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她这番心态,倒与她远在故国的嫡姐有些相似。
    赵若薇抛情弃爱,不再想着邵瑜或者方晏,先是和将军府讲和,经历了那样难堪的事情之后,任谁也没想到,将军府还能和赵若薇和好。
    赵若薇名声本来已经烂大街了,但有了将军府帮她洗白,她又立誓终生不嫁替少将军守节,从将军府的旁支过继了一个孩子为嗣子,保证死去的少将军香火有承,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宋都竟然也出现了不少声音,开始跳出来给死去的齐国质子抹黑。
    什么质子生性好淫,什么质子会给人下药,甚至连下蛊的事情都开始传了起来,左右这是在宋都,宋人哪怕再讨厌赵若薇,也不会偏向一个齐国人,可怜齐国质子死得不明不白,最后还成了赵若薇洗白的工具。
    即便如此,宋都依旧还有些许的声音说不中听的话,但有宋王和将军府镇着,再也没人敢当着赵若薇的面说这些话。
    有了赵若薇的帮助,原本已经被宋王半架空的大将军,又重新回了军中,这一次,在大将军的默许下,赵若薇开始往军中安插人手,而宋国朝堂这边,李成便是赵若薇最好的代言人,有了赵若薇的旁敲侧击,李成也知道了自己不受宋王待见的原因,李成本就是个极聪敏的人,这般对症下药想法子消除君臣误解之后,李成的仕途开始平步青云。
    赵若薇有钱,在宋王面前说得上话,又有李成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官员。
    邵瑜的探子将宋国的事情源源不断的传入燕国,赵若薇行事这般顺利,内里其实也有了邵瑜的一分助力。
    等到赵若芷顺利生下孩子,邵瑜也终于被燕王加封为王太子,册封大典上,众人虽然能肉眼可见燕王的欣慰,但也感觉到这位登位二十年的王已经十分苍老了。
    对比之下,年轻的王太子显得那么充满活力。
    原身当王太子时,尚且还需要借助燕国内部几大世家的助力,但邵瑜却比他强势许多,不联姻,不妥协,邵瑜甚至在没有得到燕王太多帮助的情况下,就已经十分熟练的压制平衡几个家族之间的关系。
    燕王的身体一日又一日的衰败下去。
    等到来年春夏之交的时候,这位苍老的王永远的闭上了他的双眼,他最终留给邵瑜的,是一个充盈的国库,和一个结构稳定的朝廷。
    新旧两王交替,整个过程十分顺利,若非燕国国丧,朝臣们似乎都感觉不到太多的变化,毕竟在燕王后期身体衰弱时,邵瑜以王太子位已经监国数月。
    新王登位,后宫也迎来了新的主人,后宫交接之事,邵瑜没有插手半分,而是完全由赵若芷一人决定,也会有不长眼的老燕王妃嫔刁难赵若芷,但许是因为为母则强的缘故,赵若芷此番动作十分利落果决,这些妃嫔们甚至没有闹出多大水花,就被赵若芷派人强制送到了寺庙里为老燕王祈福。
    对比之下,那些有眼色的妃嫔,因着乖顺还能继续留在后宫的某个角落里颐养天年,而不是等到年纪大了被人从宫里赶出来进寺庙清修。
    这般杀鸡儆猴,赵若芷花了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完全掌控住燕国后宫。
    饶是邵瑜也不禁感叹,女人的成长能力十分迅速,比起刚刚重生时的赵若芷,此时的她似乎已经脱胎换骨。
    “你觉得如何?”邵瑜问道。
    赵若芷又将那份奏折细细的看了一遍,小心的觑了邵瑜一眼,试探着问道:“准奏?”
    “为何准许?”邵瑜又问道。
    赵若芷凝眉细细想了一番,这才开始说了起来,一边解释,一边观察着邵瑜的神色。
    邵瑜若是点头,她便觉得高兴,邵瑜若是皱眉,她就开始有些慌张。
    她的眼神里没有半分爱意,她看着邵瑜时,很像一个面对老师回答问题的小学生。
    邵瑜又提点了两句,而赵若芷想明白了之后,反倒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
    “当地的山民这般做,定然有他们的理由,纵使他们解释不清楚,但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事情,肯定有其中的道理。”赵若芷说道。
    这道奏折上说的不是别的事,而是从燕国走小道入齐国,须得经过的一段瘴气山林。
    燕国如今国库充盈,一月前邵瑜又派人从北边的草原人手里换了不少战马,西山的那个铁矿也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新式武器。
    “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需要派人细细查探,这条小道事关重要,不容有半点轻忽。”邵瑜说道。
    赵若芷很快便提出了实验之法。
    邵瑜听了点点头,赵若芷也算一点就通,提出的实验方法像是粗糙的控制变量法,邵瑜对这条建议又扩充了一些,接着就直接对着手下人发出了指令。
    “一直躲在幕后,也不会有太大的长进,不如走到台前去感受一番。”邵瑜说道。
    赵若芷有些不解的看着邵瑜。
    等到第二日,早朝开始,满朝文武们忽然发现上头坐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原本邵瑜独坐的位置上,添了一把椅子,坐了一个穿着王后礼服的赵若芷。
    “这……”吴丞相在几个月前就告老返乡,如今担任丞相一职责的是郑易。
    因着邵瑜向来在朝政上表现强势,说一不二,其他大臣看了这般场景哪怕有心质疑,也害怕惹恼了邵瑜,因而此时只得左右张望,不敢明言。
    旁人不敢说话可以装死,但郑易却不能装死,他是邵瑜一手提拔上来的臣子,说起来邵瑜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此时见着邵瑜脑子发昏,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劝谏。
    “大王与王后伉俪情深,本是国之幸事,但朝廷大事,并非儿戏,王后在此,恐怕有些不妥。”郑易说道,任凭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邵瑜这样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怎么会容忍赵若芷和他平起平坐?
    难道这就是真爱的力量?
    不止郑易心底这般嘀咕,其他朝臣们心里也在碎碎念。
    邵瑜登位之后,并没有向历代先王一样充盈后宫,闹得家中藏着美貌女儿的朝臣们心中生起不少怨言,但几个被人怂恿着上书催促邵瑜充盈后宫的臣子,最后身上的清闲差事全都被撸掉了,邵瑜用“既然还能像妇人一般关注后宅之事,想必是太过清闲”为理由,送这些臣子们去了最繁忙最劳累还没什么权力的工作岗位上。
    有了这几个出头鸟,其他人心里有怨言也全都憋着,不敢再说后宫之事,且久而久之,他们也回过味来了,邵瑜如今只有一个儿子,虽然还没有被立为储君,但既是嫡子也是长子,王后又备受宠爱,明显地位稳固,若是冒然将自家闺女送进后宫里,只怕争宠还争不过这位王后,到时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重要的是,这个令大王空置后宫的王后是宋国公主,并不是燕国本土大族之女,这样一来,后宫的事情很难影响到前朝。
    这些大臣们送女儿进宫,除了打下一任君主的主意,便是为了给自己的家族牟取更大的利益,但邵瑜这么一闹,后宫里没有一个燕国女子,这样满朝文武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反倒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只是他们本以为宋国来的往后无法干涉燕国朝政,但如今看着这个在上首高高坐着的女人,他们只觉得自己的脸颊生疼。
    “从今日起,寡人与王后,共治燕国。”邵瑜开口说道。
    郑易听了这话,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的,眼前就好像有无数的小星星在打转一眼。
    离谱。
    真的太离谱了。
    郑易望着这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君王,只觉得眼前这一幕似在不断的拷问他:“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
    还不等郑易开口,原本想按兵不动的臣子里,立马有人忍不住了,跳出来慷慨陈词:“大王,国家大事,岂容儿戏!牝鸡司晨,乃乱国之兆!”
    御史大夫范玖。
    这人是个急性子,压抑这么久足以见他忍得辛苦了。
    一旦开口,范玖就有些停不下来了,站在堂下,唾沫星子能溅出三米远,神情激动,甚至手不时的指向赵若芷,就好像她此时不应该坐在这里,而是羞愤得去死一般。
    “范大人。”邵瑜沉声开口,打断了范玖的激情演讲。
    “大王,臣知您待王后之心,但后宫虚置,已经是莫大恩宠,此番,实在是过了。”范玖捂着心口说道。
    邵瑜话锋一转,说道:“范大人前日上书之事,寡人已有批复,范大人可曾看过?”
    范玖闻言,立马答道:“大王的答复,如高屋建瓴,微臣目光短浅,自愧弗如。”
    邵瑜点点头,说道:“那不是寡人批复的,是王后的建议。”
    范玖微微一顿,本以为赵若芷临朝听政已是离谱,没想到背地里已经开始批阅奏折,范玖立时像是抓到了新的盲点,再度开始抨击起来。
    邵瑜也不生气,接着说道:“范大人,你以为这是寡人时,言这批复高屋建瓴,待得知是王后时,便开始觉得眼光不够长远,还有许多不尽不详之处,此番前倨后恭,到底是大人对王后怀有偏见,还是因为大人本就是个溜须拍马的小人?”
    范玖长着嘴巴,半晌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郑易像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开口说道:“大王爱重王后,王后也是女中豪杰,聪敏机变,但娘娘千好万好,只一件事不好。”
    “哦?”邵瑜微微挑眉。
    “王后是宋国公主,非我燕人,其心必异。”郑易斩钉截铁的说道。
    邵瑜闻言笑了笑,看了赵若芷一眼,似是在说这个问题该由她来回答一般。
    赵若芷也终于发出了她进入这朝堂的第一声。
    “郑大人,您可知许君?”赵若芷问道。
    “臣自然知晓。”郑易答道。
    赵若芷接着说道:“三十年前,许君主导变法一事,此后燕国国力日渐强盛,说起来,许君的母亲是宋人,父亲是齐人,自幼在齐国长大,那这般说来,许君一个齐人,为何要尽心竭力辅佐燕王,完成变法?难道是因为他包藏祸心吗?”
    郑易有些惊讶的看着赵若芷,此时他方才正视了上首坐的十分安稳的这位来自宋国的王后娘娘。
    许君变法,是燕国国力由弱转强的转折点,当年因着许君齐人的身份,在燕国国内饱受政敌攻讦,但那一任的燕王十分信任许君,竭力推行他的变法,这才有了如今这个国库丰盈的燕国。
    这个例子太有说服力,让郑易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赵若芷接着说道:“本宫是宋人不假,但这朝堂上,难道只有这本宫这么一个宋人吗?若是按郑丞相所言,这朝堂上的宋国人、齐国人难道都是包藏祸心的吗?”
    三国之间,经常会有人才流通的情况,在宋国不受重视又自觉有几分才能的人,便会转而向另外两国寻找机会,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如今这燕国的朝廷内部,也有不少别国之人,这些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确保不会做出出卖燕国之事,方才被准许进入朝廷。
    只是即便他们做得再好,依旧会被燕人猜疑。
    赵若芷这一番话,倒是为自己争取了一批盟友。
    第163章 邵郎喝药(完)
    朝堂上的争论,最终以赵若芷大获全胜结束。
    引经据典,又有邵瑜从旁描补,赵若芷临朝之事算是定了下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目前朝堂上最高决策权依旧在邵瑜手里,赵若芷更像是一个坐在上首的臣子,如此这般,满朝文武们方才能够接受此事。
    燕国朝堂上有了这么大的变动,自然通过探子传回了宋国,宋王先是不敢置信,反复确认之后,一时心情复杂,一个他丝毫不曾在意的女儿,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宋王也不知该说是邵瑜太过昏昧,还是赵若芷太过厉害了。
    只不过如今的局势,另外两国越混乱,对宋国就越有利,上辈子宋王选定了刘妃的儿子继位,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宋王也不知该如何选择,最起码刘妃的儿子承诺,日后继位会善待兄弟。
    宋王不是燕王,燕王是真的在养蛊,逼迫儿子们互相厮杀决出一个最厉害的,宋王虽然在几个儿子之间搞制衡,但一切尚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且因为有了燕国养蛊几乎团灭的前车之鉴,宋王更加不敢激进行事,他到底还存着一丝为父之仁,希望最大限度的保全几个儿子。
    赵若薇原本安心的在幕后掌控节奏,但见了燕国的谍报传回,她立时就有些坐不住了,在自己的府里发了好大的火。
    她一向不喜欢赵若芷,而后又屡屡因为邵瑜而受挫,她虽然对邵瑜没有什么感情,但她求而不得的人,却待自己的妹妹这般殷勤,赵若薇的心情当然好不了。
    这般刺激之下,赵若薇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宋王年纪不小,身体也一日复一日的衰弱下去,但储位却迟迟未决,在春节之前的腊八冬宴上,大王子谋反,二王子、三王子被杀,最终是大将军带兵勤王。
    宋王因着这一场作乱,竟然直接中风瘫痪,甚至到了无法言语的地步,他身边的人被王后控制。
    几个年长的王子因为作乱之事直接废掉了,赵若薇没有扶持上辈子的刘妃之子,而是扶持了年仅五岁的十四王子,十四王子生儿丧母,因着出生不详的缘故,王宫里没有哪个妃嫔愿意领养他,一直放养着到了五岁。
    上辈子这孩子短命,一个月前就意外死了,这辈子有了赵若薇的几次照应,磕磕绊绊在王宫里活了下来,如今赵若薇扶持这孩子当上太子,她自己在一堆簇拥之下,临朝听政,成为宋国第一位摄政公主。
    宋国上下自然有不少人反对,但如今王太子对赵若薇言听计从,宋王又因为中风口不能言,赵若薇内有李成,外有大将军,她此番又狠下心来,为了镇压这些声音,采用了铁血手腕。
    流血一直是最有利的镇压手段,赵若薇在李成的建议下,大肆启用酷吏,宋国官场上下怨声载道。
    就在宋国内政被赵若薇搞得一团糟的时候,原本邵瑜安插的人手,趁乱接了赵若芷的弟弟赵如茂,和赵若芷的母族陈家离开宋国。
    赵若芷的母亲本是王后的侍女,这母族自然也没有多么发达,原本是普通的农户之家,但赵若芷刚出生那几年,她母亲在王宫还算得宠,因而多有照拂娘家,她弟弟也借着姐姐的势谋了个官职,趁着这股子东风让陈家有了一些发展,积攒下来一笔钱财。
    此次要离开宋国,陈家自然是不情愿的,毕竟在国内已经有了基础,且人离乡贱,贸然出手卖掉辛苦打拼挣下的产业,因为时间紧迫,难免会被压下价来,但是此番赵若芷从燕国遣人悄悄来接他们过去,陈家得知赵若芷的近况之后,当家人思考了一个晚上,不顾其他人的反对,直接拍板离宋去燕。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