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染金戈_第159章
南晏七仍在笑:“九年?九年算得了什么。”
“不劳你费心。”
狄冬青丢下这一句,终于将南晏七放开,后者用残臂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嗽。
狄冬青已起身打算离去,然而,背后的声音再次响起:“芦花正秋,南雁栖息,这是他名字的来历,你最好仔细想一想。”
狄冬青的背影一滞。
南晏七接着道:“若是想不通,不妨去请教他,他是你的师父,不是应当对你倾囊相授吗?”
狄冬青没有转身,只是重新迈开脚步,踏出了房门。
他刚刚离开偏院,便瞧见迎面而来的身影。
“师父,你怎么来了?”
卢正秋停在他面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番,舒了口气,道:“我远远地听见南晏七的叫喊声,不放心你,过来看看。”
狄冬青道:“那是为他接骨时的叫声,师父放心,我既然决定救他,便不会对他施虐。”
“嗯?”卢正秋面露诧色:“我不是担心他,而是担心你。”
“我?”
“你是个好孩子,我怕他欺负你。”
狄冬青一怔,定睛凝向对面的人。
那人也凝着他,眼角的纹路清晰可辨,澄澈的目光,舒展的眉梢,微微扬起的嘴角……这些熟悉的角落跨过九年的时光,深深地烙刻在他的眼底,像是永远都不会改变似的。
他突然靠近对方,张开双臂将对方拥住。
卢正秋一怔,下一刻,便感到青年灼热的呼吸洒在耳畔。
年长者轻拍着他的背,语气中流露出困惑:“冬青,怎么了?”
没有回答。
“是不是南晏七同你说了什么?”
狄冬青依然没有回答,只是将手臂收得更紧。
卢正秋被他紧紧地箍着,艰难地抬起一只手,探向他的头顶,落在脑后,像是安抚受伤的小兽一般,顺着后颈的弧线轻轻抚摸捏拿。
怀中的青年在这般细腻温柔的安抚下,渐渐重归平静,从师父的怀抱中撤出。
卢正秋的手仍停在他的肩上,手指顺着耳廓滑落到颚边,勾勒出俊朗的脸颊轮廓,最后若即若离地悬在那里。
“冬青,你若是有什么话想要问我,尽管问吧,这次我一定不再相瞒,全都告诉你。”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带着千钧的分量,一颗一颗地敲在青年的心上。
两人沉默了许久,狄冬青终于开口道:“没什么,师父,我有些累了,我们回家去吧。”
卢正秋不禁一怔。
他早已习惯了寄人篱下,四处漂泊,一处陌生的府邸,哪里算得上是家呢?
然而冬青却牵着他的手腕,走在他的前面,迫不及待地回到属于他们的院子。仿佛在用急促的脚步声宣告——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是家。
第126章 渊冰三尺(六)
姒玉桐一行人披荆斩棘、马不停蹄地赶到江渝,却不意间迎来几日空闲,因为柏侯爷并不在府中。
他去了都城安邑。
年关刚过,柏侯爷便接到朝廷诏书,应诏入都商讨赋税事宜。本来这一类事可以交由下属代办,但柏侯爷还是亲自前往,为的是极力争取。
江渝的百姓日子虽然安稳,却并不轻松,朝廷的赋税愈年加重,各类明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令农人工匠的劳作所得化为乌有。不仅如此,诏书之中还要增派军役,摆明是为削减当地藩军,制约柏家的实力。
这些年柏侯爷流落片隅,早已习惯被朝廷冷落,然而为了回报建帝当年的器重,仍旧一忍再忍。如今朝纲被禹昌王党羽把持,都城局势一片混沌,他选择亲自前往,也报了探明时局的心思。
从江渝到安邑,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雪交加,柏侯爷已年过六旬,陪同他的柏夫人亦已不算年轻,两人素来生活简朴,随行没有带太多仆佣,路途之严峻可想而知。
姒玉桐赶到江渝时,柏侯爷的书信刚刚送到家,信中说他在返程途中被一场风雪阻住了去路,不得不耽搁几日。姒玉桐别无他法,只能静心等待。
她此刻的身份并非平安郡主,而是死里逃生的皇子。
为了不使乔装暴露,她必须处处留心,事事谨慎。
虽然过往有过丰富的经验,但乔装乞丐乔装皇子毕竟相差良多,前者终日无人问津,后者却时时引人注目,若想假借皇子的身份说服柏侯爷为自己效力,在尘埃落定之前,决不能露出破绽。
万幸的是,碍于他的身份,柏家为她准备了单独的寝院,下人也对他礼敬有加,并不会轻易叨扰,为她留出许多准备的时间。
翌日清晨,她起了大早,打扮停当过后,刚一推开门扉,便看到院门口候着一个身影。
身影是陌生的,但陌生的轮廓中却又含着熟悉的影子,很久以前,也曾有一个男孩常常等候在她的寝殿门边,不论风雨,总是站得端端正正。
九年过去了,柏云峰已生得比从前更加挺拔,侧脸的轮廓如刀削一般分明,颧骨突出,鼻梁高耸,双眸深陷在眼窝里。
可他站姿却与过去别无二致,仍旧端正,笔直,一丝不苟。
他的手中提着一只篮子。
他听见院中的脚步声,眼前一亮,喜道:“大哥。”
姒玉桐迎上前去,与他寒暄问候,指着他手中的篮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