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节

    蒋慕渊从段家宅子出来,从惊雨手中接过了马缰。
    想到成国公那番欲言又止,蒋慕渊有些想笑,又有些无奈。
    成国公原本是个直脾气,领兵打仗的,任何口令都清清楚楚,断不会故意绕弯子,之前受伤解甲,亦是不习惯官场的那一套,干脆过闲散日子。
    现今重入朝堂,短短时日里,说话也吞吞吐吐了,可见受了不少“磨难”。
    放眼江南这座城,成国公现在要爵位有爵位、要军功有军功,孙祈他们兄弟都未必敢对成国公甩脸色,何况其他大小官员,能让国公爷变得如此谨慎又迂回的,只有圣上。
    恐怕是叫圣上给气得不轻,又无可奈何。
    江南官员们向三公求援的信笺陆陆续续送抵京城。
    三位老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脑门子的官司,头大得不行。
    西凉军是败了不假,但朝堂政务都还没有理顺,他们与圣上居两地,本就影响政事,只盼着圣上能快些回京,结果,却是不想回来?
    冯太傅的病才刚好些,叫这事儿一闷着,又险些喘不上来。
    “这是什么意思?”冯太傅的手抖个不行,“这是等着我们三个老家伙去江南请御驾回京吗?”
    只怕三个都得累死在路上!
    傅太师忙道:“你歇着、先歇着,别着急说话。”
    曹太保摸着胡子,道:“圣上到底是怎么想的?不是说小公爷往行宫去了吗?宁国公府会不会有什么消息?”
    傅太师亦是这么个想法,向蒋仕煜打听了两句。
    等蒋慕渊的讯息送到了京中,蒋仕煜把“迁都”的想法转述给傅太师等人。
    别说冯太傅了,连曹太保都险些一口气上不来。
    “国公爷确定?”曹太保道,“圣上真的想要迁都?”
    很快,他们就确定这是千真万确的了。
    圣上写了手谕入京,与三公慎重探讨迁都之事,另有一封给皇太后的,傅太师估摸着大抵也就是为了这一桩。
    傅太师整理了仪容,与蒋仕煜一块入慈心宫面见皇太后。
    皇太后近日心情不错,照乌太医的诊断,身体康健许多,亲手抱了抱孙曦,又逗了会儿祐哥儿,正是欢欣时候。
    傅太师先夸了祐哥儿,又夸曦姐儿,溢美之词不少。
    皇太后抚掌笑了会儿,道:“有事儿就直接说吧。”
    硬着头皮,傅太师把手谕与信笺递给了小曾公公。
    皇太后一封一封看,脸上笑容一点点淡下去,嘴唇抿起,神色凝重。
    她就这么看着信笺,良久没有说话。
    生气吗?她的心中并没有怒火,她比表面看起来的还更平静。
    她只是失望。
    皇太后本以为,圣上坚持南下时,她对这个儿子的失望已经到了顶点,可此时才知,失望是没有尽头的。
    迁都……
    他怎么能想出来迁都!
    “这就是圣上一直不肯回京的原因?”皇太后问道。
    傅太师颔首:“应当是这样。”
    皇太后又问:“阿渊是在江南吧?他也没有劝住?”
    傅太师看向蒋仕煜,蒋仕煜答道:“听说是劝了几次,没有劝住。”
    “哀家也劝劝吧。”皇太后交代小曾公公准备了纸笔,就铺在罗汉床上摆着的几子上,提笔落字。
    皇太后写得很慢,手肘悬着,落了又抬起,斟酌再斟酌。
    想劝的话其实有很多,可真要写下去,又觉得无趣极了。
    圣上听不进去的。
    她厉声喝骂也好,好言相劝也罢,都无法改变圣上的心意。
    眼下这封信,竟然有些“尽人事、听天命”的味道,这可真是讽刺至极。
    搁下笔,皇太后再不看一眼,也不管它上头因踌躇而留下了不少墨点,就这么让小曾公公吹干了后装入信封,盖上火漆。
    “就是一封家书,”皇太后与傅太师道,“众卿不用管哀家,递折子恭请圣上回京。”
    事情必须这么办,至于听不听、应不应,是另一回事。
    傅太师恭谨应下。
    第1082章 朕病了
    圣上想要探讨迁都之事,三公也不能闭口不提。
    正如皇太后交代的那般,不管圣上听不听,他们事情就得这么办。
    折子上一二三四无数条往下列,细数迁都的弊端,总之一句话,不可行。
    再者,大篇幅的陈述京中状况,请圣上回京来。
    一日早中晚三份,雷打不动往江南送。
    圣上看着一本本换汤不换药的折子,全搁到了一旁,不再多看一眼。
    孙祈站在一旁,看在眼中,垂着头不吭声。
    圣上抬起眼皮子看他,淡淡道:“祈儿也是来劝朕回去的?”
    孙祈硬着头皮应了一声。
    孙睿败了,孙宣老实了,孙祈内心里以继承者身份自居,自然认为劝诫父皇是他应当做的事情。
    彼时军情紧急,没有劝住圣上留京,这也就罢了,今时今日,京城不再有战火,他们为何不回去?
    皇太后给圣上的那一份家书,孙祈悄悄看过。
    上头没有用词激烈之处,但那些墨点和涂改,足以看出皇祖母在落笔之时有多难过和痛苦。
    皇祖母克制,亦从克制的背后,透出了满满的失望和无力。
    孙祈不知道他父皇看到这么一封信是个什么想法,反正他自己挺难过的。
    异位而处,他是那个弃京南下的君王,刘婕妤是留在京中的皇太后,最终他得了母亲如此内容的亲笔书,他能憋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恨不能飞回去。
    也不对,真换作是他,他根本不会扔下刘婕妤就往南跑!
    既是为了皇太后的爱子之心,又是为了朝臣百姓,孙祈本就主张回京,眼下更是收不住,跪地请求圣上。
    参照先前的军报,以及现在三公折子上的说法,京城在庞登的围困中的确受了些损失,但西凉军并没有入城巷战,除了几处失火,城内损毁并不多。
    塌了的城墙和破洞的雍安门都已经连日修缮,重现之前面貌。
    而京城百姓在留京官员的安抚之下,民心稳定,上上下下为了京师繁荣,正齐心协力。
    京城毫无危险,做什么不能回去?
    圣上听得极其不耐烦,孙祈讲的这些大道理,三公跟晨昏定省似的送来的折子上,全讲透了,他哪里还有兴趣再听。
    再说了,他不愿意回去,是京城稳定不稳定、安全不安全的事儿吗?
    是他、天下君王,睡觉能不能睡踏实的事儿!
    回京城去夜夜难眠,和在江南行宫睡得安稳又舒服,他当然是选后者。
    圣上不想跟孙祈多做解释,干脆打发了他。
    偏孙祈耿直起来,和随御驾南下的高官近臣一块,天天都要来念两回。
    几日之后,孙祈后知后觉地品出些味道来,他觉得父皇对他意见很大。
    他思前想后,只好给蒋慕渊带口信,让蒋慕渊从东异回来之后见面一叙。
    蒋慕渊这些天一直在外头奔走。
    别看庞登败了,朝廷再无大战压在头上,但各地躁动的民心已经现了端倪。
    就如前世一般,只缺最后一根稻草,就危机四起了。
    西凉军入关、圣上难逃,就是那根稻草,京畿随之陷入乱局,山贼祸乱,若非半月之内解了京城之围,蒋仕煜又腾出手来招安、剿灭叛贼,这股乱风就要从京畿往四处吹开了。
    现在虽然是抑制住了,但也只是暂且,圣上迟迟不愿意回京,这根弦眼瞅着会断。
    近些天,先露出些不稳状况的是东异。
    本就是打下来的异族土地,战事之后,有人顺了,自然也有不顺的。
    圣上远在京城时,他们够不着,可圣上来了江南,兴许就有机会了……
    蒋慕渊收了些消息,趁着还未掀起风浪,与驻军一块压下去了,这才回来。
    他先见过了圣上,言语提及回京,圣上避而不谈,蒋慕渊见状,也就先闭了嘴,退了出来。
    孙祈在行宫等蒋慕渊。
    他和孙淼、孙睿,在京中有自己的府邸,来了江南,一时之间也建不起皇子宅院,也就都住在行宫之中。
    孙祈叹道:“我劝不动父皇,还因为劝多了,惹了父皇不高兴……阿渊知道父皇为何坚持不肯回京、甚至想要迁都吗?”
    蒋慕渊抿了口茶,直言道:“据我猜测,与圣上的身体有关。圣上在京城时许久没有睡好过了,殿下知道吧?”
    孙祈点头。
    圣上的睡眠问题太久了,瞒也瞒不住他们。
    “阿渊是说,父皇来了江南,睡踏实了,就不肯……”孙祈喃喃,也不知是该信还是该疑,“父皇就为了这个缘由……”
    “这是我猜的,”蒋慕渊放下茶盏,“等明日面圣,我再探一探。”
    孙祈道了声“辛苦”。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