尹恩德,还敢欺骗官府,逃避田税。简直罪不可恕!”
    另外几名官员忙也跟着附和,先是交口称赞朱瑙的功德,随后又痛骂起舞弊的官吏与刁民来。
    在角落里的薛道清听了官员们的这番话,不由大大翻了个白眼,嗤之以鼻道:“你们这些当官的怕不是对老百姓有误解吧?难不成你们以为收的税低,老百姓就会老老实实地上缴?就算一亩田只收一粒米的税,能赖掉的人都会想方设法地赖了!除非官府倒过头来给他们送钱,他们才不会再偷奸耍滑。”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