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耽美纯情>桃花染金戈> 桃花染金戈_第179章

桃花染金戈_第179章

    柏云峰终于笑出声:“那是他的老毛病了,我这个当兄长的也常常为他着急,可惜这种事,旁人着急也是没有用的。”
    “也不用急,说不定泼辣的姑娘,就喜欢羞涩的男子。”
    “那倒是好。”
    两人相视而笑,姒玉桐端起手中的瓷杯,以茶代酒,边敬边道:“只要我大禹国重回太平,往后大哥一定不会亏待你们两人的。”
    柏云峰忙起身迎道:“大哥,我们兄弟早已宣誓对你忠心不二,千万不必当我是外人。”
    “既是自己人,又何必拘谨,快坐下说话。”
    她漫不经心地谦让着,一双锐眼却将柏云峰的神色尽收眼底。她瞧见对方紧抿的嘴唇中隐隐透出谨慎,恭顺眉眼间隐隐露出惧意。
    柏云峰就在她面前,眼中的人却不是她。
    她忽然感到一阵索然,她以为自己早已看尽世间人情萧萧,早已不再有期许。可她没想到,被这人提防着,竟使她感到如此沮丧。
    她忽然厌倦了伪装与猜度,恨不得将一切坦白道出,与故人相认相亲,生死与共。
    她强迫自己将目光从柏云峰身上移开,转而望向霜雪剑的剑鞘。
    剑鞘的质地厚润,凛然舒展,收敛了锋芒,也收敛了她的心思。
    她的确需要很多的冷,很多的苦,来让自己保持清醒。
    第142章 侠者无名(一)
    黎明时分下了一阵冷雨,第二日清晨,城中的青砖上结了一层薄冰,湿漉漉的,又凉又滑。
    柏秀川便走在这样的路上。
    他的脚步并未打滑,依旧稳健如常。这是他常年锻炼的成果,就算是脚底踏冰,一样如履平地。
    他是来巡逻的。每日清晨,他与兄长都会轮流登上城楼巡逻,向守夜的兵士致意。
    正因为有两位年轻将领的亲自抚恤,江渝的守军才格外士气高涨。
    不过,虽说同为将领,柏秀川的气度始终无法与兄长相比。柏云峰能够在千军面前保持镇定,从容地发号施令,柏秀川却不擅长与兵士交谈,只要话超过三句,就要打上满篇腹稿。
    在去往城楼的路上,他把腹稿又重复了一遍,这时,一个青衫的身影映入眼帘。
    那人也看见了他,抬手打了个招呼:“秀川。”
    这响亮一声唤,登时将他肚子里的词句撞得烟消云散。
    他定了定神,迎上前道:“冬青哥,今日起得这么早?”
    狄冬青道:“不大有睡意,索性出来走走。”
    两人因着西岭镇一起捉鬼的缘分,关系要比旁人更亲密些。所以,狄冬青在柏秀川面前也更放松,没有掩饰神色中的倦态。
    柏秀川瞧出他的疲惫,垂下眼思虑片刻,道:“我正要去城楼巡视,你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好啊。”狄冬青欣然允道。
    两人一起穿过湿漉漉的青石路,往城门的方向去。大路贯通城池,前些日子的迎春祭上,这条路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此时此刻,却鲜少有人影出没,呈一片冷清之态。
    这街市虽然冷清,却并不萧索,道旁的树枝上时而有鸟儿停驻,发出歌唱般的啼鸣声,刚刚抽出春芽的树木飘着一股淡香,早起的猫狗在树下踱来踱去。
    城楼之上,街市的景色变得更加清晰。
    狄冬青抚着石台,一面远眺,一面道:“没想到黎明时分的江渝城如此宁静。”
    柏秀川道:“再过半个时辰,赶陈集的商贩就会出来摆摊,到时候可就一点也不静了。”
    狄冬青的视线在街市上飘过,感慨道:“那也不错。”
    一日的喧嚷从寂静中起,重归寂静之中,周而复始,泱泱人群来而复返,聚而复散,四季更迭,年岁增垒——对于柏秀川而言,生活便是如此模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留意。
    可是,狄冬青却看得分外沉醉。微风拂起他的头发,令他微微眯起眼睛。他的目光缓缓掠过街市的每个角落,犹如凝视宝藏一般,将脚下的城池尽收眼底。
    柏秀川道:“早知你这么喜欢,就早些带你来了。”
    狄冬青一怔,转向身边的人,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我忽然想起,从前我也喜欢攀高远眺,但一直眺着远处,不曾珍惜眼前的风景。”
    他的语气平淡却低沉,就连柏秀川都能听出他的愁绪。
    如今他已是人尽皆知的医侠,江渝城中四处流传着他的故事,可是,这些声名并未给他带来快乐。
    一声马嘶将两人拉回到现实之中。
    城楼有两侧,一侧毗邻安宁的城池,一侧接壤渺远的山野。马嘶声是从山野的方向传来的。
    来人有二,是瞿影和另一名士兵。两人胯下马,慌慌张张地登上城楼,来到柏秀川面前。
    士兵见了将领,连行礼都顾不上,道:“不好了,禹昌军闯过六龙桥,来江渝拿人了。”
    *
    六龙桥坐落在渝水之上。
    渝水将梁州与豫州隔开,两岸皆是崇山峻岭,连峰盈天,枯松倒挂,若想去往安邑,走六龙桥是最近的路。
    六龙桥是柏侯爷来到江渝之后兴建的,花去两个寒暑,动用工匠百余人,最后的成果堪称巧夺天工,桥面横跨百尺寒江,宽广平坦,仿佛六条巨龙并驾齐驱于山水之间。
    有了这座桥,商队往来安邑,至少减了五日的弯路。守军也在桥畔设置关口,派遣一营的兵马常年把守。
    跟随瞿影来报信的兵士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