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节

    洛神反应了过来,心中的惊诧,简直难以言表。
    她实在没有想到,请人通过邵奉之去了解邵玉娘的平生经历,竟会引出如此一个平日她根本没有多加留意的大人物。
    新安王萧道承!
    绿娘信中说,事情未必做准,也有可能是邵奉之在阿桃面前吹嘘。但因事关重大,阿桃不敢耽误,趁邵奉之睡去,当时就打发老苍头连夜送信,她便也连夜转信,以供洛神自己定夺。
    倘若邵奉之的话是真的,事态实在是超出了洛神原本的想象。
    她又看了一遍,压下加快的心跳,持着信,立刻去往父母居所。
    ……
    深夜,高峤依然迟迟难眠。
    他心事重重,听着身畔的妻子,终于发出了沉睡的均匀的轻微呼吸之声,悄悄起身,出房来到书房,点亮烛火,坐于案后,再次取出一封信,展开,又读了一遍。
    这信来自李穆。便是前次营救陆柬之成功之后他发来的。当时一起来了两封。一封写给自己的女儿,这封,写给自己。
    李穆在信里,向他讲了长安的状况和陇西的局势,表述了他接下来意欲平定陇西的计划。
    这些都在高峤的意料之中。
    叫高峤感到意外的,是他在信末附上的一段话。
    李穆说,出兵之前,那日三人议事过后,新安王曾又与他私下谈了一番话,言明利害。言谈间,多有劝自己明哲自保之意。新安王想必也是出于一番好意。但自己愚钝,又身为外臣,对士族皇室间的利害纷争,向来不大关心,亦不可理解。此次写信,忽然想起这桩旧事,依然不解,遂随笔添上,盼日后若有机会,能得高峤指点,以示迷津。
    信末的这段话,看似仿佛真的只是他随笔添注,在向高峤求教。
    但以高峤对他的了解,怎可能相信?
    看到的第一眼,便知李穆言下之意。
    他分明是在委婉提醒自己,新安王阳奉阴违,有意借此机会削弱世家,从中渔利。
    世家倘若彻底落没了,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高峤心知肚明。
    对于高峤来说,即便知道新安王乃至他身后的帝后真有这样的意图,他也不会感到惊讶。
    朝廷为官几十年,他见过太多如此的阴谋和算计了。
    倘若这是真的,他唯一的感觉,便是绝望,彻底的绝望。
    他知道李穆不会凭空捏造。但他真的不愿相信,萧道承和年轻的帝后,也与他们之前的萧室一样,将皇室和世家的权利之争,放在了家国之上。
    新登基的帝后和他们随后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曾让高峤原本已经起了退念的疲惫的心,再次慢慢复苏,甚至起了希望,再次生出了一种南朝或许能够就此中兴的幻想和期待。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希望和期待,哪怕再累,他也是甘之如饴。
    但是,就是李穆信中这段看似轻飘飘的话,在高峤的心里,扎入了一根刺。
    他表面上若无其事,但那天之后,面对着萧道承和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帝后,心里,总是不自觉地生出一种淡淡的绝望之感。
    他希望这只是李穆多心,希望那日萧道承和他私下的一番谈话,只是出于萧对局势误判而导致的一种悲观坚持罢了。
    毕竟,当时当着自己的面,他也曾反对过出兵。
    但心底,那种隐隐的不详之感,却始终挥之不去。尤其最近这事,如此巧合,恰好又和萧道承有关。
    高峤视线落在信上,眉头紧锁,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几下轻悄的叩门之声,接着,门被推开了。
    高峤抬头,见女儿竟站在门口,不禁惊讶,将信收起,问道:“如此晚了,你怎还没睡?”
    洛神入内,望着父亲,说道:“阿耶,女儿前些日瞒着你,做了件要被你责备的事。但女儿打听了到一个消息。事关重大,女儿自己不敢妄下论断,请阿耶定夺。”
    她将那封信呈了上去。
    第114章 第 114 章
    父亲很快便走了。
    洛神望着他匆匆而去的凝重背影, 眼前却还浮现着片刻之前,他刚看完这信时的眼神。
    当时他脸色发青, 视线僵在了手中那张纸上。
    他盯着信的眼神,与其说是震惊,倒不如说是失望,极度的失望。
    洛神甚至有一种感觉, 父亲眼底里的某种光芒,就在那一瞬间,熄灭了。
    这薄薄的一张纸和上头的那些字, 正如她的所愿,证实了她原先的猜疑。这一刻,她原本应当感到轻松。
    但是她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之感。
    因为父亲的这反应, 她的心里,甚至感到难过。
    那些披着或伪善无辜,或道貌岸然面孔的魑魅魍魉,在太阳之下纵情狂欢, 翩翩起舞。而真正肯为这个风雨飘摇的朝廷和国家做些事情的人, 不但负重前行,步履维艰, 还要时刻提防着隐藏在黑暗里的不知何时便要杀出的伪装和欺骗。
    建康这座皇城里, 布满了层出不穷的阴谋,充斥了防不胜防的背叛。
    耳畔忽然仿佛响起了这一句话。
    她想起来了。
    这是那一夜, 她的郎君李穆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之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