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明天就能睡炕了,嗯…她家还缺铺炕席。
    炕席是用高粱秸秆或是芦苇秸秆的篾条编的,铺在炕上干净还好看。
    叶冰娘喜欢芦苇的,因为更平滑些。
    她老公别看干活不成,除了脸俊手也巧,看过几遍别人编筐,他就会了,不知道会不会编炕席。
    炕席显然不是一两天能做好的,所以他们在炕干了后只能睡在稻草上,铺上被子,也不觉得硌了。
    这头叔祖爷爷回来了,给了叶冰一百四十块钱。
    叶冰很上道的拿出五十准备交场地费。
    叔祖爷爷摆摆手,“你们听我说,这头鹿净重八十二斤,我给算了八十斤,二块钱一斤卖的,得了一百六十块钱,我收了二十,以后咱村里也是这规矩,每次在村里猎场打猎,不管打到啥,最多收二十块封顶。”
    叶冰心下感动,可这事会不会让叔祖爷爷难做,“叔祖爷爷,要不从下次在这么算,这次我们家该给多少是多少。”
    最后叔祖爷爷拍桌子发了火,叶冰被姑奶奶拉走了,这事才算完。
    当天下午,叶冰将钱交给了爹娘。
    以前最多十几块,这次一下子一百多,以前两人都没攒过这么多钱。
    叶冰娘一兴奋把煤油灯点上了,打开她的嫁妆箱子,掏出个小木盒子,再打开是一个布卷。
    叶冰娘豪气的将布卷打开,“咱数数家底多少了。”
    布卷里面额最大的是十块的,也有五块的、两块一块的,还有五毛、两毛、一毛、五分、二分、一分的。
    各色各样的纸币,厚厚一沓子。
    不过可以看出所有人比较精心,每样纸币都被摆放在一起,连个卷边都没有。
    叶小哥哥伸手挨个钱摸了一遍,叶冰都能感受他的高兴。
    叶冰娘将十块、五块的都交给老公,剩下的自己来数。
    看到儿子眼巴巴的,她就把一分钱的土黄钱币给了儿子,“你会数数么,啥都眼热,闺女数不数?”
    叶冰摇摇头,她好像还是文盲呢,这里的文字和宁朝是比较相像的,所以一些字她都是连蒙带猜的,但也能看懂些。
    可是这没过明路啊,更没人教她数数,所以她只能“不会”。
    那边叶小哥哥学着爹娘的样子往手指头上吐了口吐沫,开数,“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叶冰差点喷了,原来就会数一二三啊。
    家里还是叶爹数学最好,最后加在一起有了二百二十六块八毛三分。
    这是他们全家的存款,外边已经没有外账了,欠林大舅的叶冰已经用平时打猎的收入还了。
    叶冰娘将钱又细心的裹上,嘱咐儿子,“大儿子,咱家的钱数谁问你也别说,就说不知道,回头让你爹给你买糖块吃。要是别人知道咱家有钱就该借了,借没了,你就买不了糖了。”
    叶小哥哥闻言赶紧点头保证,“我谁也不告诉。”
    至于大闺女,叶爹娘都不担心,这孩子是个心里有数的。
    等两个孩子都睡着了,叶爹娘激动的躲在被窝里恩爱了一回,然后又聊起了这钱。
    “老公,照这么攒下去,明年咱家的青砖瓦房就有了。”算算青砖瓦片的价格,盖个东西屋的,怎么也得三四百块钱吧。
    以前这么多钱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手里已经有二百多了。
    “不着急,咱把木屋好好收拾收拾,多住两年再说。”叶爹有自己的考量。
    如果是之前设想的土坯房,明年盖完全没问题,可是青砖瓦房太显眼了,这不是明白告诉别人他家有来钱道么。
    他可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
    叶冰娘一想也明白了,“那等围墙弄好了,咱们把房顶加厚些,到不然冬天雪大可能会压塌房顶的。”
    “都弄,房顶要弄,墙也围一层,不好看就不好看,暖和就成。”他们只要得了实惠就好。
    之后两人又商量买小猪、小鸡的事。
    猪窝、鸡圈都有了,可不得养起来了。
    实际现在养猪有些晚,他们这十月份天气就会变冷了,动物就会长的慢。
    还有就是草都枯黄了,猪吃着就费劲了,所以这时候要给猪专门煮猪食。
    猪食种类繁多,可以是糠,苞米秧子碾碎了,也有好的,比如说榨完油的豆饼。
    其实早几年挨饿的时候,糠和豆饼都是人吃的,所以那个年头没人养猪,人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
    现在队里条件好点了,人们分的粗粮可以吃饱了,队上才鼓励养官猪,秋收后可以用工分换猪粮。
    也可以去山上采摘橡子、松子之类的,队上也收,用来换稻糠皮子。
    “家里还缺几口缸,要个中不溜的酱缸,还要一个大缸积酸菜,要是打不了井还得弄个缸当水池子。”一想她家东西差的有点多啊。
    “我让陆三帮我打听了,周边有没有会打井的,能打井还是把井打了,哪怕晚几年盖房子呢。”叶爹看到每天媳妇去桥那头挑水,很是心疼。
    “嗯。我大哥和我说他那有干松木,让咱们打个桌子几把凳子。”叶冰娘叹口气,屋里空间太小了,她还想打个箱子呢,可是没地方啊。
    叶爹还真认识几个手艺人,“回头去一大队找老洪去,他是家传手艺,手可巧了,还会雕花呢。我看咱别打圆桌了,打个长方形的,顺着窗台放,不占地方,过两年孩子上学,还能趴上去写字。”他想的多周到。
    “那就再加个炕桌,大冬天咱就在炕上吃饭,舒坦。”都分家了,自家人过日子当然怎么舒服怎么来。
    两人越说越精神,后来一算,家里别看钱多,要把需要的都买齐了,估计还不一定够呢。
    “没事,等兔子养起来了,这些东西咱都买。”叶爹对于兔子养殖很有信心。
    “我养猪养鸡也能赚钱。”一头大肥猪弄好了,可是能卖百十块钱呢(这里含有成本)。
    叶冰听了一耳朵需要买的东西,翻了个身睡了,明天还是继续努力打猎吧,她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三十一章
    绿绿葱葱的半山腰, 有一处高高土墙围起的院子。
    这土墙真够高的,连房顶都看不着了。
    上面还插着尖锐的石头块, 看着就吓人。
    推开大木门走进去,是块青砖铺成的小道,里面有两棵树,一颗是桃树一颗是枣树。
    都是叶冰让他爹从村里要的树苗栽的, 而且不是谁便要的,事先打听好, 谁家桃好吃,又甜又水灵,哪家杏好吃,甜丝丝的, 既然种当然要种好吃的。
    桃树这边有口井,上面用青砖垒着, 还有个盖, 旁边有摇井打水的轱辘。
    为了打这口井还真是不容易, 因为叶爹一直惦记打井这事,就托了很多朋友帮忙打听有这个能力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还真让他问着了,是邹家沟子的, 早年据说和军队在大西北做工程的,就打过水井,后来受伤腿折了,就回了村里。
    不过老头子有点特性, 叶爹没当回事,拿着一只野鸡就上门了,没想到一说来意,老头死活不答应,直接把他撵走了。
    后来叶爹八顾茅庐才把人请来,他自己说是把老头感动了,叶冰觉得是把老头烦着了,人家为了过点安稳日子,不得不答应帮忙。
    邹老头是个有能耐的,在半山腰转了一圈,这踩踩那跺跺,捏捏土壤的湿度,就问叶爹想给哪打井。
    叶爹说这片都成,当然最好是在院子里,这样吃水洗衣裳都方便。
    后来真的在院子里打的井。
    他们手上没有啥工具器械,只能用最古老的方法打井,就是用人挖,将挖到的泥土和石块运上来倒在一边,为了防止塌方,要用木头一圈圈加固,直到渗水量差不多为止,最后用青砖垒内壁,拆除木头。
    打井这个活还真是有技术含量的,要不是有邹老头指挥,就是请再多的人也白扯。
    这次木头是从黑牛屯买的,青砖从县城那边的砖厂拉回来的,为此还找的队长专门开的介绍信,要不人家砖厂你就是有钱也买不来一块砖。
    人工就是叶爹、林大舅和二舅,不是不舍得花钱雇人,只是井口就那么大,一回也只能一个人下去,三人轮班干也累不着。
    叶冰娘陪着叶冰去打猎,人家老邹头说了不要工钱,每天能吃上肉就成,谁让叶爹为了打井嘴上生花,说出许多好话,好在邹老头还比较有分寸,只提了这么个要求。
    足足花了一个星期井才弄好,邹老头拿着叶爹给的两只野鸡拍拍屁股走了。
    后来叶爹娘一算账,这口井只花了四十多块钱,比预想的省了不少,满以为没有二三百打不下来呢。
    这四十块主要是木头和青砖钱,人工就不算了。
    不过木头经过晾晒还能用,最起码冬天能当柴火烧,不亏。
    这井打的悄无声息的,村里的人是都不知道的。
    就是队长(求他开介绍信)有些嘀咕,铺成小路要那么多青砖么,不过要说盖房子,又差了太多,搞不明白这叶老二到底想干啥。
    有了水井是方便多了,叶冰洗澡次数明显上升。
    以前打一天猎,出了很多汗,浑身难受,也不过是擦擦了事。
    好在她以前在战场上吃过苦,所以还是能忍的。
    不过有了条件她就不想忍了,她还和他爹撒娇要了个大木盆,这是她的专属洗脸洗澡盆。
    其实她更想要浴桶,可是家里地方实在太小了,反正她人小用木盆也方便。
    不着急慢慢来,浴桶早晚会有的。
    小木屋也是大变样,基本变成了土坯房,外头围了一圈土坯不说,就是房顶,换了更结实保暖的松木板,上面盖了一层芦苇,又用泥和草段涂抹了两层,防雨防雪还保温。
    屋后头东西更多,有猪圈、鸡圈、兔子笼子还有厕所。
    因为动物比较多,所以这个味道比较浓郁,这还是叶爹娘勤快的结果。
    不过肥料多了,叶冰看过自留地的白菜长的特别水灵还壮实。
    今年的酸菜可以多积些,不过大缸还没买着。
    供销社就有半大的小缸,用来腌鸡蛋还成,就是下酱都有些嫌小。
    空余的地界也被收拾出来了,种了些小葱和菠菜还,也因为肥厚,长的都不赖。
    叶冰对于农业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她在宁朝可是特权阶级,在大冬天吃过菠菜的,当时好奇问了几句,好像这菜比较抗冻,等下霜了,可以用草盖上,还能生长一段时间呢。
    她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想试试。
    不行的话就浪费点种子罢了。
    成功了的话,冬天也能吃几口绿叶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