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尤其是祝英台,啃着那烤的外焦里脆的胡饼,竟找到了几分烧烤摊里烤干馒头的感觉,只可惜没有孜然和胡椒粉,胡饼也太硬了点,吃的噎人,否则一定更好。
    托梁山伯的福,几人吃饱喝足,可惜没有容器,不能烧水,只能喝点溪水解渴。
    祝英台原本想说生水也不干净,后来一想溪水是流动的水,也许会好点,而且总不能一点水都不喝,只能任由他们以溪水解渴。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会儿,梁山伯看了看日头,起了身。
    “我们要在天黑之前找到落脚的地方,荒郊野外有狼和其他猛兽,最好不要露宿。”
    他说,“我问了之前打劫之人,他们说走一段路就有一座寺庙,我们去看看,也许那些僧人会暂时让我们歇脚。”
    山野间有不少苦修僧人的野寺,这些僧人自给自足,和外面那些香火鼎盛的寺庙并不一样,不过也因为如此,这些寺庙很少接待外面的香客,只顾修行。
    梁山伯其实也只是想碰碰运气罢了。
    就算那寺庙不让外人挂单,至少有个屋檐,在屋檐下窝一夜,也比荒郊野外要好。
    按照之前那些人的指引,他们终于在太阳下山前找到了那处野寺,这寺庙确实不大,但也不是在什么荒僻之处,离官道也不远,只不过山门紧闭,连个匾额都没有,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名字。
    马文才定了定神,上前去敲了寺门,没过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小沙弥的脑袋从门中伸了出来,好奇地对外张望。
    见是一群衣着古怪风尘仆仆的少年,小沙弥抓了抓脸,奇怪地问:“诸位施主何事敲门?”
    马文才知道他们这半儒衫半麻袍的打扮不像是什么正经人,可是也没办法,他们被船工救上船时衣服都湿透了,只能暂时借了船工的衣服穿着,最后到下了船,也只有一半衣服烘干了,鞋子更是不能看,说句不好听的,丝履还好,皮履都是靠体温烘干的。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像是歹人,他挤出最诚恳的笑脸,解释着:
    “我们是出门游学的士子,行船时半路翻了船,好不容易上了岸,行李和辎重都丢了,同姓之人也走散了,只能沿路寻找家人同伴。如今天色已晚,找不到可以安身的地方,只好腆着脸来借个宿。”
    那小沙弥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那个,大概不好自己做主,把门又掩上了,只听得门内小沙弥略带紧张的喊叫声。
    “师兄,主持!有施主求宿!”
    马文才听这小沙弥去喊人了才松了口气,望了梁山伯等人一眼,安静的束手而立,等着人开门。
    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门又一次开了,里面出来个年纪很大的僧人。
    南梁僧人的僧衣都是黑色的,这位主持也不例外,寺门里出来的僧人无论是沙弥也好,和尚也罢,衣服都已经洗到发白,倒让马文才等人有点疑惑。
    今上是个尊佛的,天下佛寺的僧人无论是沙弥还是主持,每年都有布施僧衣僧鞋等物,僧人只要有牒的,还可以去官府领米领田,怎么会洗到衣服都发了白?
    那老和尚大概已经有七八十岁了,眼神慈祥,身体却大概不太好,走起路来颤巍巍的。
    他用那双温和的眼神看了看面前几个孩子一眼,尤其在马文才额间的红痣上多看了几眼,大概见他们有些紧张,微微笑了:
    “诸位施主寻到这里便是有缘,你们一路行来应该也疲累了,请入寺歇息吧……”
    梁山伯来之前曾问过那些劫匪,他们说这寺庙香火并不鼎盛,显然不靠香客过活,所以众人都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却没想到如此容易,于是一个个都有些错愕。
    倒是那老和尚后面的沙弥性子活泼,见所有人都愣着倒笑了起来:“你们怎么还站着啊,进来呗!”
    诸人这才如梦初醒般进了寺中。
    这寺庙不大,但大殿和客堂都有,殿中佛像只是泥塑木雕,并未塑金身,台前供着鲜花和鲜果,地面和四周都打扫的很干净。
    鼻端嗅着佛香的香气,眼前是佛寺里修建的幽雅整齐的树木,这一群少年之前又是逃命又是离散而惊惧的内心,竟不知如何一点点沉静了下来,似乎是得了某种心灵上的安抚。
    梁山伯几人都不信佛,马文才因为“重生”的原因更是不进寺庙道观,这次来也是万般无奈,但既然进了人家的寺庙,被人收容,自然还是要进殿点上一炷香,感谢寺庙和“佛祖”的庇护。
    老和尚后来便没有出面,小沙弥说等会儿要做晚课,将他们引到了后院一处禅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简陋,人最多时也就五个人,也很少留客,这间大禅房给你们住吧。”
    这屋子说是禅房,其实就是间空屋,干净倒还干净,就是地上只有几个蒲团,连个可以御寒的铺盖都没有。
    但马文才涵养好,脸上一点不满的神色都没有,反倒真诚的感谢,倒让那小沙弥更不好意思。
    没过一会儿,那小沙弥又来了,小小的人儿抱着几床被子和毯子,一进来就放在地上。
    “这是我出门化缘的师兄的,别弄脏了!”
    祝英台实在喜欢这个七八岁大的小沙弥,把他拉过来揉搓了一把,笑嘻嘻地谢了他,又让他闹了个大红脸。
    马文才咳嗽了一声,让祝英台停止了胡闹,再次谢过。
    小沙弥大概很少见这么多人,见大家都看着他,又羞红了脸,闷着头跑了,引得祝英台撒下一片笑声。
    这一路沉闷的气氛,到现在才算轻松了一点。
    他们又累又困,这禅房里什么都没,连盏油灯都没有,好在禅房外院子里还有木桶和口水井,梁山伯四下寻找找了个木盆,一群人草草在水井边擦洗了一下,便回了屋子休息。
    就在他们睡下后不久,这野寺的寺门又一次被人敲开了。
    刚刚做完晚课的老僧人和他的徒弟去开了门,见门外是一群持着火把和灯笼的官差,不由得眉头紧蹙。
    “这位大和尚……”
    为首的官差还算客气,往里看了一眼,按章办事:“我们是南衮州都护军的人,现在在捉拿水贼,那些水贼可能乔装打扮上了岸,大约是几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请问这位大和尚,这些人可有经过这里,或者……”
    他又多看了几眼。
    “在你这里借宿?”
    “我这野寺一向不接待香客。”
    主持表情严肃但语气温和地回答:“所以没看过这位使君说的水贼。”
    “当真没有?”
    那官差背后一个差吏叫了起来,“这附近可只有你这能歇脚的地方!那些水贼可不敢进驿站!我看还是让我们搜搜比较好!”
    听到这两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主持身后的青年僧人笑了,软中带刺地说:
    “陛下有旨,天下佛寺无故不得擅闯,擅闯者以‘庶冲士’论,你们是要我们去告官吗?”
    “你!”
    那差吏大概是横行无忌惯了,见这僧人顶他,正准备给他个教训,却被为首的官差一下子拉住。
    “算了,我相信几位大和尚也不会撒谎,出家人不打诳语。”
    他不想跟和尚扯上关系,但凡能几十年立寺而不被夺了主持的寺庙,背后总有那么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
    一群官差显然也知道“宁惹官门不惹寺门”的道理,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例行丢下“遇见要报官”这样的话走了。
    等那些抓人的官差走了后,那位青年僧人关上寺门,这才露出犹豫的表情。
    “主持,这样真的好吗?万一他们真的是什么水贼……”
    “明明还是一群孩子,而且几个孩子都目光清澈,眼神坚定,哪里是做贼心虚之人。”
    老和尚呵呵笑着,打消了徒儿的顾虑。
    “可是他们也没说清自己的来历……”
    青年僧人还是担心。
    “本尘。”
    “徒儿在。”
    “对明显身处困难而向你求助之人,不可问他们的姓名。”
    老和尚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睿智的光芒,教导着自己的徒儿。
    “不便把自己的姓名来历告诉给别人的人,也往往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佛祖的方便之门,不该向这样的人关着。”
    “道理我明白。”
    青年僧人叹气,“可也许是徒儿觉悟不够,师父老是收留这样的人,如果真的有歹人,就我们师徒几人,也许会发生什么意外。这世道……这世道……哎……”
    “佛祖会保护我们。”
    老和尚念了句佛号,笑着拍了拍徒弟的手臂。
    “官员有官员的勇敢,将军有将军的勇敢,僧人也有僧人的勇敢……”
    他在本尘静静低头接受教诲的表情中,笑呵呵地又加上了一句。
    “我们的勇敢,是包容。”
    ***
    禅房里,似乎听到了什么而站起身的大黑拱了拱傅歧。
    傅歧被大黑拱着,揉了揉眼睛莫名其妙地翻了个身,拍了一把大黑的脊背。
    “天才黑,你就折腾了?”
    马文才也被惊醒,强打起精神看了一眼,发现什么事都没有,翻了身想继续睡,却睡不着了。
    屋子里,梁山伯和祝英台均匀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疾风守在屋子的一角和衣而睡,大概是累得很了,这么大的动静,值夜的他居然没有醒来。
    傅歧显然也睡不着了,一下一下摸着身终于伏倒而睡的大黑。
    “马文才,你说我们才一天就熬不下去了,那些流民是怎么熬过这几个月的呢?”
    黑暗中,只听得他幽幽的声音在禅房里响起。
    作者有话要说:
    马文才没有回答,只掖了掖被子。
    “我从来不知道饿肚子是这么难受的,我之前还骂方天佑家的佃户忘恩负义,可我想想,我要一直这么饿,突然知道别人家有一袋米,估计也会去抢……”
    傅歧有些烦恼,又有些羞愧的声音轻轻响着。
    “马文才,你说我这么想,是不是白读了这么多书,愧对先祖?”
    马文才能怎么回答呢?
    他难道能回答,如果自己到了那一步,也许做的更加难看吗?
    所以,他只能翻了个身……
    “夜深了,别胡思乱想,睡吧。”
    第132章 雪中送炭
    这寺院的禅房十分简陋,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僧人苦修的原因,连个软和点的被子和枕头都没有。
    当所有人睁开眼醒来时,听着屋外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看着空空荡荡的屋子,竟有些不知身在何处之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