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节

    “这些……就是玻璃……?”巨子勤摸着玻璃,不敢使劲,这跟水晶一样的东西,他们以前只听说过,现在见到了。
    “还有五百名学生,明天就到。”李季阳指着教室道:“这些学生半天学文,半天习武,每五天休两日,你们有喜欢的学生,就可以收来当弟子。”
    “他们也能当墨者?”巨子勤问得很犀利。
    “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李季阳狡黠的笑道:“若是他们不愿意,那你们也不能强行要他们加入。”
    “那当然。”巨子勤点头:“我们不会勉强他们的。”
    李季阳听他这么说就笑了。
    他给找来的五百个孩子,都是理工科的好苗子,同时,这些孩子都是经过五年的基本学习,认识秦国文字,会加减乘除,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老秦子弟!
    墨者再厉害,也不能洗脑似的长大的这些孩子们比,他们已经被洗脑的坚信秦国最好!
    五百个孩子很快就到了,正好他们的家也在去年搬到了学院附近,以后上学回家都会方便许多。
    等安顿好了墨者,李季阳才回了咸阳城。
    他一回来,就接到了捷报,秦军很顺利的占了韩国边境的三座大型城邑!
    “这么快?”李季阳都惊讶了。
    “不快了,这三座城邑本就是韩王要给秦国的赔礼。”看着原本的母国这样的软弱,韩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是啊,韩王将那三座城邑的财富和粮草搬空,却给秦国留下一地的饥民和老弱病残!”提起这件事情,甘磊就来气:“结果还要我们去善后!”
    “军中的粮草本来很充足的,结果为了不让那些饥民都饿死,愣是全分给了他们!”张平满脸复杂:“臣已经调了最近的粮仓运送粮草过去,幸好现在路况好了许多,运过去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那就好。”羸政作为国主,高居王座之上:“让人去赈济一下,按照本国的规矩来,他们以后都是我秦国的子民了。”
    “诺!”众人应声。
    后来李季阳才知道,韩国那边虽然经过了两年的时间,可饥荒造成的影像还没过去,虽然还没达到易子而食的极限地步,可依然是吃不饱的,不止是平民,连小贵族都有吃不饱的时候!
    就这样的情况,韩王还要选妃!
    没钱就抢秦国使臣的,秦国使臣的东西抢来打开一看,好么!当时就高兴的不行!
    不过秦国使臣的钱不多,东西就算值钱,也需要一个买卖的时间,于是他就找各大贵族打秋风!
    堂堂一个国主啊!
    李季阳觉得这样的国主真是个奇葩!
    秦国接手了韩国边境三座城邑,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涌入,盐巴都是按家发放,顺便登记人口,制作秦国户口本。
    这些人连吃的都没有了,粮种也早已拿来果腹,不能总是接济啊!
    幸好甘磊直接让人以工代赈,实行了与秦国一样的政策,让这些饥民在领了赈济的粮食布匹和盐之后,开始干活,一个月之后,就给他们发放下一个月的所需。
    基本上能吃饱穿暖了。
    攒钱还差点儿,但是也比以往的情况好啊!
    而且秦军来了之后,真的是秋毫无犯!
    但凡是种田的地方,秦军行军都绕开了,这大大的得到了民心!
    比起韩军在走的时候,又是抢粮食又是烧麦田的举动,秦军真的太好了!
    也因为韩国之民过的太惨了!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些秦军的士卒在路过的时候,看到小孩子光着身体,不忍心,拿出自己不穿的衣服给孩子裹上,将锅盔给他一块,小孩子就可高兴了,有的孩子甚至会软糯糯的喊他们“爹爹”!
    感动的秦国士兵都狠狠地骂韩国国主不是人!
    子民都过的这样的日子了,他还要选妃?长心了吗?
    “他还是人吗?这子民都要死了,他还有心思找女人?”李季阳也看到了这样的军报,当时就生气了。
    很难想象,韩国那里的人,过的是什么曰子?
    “不生气,是韩国又不是我们秦国。”羸政摸了摸李季阳,给他顺毛。
    “以后他们就是我们秦国的人了!”李季阳霸气的宣布:“好好的修路,让郑国老爷子和许义过去,看水渠怎么挖!”
    “好好,这就让他们去,这就让他们去啊!”羸政赶紧吩咐人去办此事。
    战事在入冬的时候开展的如火如荼,秦军接连攻破了十八座城池,韩国国都新郑被包围,四周的城邑都被攻陷了,秦国因为善后事宜做的很好,竟然没有反弹事件发生!
    虽然是初冬,但是修平道路还是可以办到的,打个路基也需要时间不是?丢失的地方,那些民众反而更欢迎秦国!
    韩国向各国抛去求救信,答应各种条件,但是没有一个诸侯国来帮他们,原因是秦国早已经跟他们说了,谁帮韩国,他们打谁!
    “这样行吗?”李季阳担心的道:“万一他们真的联合起来呢?”
    “他们要战,我秦国便战!”羸政霸气侧漏的宣布:“谁敢欺辱我秦国人,我秦国绝不放过他!”
    秦国因为出身的关系,对自尊十分重视,韩国这是薅了虎须了!
    李季阳见到这样的羸政,才发现,他已经是历史上那个秦始皇了!
    于是他总结道:“犯我强秦者,虽远必诛。”
    羸政琢磨了一下:“小阳说的真好!”
    李季阳翻白眼,可不好么,这可是后世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帝的上疏里的一句名言,随同上疏一同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郅支单于的首级……。
    就是不知道,秦国统一天下之后,有没有开辟丝绸之路的意思……。
    第382章 秦国灭韩国
    秦军进步神速,传回来的军报很有意思,说韩国军队也不行,饭都吃不饱,韩国秋收的时候还在打仗,大家都跑了,粮食生产能力太低下,再没人手的情况下,连大贵族家里都没余粮!
    城墙因为许久没有修缮,而十分不抗打!
    秦军又是有名的虎狼之师,有些城池甚至守军直接打开大门,欢迎秦军进来!
    因为大军后面跟着无数运送粮草的车辆,等到上冻了之后,韩国除却都城新郑,别的地方都已经是秦国的版图了!
    不过朝廷的军费开支大得吓人,这年头那些刀啊、盾啊这些冷兵器需要补充的不多,更多的时候,打了胜仗之后,战场上随便找,能找到一大堆,大家好刀好剑好兵器的当然就归自己所有了。
    因此,耗费大的便是粮草,要知道这些人当兵后,朝廷每月依旧得给他们照发生活费,但却还需要额外负担这帮人的吃喝拉撒睡,打了胜仗之后更不得了了,还得犒赏三军。
    现代社会的三军当然是海陆空了,可这个时候的三军,说的是打仗时候前、中、后三个军。
    骑兵在前是斥候,中军就是步兵了,后军是粮草辎重,左右基本上都是先锋……。
    再加上各种消耗,单单是拉辎重的牲口之类的就不少,每天人吃马嚼,是个惊人的数字。
    幸好秦国有好几年的积蓄,打一场灭国之战,一点都不吃力!
    不过怕天气寒冷,早早的棉衣服棉被就发了下去,李季阳又怕他们在外作战吃的不好,一上冻就派了上千辆的车子,拉着好多冻货,有猪肉、牛肉、羊肉、鸡鸭等等肉类,送去了前线,他这边的都是收拾好了的,到地方化开了直接剁成块下锅煮就行了!
    李季阳又选了个日子,去墨者学院。
    到的时候,虽然是冬天,但是学院种植了不少梅,梅花已经打了骨朵,暗香浮动的恰到好处。
    李季阳是在他们五日一休息的时候来的,下了车子,溜达在学院里,发现人不少,不过一堆堆的,例如宋洪子就带着一群孩子在做木匠活!
    还有人在试验区那边烧窑,继续研究瓷器。
    更有人在水边不知道在捣鼓什么,反正干什么的都有。
    这是下午上完了武科之后的自由时间,李季阳故意只给他们留这么点时间,让墨者们既不敢耽误孩子们学习,又眼馋这些好苗子。
    让他们主动收徒!
    当然,周末周日留给他们做实验。
    前头广场旁边的水渠里已经冻上了冰,冰下面有活水流过。
    李季阳找到巨子勤的时候,他还在看玻璃!
    这家伙对玻璃很好奇,李季阳偏不让他知道工艺!
    但是他就跟着迷了一样,对着玻璃整天的看啊看!
    “还没看出来?”李季阳凑过去,没觉得玻璃怎么好看啊!
    “没有。”巨子勤又摸了摸玻璃。
    旁边一个大娘就冲了过来,拿着湿毛巾一擦,然后干抹布上来,将被巨子勤摸出来的手印子擦掉!
    然后飞速消失掉!
    换了另外一个大娘出来,就在一边对巨子勤虎视眈眈!
    李季阳莫名其妙的问大娘:“这是干什么?”
    “回公子,先生他每天都趴玻璃,都是印子,而且还总换地方!我们就跟着他,他趴哪里我们擦哪里。”大娘说的可认真了。
    李季阳脑袋嗡嗡响:“我说,勤先生,你不至于吧?”
    “这个是透明的,但是没听说过有透明的植物,所以这个应该不是植物做成的,植物太软,不过玻璃很脆。”巨子勤就差贴上去了!
    “你怎么知道玻璃很脆?”李季阳有不好的预感。
    “我砸过啊!”巨子勤说的可认真了:“用火烧过,也不行,水泡过,不行,还放了别的东西泡过,也不行。”
    “这里的玻璃有坏掉的?”李季阳问大娘。
    大娘踌躇了一下:“有十块玻璃被打碎过……大家都以为是孩子们不小心打碎的……谁能想到是勤先生?”
    “您去忙吧,我带勤先生去他的办公室!”李季阳拉着勤先生就走了。
    勤先生的办公室很不错,窗明几净,李季阳坐在主位上,巨子勤很尴尬的解释:“我就是好奇,研究一下。”
    李季阳抹了一把脸,他觉得自己用玻璃忽悠这么一个热爱研究的人是不对的,于是就跟她说:“玻璃不是用植物炼制的,也不是动物,它是用几种石头烧制而成。”
    “可是我试过了,火对玻璃也没什么用处啊?它也不燃烧……。”巨子勤很是有研究精神。
    “它不燃烧,但是可以烧制,但是火一定要高温。”李季阳一个头两个大:“将石头烧化后就融在一起。”
    “石头,烧化?”巨子勤又有疑问了:“那得多少柴薪啊?”
    “用石精烧制。”石精就是煤炭。
    “那用什么烧呢?坩埚吗?”巨子勤又有理由了:“会不会跟石头一起烧化?而且石头真的能成透明的吗?难道是玉石?”
    玉石里也偶有透明的存在,更多的是水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