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脑回路找了半天,江满问,“吃什么糕糕”
    “婶子,我们想吃蛋糕了。”小陆杨跑过来拉着她的衣襟晃悠,“刚才叔说,你和妈妈今天磨的糯米粉可以做米糕,我不知怎么就想起来过生日,你给我们做的蛋糕了,我一提,畅畅就说她想吃……”
    小男子汉有点心虚地咬了咬手指头。
    江满:“……”
    陆安平则在一旁笑得靠在了椅子背上。哎呦喂,他总算知道姚志华怎么哄媳妇的了。
    “想吃蛋糕啊,”江满说,“行,想吃咱就做。”
    于是两个当妈的一转身就忘了生气,江满做,肖秀玲不会做就给她打下手,两人忙忙碌碌去做蒸蛋糕去了。
    明明今天也没谁过生日,江满想着难得孩子要一回,小陆杨过了年就要走了,干脆蒸好蛋糕,切苹果剥橘子,把蛋糕装饰起来,弄成生日蛋糕的样子,俩小孩吃得肚儿圆,只好大冬天地满屋子溜娃。
    第二天,腊月二十七,一早姚二嫂抱着老三琳琳,领着招娣、领娣,跑来江满家串门子。
    姚招娣手里还拎着个篮子,送了一包干香菇,说是她在部队的兄弟寄来的土特产。除了干香菇,还有一碗腌红薯藤。
    “我听说他三叔爱吃这个,我也不会腌,腌不好又硬又不好吃,这是我娘秋天腌的。”姚二嫂说。
    “是不好腌,他就爱吃这个,我夏天也试过腌,放不久,盐多了没法吃,盐少了容易坏。”江满笑嘻嘻端给姚志华看,姚志华忙说,可谢谢二嫂了。
    “老是叫二嫂想着我们,上次还给我送那么多干菜。”江满道,“叫我怎么好意思,你弟弟寄来的东西还分给我们一包,记得帮我谢谢你家婶子。”
    “寄来的多,我娘多给我一包,就说让我给你呢。”姚二嫂笑道,“两好换一好,她三婶你平常就照顾我们,咱妯娌合得来。”
    姚二嫂坐了会儿,大约两个来意,一个是问江满,她能不能参加公司当加工户,一个就是专门跑来看姚大嫂的笑话啦。
    “昨晚他们家打架了,听那意思,老大骂她没脑子,一下子得罪了你们两家,她倒还委屈呢,后来就吵起来了,乒乒乓乓摔东西打架。”
    “他们两口子打死人命都跟我没关系。”江满笑了一下,“什么人呐这是。”
    “老大那是原本想跟你们当加工户,指不定还盘算着跟他三叔讨个好呢,老大家的这个时候跟你闹一场,他能不上火吗。前天晚上还跟招娣他爸说呢,说孩子多了好,家里人手多,俩儿子俩闺女都能学这个手艺,盘算着他家能挣多少钱。他们两口子还不就是这样,有好处才往前,没好处他理你。”
    “这两口子……”江满想了想,找了个形容的词儿,“一对儿猪脑子,可真般配。”
    “她呀,仗着生了三个儿子,还俩闺女呢,动不动就说她给姚家生了三个孙子,老觉着自己了不得了,做事都觉着自己比旁人聪明。我看姚家村都要搁不下她了。”姚二嫂哧笑,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看呀,人聪明过了头,就是蠢了。”
    “不说她。”江满笑道,“二嫂,你想跟我们加工编织,这个完全没问题呀,你不参加我还要找你呢。你都不用跟我说,公司就是给姚家村人开的,你得空给队长叔提一句,跟他先报个名。”
    “我知道。”姚二嫂笑起来,“我呀,就是先给你说一声,叫你心里有数。我保证要干好好干,给仨孩子挣钱花。”
    “我看行。有钱一起挣。”俩人说着一起笑起来。
    第76章 最大赢家
    筹备开公司, 老队长比谁都积极。
    江满这个人混日子的态度,生活第一位, 工作挣钱的事按部就班来就好。大过年的,她整天忙着吃吃喝喝办年货, 准备过年呢, 腊月二十八烧家里最大的地锅,蒸了一锅白馒头, 一锅红豆馒头,再来一锅肉馅包子。
    姚志华帮她烧火, 畅畅和小陆杨跟他三人排排坐,坐小板凳上,吃锅底烧熟的红薯。
    “蒸这么多呀。”
    “不多啊。”江满吹着手指,快速把一个个雪白的大肉包子从锅里拿出来,放在盖帘上晾,这天气,蒸好了尽管放着,“正月十五之前, 我都不打算专门做面饭了。”
    姚志华:“那再蒸一锅白菜豆腐的呗”
    “你上一句话还嫌多呢。”江满鄙夷的眼神,这个吃货。想了想说,“要不就再蒸一锅,一半白菜豆腐, 一半干菜的, 行不行谷雨爱吃干菜的, 过年一家子肯定要来。”
    江满把满满一盖帘的包子端出去, 放在院里的凳子上,大冷天,一会儿就凉了,冻一冻收到筐里,想吃的时候热一下就行了。
    她回到厨房,拿了旁边留下晚饭的包子,掰开一个给俩小孩:“别吃太多红薯了,会肚子胀气,一人再吃半个包子。”
    小孩过年不停吃,等会儿再给喝点奶粉,晚饭都不用专门吃了。
    又拿一个掰开两半,递给姚志华一半,姚志华一口咬下去,点点头:“嗯,就是这个味儿,馅儿好吃,软和有肉汁,跟沪城那个小笼包似的。”低头问俩小孩,“好不好吃”
    俩小孩一起捧场地喊好吃。
    “做馅加点猪皮冻进去就行了。”江满笑。
    老队长进来的时候,便看到这么一副画面,大人小孩都在厨房,排排坐吃包子。
    见老队长来了,两个大人起身迎了一下,干脆叫老队长也进厨房来坐,反正没别人,厨房今天一直烧火蒸包子、蒸馒头,别提多暖和了。
    “叔你尝一个,江满刚包好的。”
    姚志华递过去一个包子,老队长摆摆手:“不吃,哎呀畅畅妈呀,咱那个公司一堆事儿呢,你哪还有工夫蒸包子,这活儿叫别人干。还缺啥年货,回头都叫你婶子来给你弄。志华也去,要写的你帮着写,回头叫你婶子来帮你们带孩子。”
    “……”江满失笑,“叔,大过年的您就不能悠着点儿。急什么呀,一会儿就给婶子找这么多事,您自己家里就不过年呀。”
    “嗐,我这不是想赶紧都弄好了,趁着过年,咱也热热闹闹搞个开业大会,赶紧干起来,春耕农忙之前还能踏踏实实干两个月呢。”
    “那也得过年啊。”江满摆摆手,笑,“没那么急,过年不许干活,老祖宗规定的。过了年咱先把入股和加工户的事情定下来,订单签下去,四婶她们给做个技术培训,熟手各家就可以开始干了。”
    老队长看看人家小两口优哉游哉的样子,想想也是,似乎就他这么火急火燎的,一个人也急不来呀,才终于安心坐下来。
    “这孩子,过了年要走了啊,有福的孩子,跟你爸妈过好日子去喽。”老队长摸摸小陆杨的头,“赶明儿有出息了,可别忘了是咱姚家村长大的孩子。”
    小陆杨不吱声。小男子汉对搬家的事情并不是太喜欢,甚至还有点闹情绪。加上陆安平和肖秀玲两口子,在一起就是那种温温存存的性子,平常娘儿俩过日子,陆安平一回来,倒像是他和妈妈之间来了个“第三者”,爸爸貌似跟他抢妈妈来了。
    可这么大的孩子了,也知道那是他爸,不能撵他滚蛋,索性还眼不见心不烦了,整天一有空就往江满家跑,呆在江满家里比他自己家还多。
    对此姚志华开玩笑说,这孩子成我们家养的了,保姆费都不给,一天三顿得他爸妈哄回去。
    年二十九又忙碌一天,吃的喝的都准备妥当了。年三十,姚志华和陆安平两个“文化人”,被村民们抓差写了大半天的春联,有人还说大学生写的春联更吉利。
    年初一,姚志华吃过饺子,照例一个人去老宅拜年。
    毫无意外的遇到他两个哥哥。二哥精气神还不错,农村男人,虽然心里仍然有个“想要儿子”的心结,可这两年随着老三姚琳琳大一些,招娣、领娣也都懂事,加上二嫂勤快体贴,二嫂娘家也处处照顾他们,姚老二也看开了许多,有儿子我幸,没儿子我命,先把眼前日子顾好了。
    姚志华怕他大哥大嫂脸皮足够厚,万一再让一堆孩子待会儿去他们家拜年,大过年江满又得挤兑他。干脆,先发了一圈压岁钱,连二哥家的一样,一人两毛。
    压岁钱都给完了,不能再去了吧。
    大嫂看见姚志华,刚闹过,脸上多少有点抹不开,强笑着打了招呼,很快就找借口带着几个孩子离开了。
    大嫂一走,二嫂也带着仨女儿走人,姚香香刚去羊城打工没两个月,路太远过年也就没回来,很快就剩下三兄弟闲坐。
    姚志国就期期艾艾地找了个话头,问起村里的“商贸公司”。
    “不太清楚。”姚志华说,“我反正不在家混,我也不关心呀。”
    “老三,你看,你能不能跟你媳妇说说,你看我们家人手多,我琢磨着也想当加工户呢。”
    姚志华对他大哥的小家子气也是无奈,他们家干不干加工户,江满还真不会理会,干不干是他家自己的事,爱干不干,江满那个性子,她才懒得理会呢,她只会当作姚家村其他人一样,照章办事。
    姚志华:“这事你跟老队长说啊,村里张罗办的公司,江满又不是经理,她还不知道再在这边住几天呢,也不打算管啥事。”
    “你就别蒙我了。”姚志国说,“村里谁不知道啊,出口合同是你媳妇跟外国人签的,别人都不作数,村里也越不过她去,公司生意啥的究竟还是她说了算。”顿了顿又伸着脖子问,“老三,你媳妇这回得挣不少钱吧要说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咱自己家不沾光谁沾光啊,你看我也能给她公司管管事,不比她让老队长、姚大军那些人管强多了”
    “你说呢老二”姚志国问老二姚志军,“我听说你媳妇也要干,要说她收人家编的那些果盘啥的,卖给外国人肯定还赚钱,其实也不好赚自家人的钱,收咱们自家亲兄弟的,价格是不是该高一点”
    说完顿了顿,再跟姚老头和姚老太寻求支援,“爹,娘,你们说呢”
    姚老头现在学聪明了,吧嗒吧嗒抽着烟袋也不发表意见。
    其实也不是聪明,形势比人强,自从江满图人家一半工分,当了个大队会计,姚老头就尽量躲着这个儿媳妇了。儿子也不向着他们,阳奉阴违的货,姚老太又不止一次在江满手上吃亏,轻易也不会往江满跟前凑。
    所以掐指一算,江满跟她这一对“公婆”一个村住着,实则基本见不着。
    姚老大叽叽歪歪,姚志华也不着急,也不搭理他,就由着他说了一大堆,找了一圈的盟友,姚志华自顾自烤着火盆,眼皮都没抬一下。
    姚老二慢吞吞说:“大哥,你家要是开店做生意,我去买东西就能不给钱了我也不能占你便宜呀。生意是生意,公司是公司,我听队长叔说了,人家是股份制,村里谁家都可以出钱参股,一百块一股,股东说了算,那又不是她三婶一个人的。”
    姚志华笼着两手烤火,终于抬头笑了一下:“大哥你看,二哥都能明白的道理。再说你不找江满、不找老队长,你跟我说就更没用了,我更不管事,我说话也不好使。”
    “老三,你好好一个大男人,你大学生,那是你媳妇,连个女人的家都不当,你说这话也不嫌窝囊。”姚志国被堵得窝气,数落姚志华道,“不就是你大嫂因为孩子的事情得罪她了吗,妯娌之间一点小事,她现在能耐了,还得罪不起了”
    “你爱咋想咋想,你要想当加工户,你去找老队长报名,你爱干不干,别在这儿冲我有本事,就会跟我窝里横。”姚志华丢下一句话,叫姚志军,“二哥,走不走一起出去遛遛。”
    “老三,你才来多大会儿啊,陪娘多坐一会儿也不肯了。”姚老太骂道,“一个个的,白养了你们了。”
    姚志华:“娘,我倒是想坐呢,这不是大哥嫌我窝囊吗。”
    姚老太一过年都心气儿不顺,整个村子都因为要挣钱了兴奋兮兮的,走哪儿都能听到村民谈论江满,一群农村妇女,夸起人来天上少有、地上全无,财神爷下凡了。
    姚老太听着心里窝火又憋屈,还没半点法子。尤其过年姚香香也没回来,三个儿子都分家了,只剩下老公母俩相看两厌,大过年的,老两口冷冷清清。
    其实姚志华看着也冷清,一年到头的,也不是不想多陪他们坐坐,可他娘那个性子,不用坐一会儿就得找事骂人。
    好不容易今天初一,三个儿子都来了,刚坐一会儿又嘚啵上了。姚老太拉着个脸,气哼哼责备姚志国:“老大你也是,不敢找那女人,你冲老三嚷嚷,你不窝囊,你有出息,你三个儿子的人了,你去那个女人手里讨生活你可真有脸。”
    “娘,我这不就是孩子多,负担太重吗,孩子大了等着花钱呢。”姚老大说。
    “你有点出息。”姚老太骂道,“高产、高升十六七岁的男丁了,你叫他俩学编玉米皮,农村妇女的活儿,将来能有啥出息光说赚钱,谁知道真假,那女人还不知道能干几天呢。”
    姚老太指着大儿子,“短见识的货,你看看你妹,人家现在在羊城打工,一个月一百多块呢,比谁都强。就是老三——”抬手一指姚志华,“老三就算大学毕了业,工作了又能拿多少工资我看咱家现在,就香香最有出息了。”
    姚志华一听,得,我还是先走吧。
    跟他二哥使了个眼色,兄弟俩借口还得去其他几个老长辈家拜年,干脆先走了。
    这厢姚老太还在骂大儿子:“那个糟瘟的女人,瞧见没,老三还护着她呢,你还真有脸去她手里打工干活你等过了年,跟香香写信说一说,叫她有机会把高产、高升也带去南方打工,那才是好路子。”
    姚老大一听,也是啊,两个儿子要是能去大城市打工多好,还更有面子,将来没准把两个妹妹也带出去,这么一盘算,比在村里混强多了,还当什么加工户啊,指不定还得看江满脸色……越想越对,于是村里别人家一个个报名参加,姚老大家也就没参加,没干加工,也没入股。
    其实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没入股。
    有点出乎江满的预料,在她眼里肯定挣钱的事情,好机会。为了便于管理,一百块钱一股,也不算多,一般人家也拿得出来,她本以为村民们应该会积极参加呢。
    然而相对于拿钱入股,村民们更愿意出力气挣钱,不要本钱不用投入,也不担心有半点损失。
    很多村民一听说,我编个玉米皮垫子能挣六毛钱啊,编个高粱秆果盘一块多啊,都特别积极,再一听说,我可以入股,将来分红挣更多钱,就不怎么乐意了,要往里头拿钱啊。
    有的说没钱,一百块钱一股还真有人拿不出来的,有的说万一他们赔了呢,我股钱收不回来怎么办
    许多底层老百姓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我是挣钱的,出力出工可以,净赚的钱最好,有几个愿意往外掏钱呢。不敢投入。
    肖秀玲一个人参股一千五,江满一琢磨,反正她将来还真不指靠这一个小公司赚钱,不影响一家三口花钱的前提下,出了一千块。老队长为了村里的事业,拿出家里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听说又借了两家亲戚的钱,也出了一千块。
    其实这年代,光指望种地的农村人是真穷。
    其他几个村干部好歹相信能挣钱,又在老村长的带动下,不管是借是挪,多则三百五百,少的就一百,也都参股了。
    其他村民就少了,大环境使然,一共参加的就那么几户。肖四婶最有魄力,自家年前刚卖了猪,连同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家底子,出了四百块。听说为了这四百块,四叔四婶还犹豫商量了老长时间呢。
    肖大叔和肖大婶一琢磨,闺女参股一千五,那是闺女的,咱家还个儿子呢,肖余粮虽然当兵去了部队,可也还算姚家村的人啊,咱得给儿子也参加一份。干脆,抖落抖落家底子,加上肖余粮从部队寄回来的津贴,陆安平大约背地里再贴补点儿,凑个整,也参加了五百。
    这里要说姚二嫂家,二嫂家里是穷,真穷,三个孩子都不大,买油买盐的钱有时候都不够,可她幸运有个好娘家,娘家几个兄弟听说这事,合力给她出了两百。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