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节

    一天之间,边境守将往京城送了七封,全是八百里加急的急信,一封比一封潦草,情况也越来越严峻。
    短短一天,边境就损失数万兵马,数十万大军和上万战马三个月的粮草,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边境将领精心设计的防御与进攻阵式,也被敌军提前知晓。
    最可怕的是,边境有人叛乱,与敌军里应外合,东林一天之间连失三城不说,北林、西凤和南凉的联军还不肯罢休,继续北上,看那架势似要攻破东林,让东林灭国。
    消息传到京城,不仅是皇上,就是文武百官也急得不行,不需要皇上宣诏,看到八百里加急信件进宫的官员,都主动进宫了。
    皇上也不瞒着他们,直接将边境的军情,摔在百官面前:“查!给朕查,到底是谁给北林、西凤和南凉送的消息?”
    “陈尚书,给朕算一算,我们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以最快的速度筹集一批军粮,运往前行。”
    “萧尚书,看一看我们还有多少兵马可以用?从哪里调军速度最快?立刻给朕一个明确的数据。”
    “王相,拟个人选给朕,看谁去前线最合适。”
    “袁相……”
    皇上一连下了数个命令,六部尚书与左右丞相皆是一脸严峻,不复平日的轻松,也不像平日那样,凡是皇上的命令,都要反驳一二。
    他们半点不打折扣的执行皇上的命令,六部在他们的协调下,高速运转,很快就出了结果,但结果却十分不乐观。
    东林国库还算富裕,往年粮草还能有盈余,但这几年收成不好,再加上荣兰今年没有进贡粮草,他们的粮草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皇上,以我们现有的粮草,支撑大军半个月不成问题。”半个月后,他们就得想办法调集粮草了。
    “先运过去。”皇上只想先解决燃眉之急,至于后续的事?
    文武百官这么多人,还解决不了粮草的问题。
    国库没有,四大世家还有,四大世家没有,那些粮商还好,实在不行,就像商人征集粮草。
    “皇上,我们现在无兵可用。能用的兵马都在前线,余下的都驻守在边境,北林、西凤和南凉早在之前,就往各边境调派了兵马,边境的兵马不能动。”东林的兵马是四国之最,但再怎么之最,也没有北林三国加起来的兵马多。
    三国同时发难,东林的兵马就不够看了,更不用提东林内部还有奸细。
    无兵可调,无兵可派,他们便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行。
    “边境的兵马不动,皇城的兵马有多少可以动?”皇上再不精通政务,当皇帝这么多年也清楚,边境的兵马不能乱动。
    动了,那三国定会开战,届时东林就真正是四面楚哥,四面战乱了。
    “三万应家军,十万禁军。皇上,禁军不能动。”袁相站出来,回道。
    王相适时站出来,推举应颐带援兵前往前线,但是皇上没有应,只叫众人再议。
    王相一看就知皇上不舍得派应颐去,也不放心让应颐离京,要知道应颐现在可管着十万禁军,管着京城的安危,管着皇上的安危。
    这个当口把应颐调走了,皇上想必会不安吧?
    王相也不觉得有什么,当即又提了一个老将,那名老将敢打敢闯,勇猛无比,惯常以少胜多,每每都能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是那种越是有压力,越是处境危险,越是能打出奇招的人,这种情况最适合他去前线。
    皇上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当即,整个朝廷高速运转,不到两天的时间,户部便把粮草筹集好了,兵部也东抠西抠的,抠出了五万兵马。
    有了这五万兵马,前线的危机暂时能解除了。
    那老将带着五万兵马出城那日,皇上长长地松了口气。但也只是松了那么一口气,一转头皇上就命刑部查叛乱一事,并重点交待他们,查康王与南凉太子勾结一事。
    谁也不是蠢蛋,南凉太子在东林秘密建立的势力,前脚曝光,后脚就有人背叛东林,与他国勾结,此事与南凉无关,与谁有关?
    南凉太子这是知道,他埋在东林的大部势力都要废了,在废掉之前,他物尽其用了,借此狠狠的坑东林一笔。
    原本,皇上碍于此事与宗室有关,又考虑到谢五爷十有八九,是当年那个孩子,皇上想要低调处理此事,不想……
    南凉太子根本不给他机会,这迎头一击打得皇上措手不及,也让皇上气恼不已。
    国难当头,皇上也顾不得宗室的面子,更顾不得保全谢五。
    当然,只要谢五是他儿子,他怎么也能保住谢五,大不了就让谢五换个身份,以他失散的儿子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回来就成了。
    皇上把一切都想好了,却低估了南凉的太子狠,也低估了南凉太子在东林的势力。
    皇上的命令刚下达,刑部还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东林各地就传来噩耗……
    “皇上,不好了,江淮的粮仓被烧了,数百万石粮食化为灰烬。”
    “皇上,两广的粮仓也被烧了。”
    “皇上,闽粤的粮仓被烧了。”
    ……
    继前线大军的粮草被烧后,又有数十座粮仓被烧,全都是存粮最丰的粮仓出事了。
    这些粮仓被烧,别说大军战时的供给,就是将士们正常的粮食供给也不够了。
    东林,正式进入缺粮时代。
    皇上气得吐血,此时他才明白南凉太子一事,带来的危害有多大,而他放走南凉太子的行为,又有多么愚蠢……
    第456章 黑手,北王太腹黑
    东林正式进入缺粮状态,也正式进入备战状态,皇上与满朝大臣每天都处在高度紧绷中,生怕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
    京中的百姓还好,他们只知道急报一封接一封来,许是出事了,但具体出了什么事,却没有人知道,因为……
    皇上与一众臣子联手,将消息瞒了下来,没有外传,以免引起百姓的恐慌。
    但,消息能瞒下来,发生的事却不能不处理。
    南凉太子在东林秘密建下来的势力有多大,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查清楚,而各地方的坏消息,还在不断往京城传……
    皇上初时还有耐心,给了刑部三天的时间,结果刑部尚书除了查到几户明显,已经暴露出来的人家,什么人家也没有查到。
    皇上怒极,当场就革了刑部尚书的职,并把此事交给袁相袁家主来查。
    刑部尚书背景不够强,根本不敢往深里查,但袁家主不怕。
    对刑部尚书来说,查与南凉勾结的案子,是一个烫手山芋,很有可能他刚查到什么,就被人灭口了,但对袁家主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排除异已的机会。
    东林朝野对南凉太子充满仇视,只要他认定某个人可能与南凉太子勾结,不需要证据,皇上就会要他的命。
    王家、萧家和谢家的本家动不了,但旁枝还不能动吗?
    让那三家伤了元气,他们袁家自然就能往上一步。
    要不是北王从不与朝臣来往,在朝中没有什么力量,他都想趁机把北王的势力给剪除了。
    他可没有忘记,他与北王之间的恩怨。就冲着他杀了北王府那么多老兵,北王也不会放过他,不想被北王灭了,就必须先下手为强。
    “可惜,可惜了……”袁家主接下这个任务,就在心里列了一个名单,准备对那些人下手,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个与北王相关的人,袁家主一脸遗憾。
    不过,没鱼虾也好,等他把王、谢、萧家全部踩下去,待到他袁家一家独大,便是北王也奈何不了他半分。
    袁家主想得很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他还没有动手,就摔断了腿!
    腿骨折断,又因丹医救治不够及时,以至于伤上加伤,没有半年根本好不了。
    正值查案时刻摔断了腿,要说这是巧合,谁都不信。
    皇上在愤怒之际又不免心悸……
    南凉太子这是多大的势力,才能让他东林的丞相,在东林摔断腿?
    必须!立刻!马上!将南凉太子在东林的势力剪除,不然他这个皇帝也寝食难安。
    袁家主查不了此事,皇上指派了另一个人,可无一幸免,不管哪位大臣,刚应下差事就出事了,根本没办法查。
    断胳膊断腿,伤眼睛伤手,伤得都不轻,至少没有办法办公,没有办法查案。
    且,个个都是意外,没有一桩是人为。至少,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人为的。
    一个人倒霉,他们还能认为是巧合,可两个、三个、五个呢?
    凡是接手查南凉奸细案的官员,都出事了,这真是巧合?
    没有一个人相信!
    众大臣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排除异己的好机会。可现,没有一个人敢接下这个差事,人人避之不急,生怕皇上把这差事交给他们。
    一个个大臣出事,却什么问题也查不出来,皇上比朝中的大臣更着急,可着急又能怎么办?
    南凉太子安在东林的奸细有哪些,那些大臣为何会出事,不仅仅是朝中大臣查不出什么来,就是他的暗探也查不出什么来。
    南凉太子比他想象中的能干,也比他想象中的有手段,在东林居然能阻止他这个皇帝查案,简直是……可恶!
    皇上又气又怒又慌,他将所有合适,查这个案子的人,都在心里过了一遍,却发现没有一个人适合。
    不对,有一个,但那个人……
    皇上的真的不想用!
    ……
    宫里,皇上在为这桩案子发愁。君子阁密室里,北王与江河,也在谈论这桩案子。
    和皇上的忧伤不同,江河见到北王出现,极力压抑心中的兴奋与激动,努力用平静的声音道:“王爷,事情都办好了,朝中上下无一人敢接此案。”
    十年了,王爷终于肯出手了,天知道……他们这些人都快放弃了。
    “嗯,把尾巴收干净,本王不希望……查到你们,明白吗?”北王坐在石椅上,双手放在两旁的扶手上,明明只是随意一放,却透出几分君临天下的霸气。
    这就是北王,一举一动无不显露出不凡!
    江河看得心头火热,双眼散发着璀璨的光芒:“王爷放心,咱们这些人……干得就是见不得光的事,绝不会叫人发现。”
    暗算那些大臣的黑锅,南凉太子背定了,旁人绝对想不到,是他们出手的手。
    “嗯。”北王应了一下,默了片刻,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一般,开口道:“应池带人去了蜀地,你让人照应一二,他要什么都给他办成,别叫他知道,明白吗? ”
    北王说得云淡风轻,好似突然想到这么一桩事,随意一听,但是……
    江河却不敢随意一听。
    应池是帮楚九歌办事,凡是涉及楚九歌的事,他都不敢随意。
    他太清楚,楚九歌对他们王爷的影响。
    先前十年,他们也说服不了王爷去争,楚九歌一出现,不需要任何人劝,王爷就决定去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