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阿弦道:“又说什么?”
    虞娘子道:“放着那可口爽快的好菜不吃,偏偏去捡那腌苦了的隔夜菜……”
    阿弦怀疑她是在说自己,狐疑问道:“哪里有隔夜菜?我不是每一顿都吃的干干净净么?”
    “是是是,”虞娘子乐得笑出声,“没有隔夜菜,都给你吃光了!”
    又过两日,因是休沐,阿弦便去寻崔晔。
    门上拉了一个家奴询问,那奴仆道:“大爷在呢,快到里头说话。”
    阿弦想到上次在府中所见,没想到隔日再来,卢烟年已成昨日。她本心不愿进崔府里去,便道:“能不能请天官出来,我就几句话,说了便走了。”
    家奴无法,入内报知,不到半刻钟崔晔从里出来。
    阿弦看着他徐步走近,竟有些口干心跳。
    作者有话要说:
    喜爱吃青菜的书记:唉,想我如此一个大好青年,居然连那个战五渣都比不上
    正在啃骨头的玄影:咔咔,先比过我再说
    第144章 千万念
    也不知是因天气炎热的缘故, 还是因崔晔走近, 额上又有些湿湿地汗出。
    阿弦举手要抹一抹,忽然醒悟右手还包扎着, 便举起左边袖子擦了擦。
    崔晔走到跟前儿:“手怎么了?”
    阿弦摇了摇头,紧张。
    崔晔打量着她的神情, 又问:“怎么不进府?”
    阿弦道:“府里……一定事多,不敢进内打扰。”
    崔晔道:“来找我是有急事?”
    阿弦干干地咽了口唾沫:“阿叔……”所有准备好的话忽然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阿弦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人, 眸清眉正,因身着素服,更添了几分肃穆庄严的冷意。
    大概他从来都是这样沉稳淡然,所以通身也并无任何哀伤外露。
    阿弦呆呆道:“我原本是要来致哀的,只是……知道这数日来的人多,所以迟了。”
    崔晔不语, 只是看着她,似知道她有下文。
    连受伤的手掌心都似有汗渗出来, 原本正愈合的伤口丝丝地疼。
    把心一横, 豁出去一般。阿弦道:“当初,卢先生送我的那一首诗,阿叔是看过的是不是?阿叔记得对么?”
    忽然提起卢照邻的赠别诗,崔晔却也不见意外:“是。”
    阿弦紧紧地盯着他, 想从他的脸上看出蛛丝马迹,却毕竟失败。
    他一如既往地平静如水。
    阿弦无奈道:“那是先生单写给我的,世人都不知道,是不是?”
    崔晔顿了顿:“嗯, 世人皆都不知。可是……”他道:“若说是单写给阿弦的,恐不尽然。”
    阿弦问道:“我不明白?”
    “你的意思是,这首诗世人不知,只有你我知道,”眼神有些凉意,崔晔道:“你是想问我,是不是曾把这首诗告诉过人,对么?”
    阿弦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点头。
    崔晔道:“我的确告诉过人,恐怕你也知道了我告诉过谁人。”
    阿弦极小声道:“是少夫人。”
    崔晔不禁一笑。
    虽然早有预料,但见他亲自默认,阿弦自觉好像被人蒙着头,又在头上连打了十几二十拳。
    阿弦懵头懵脑,身不由己道:“这首诗,虽然是送给我的,但是……但是其中的意思,其实是给少……”
    崔晔不做声,只是举手在唇边轻轻地一比,是个噤声的动作。
    阿弦心头涌动,眼底也有些涩然:“原来、原来是真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就算并没有过多解释,阿弦已经明白。
    怪不得送别那日,她旁敲侧击提到卢照邻顺便又说烟年的时候,他一反常态那样暴怒。
    原来是因为错以为她知道了两人之间的……“内情”?
    一切都有了答案。
    包括卢照邻隐忍的“得成比目何辞死”,烟年的哀伤自残,原来是因为两人之间阴差阳错的求不得。
    还有……崔晔所做。
    阿弦如置身云中,飘飘荡荡。
    直到崔晔道:“听说先前周国公在街头上跟人冲突,还有袁少卿参与其中,想必就是跟你了?”
    阿弦看看包着的手:“是。”
    崔晔道:“是因为什么?”
    阿弦道:“我不肯跟他走,他就为难我跟大哥。”
    他看着阿弦垂在腰间的伤手:“周国公不是能以常理揣测之人,下回再遇到这种事,不要同他硬抗,及早走开为上。”
    “嗯,少卿也这样跟我说过。”
    崔晔好不容易移开目光:“那就好,实在避不开,那就来找我。”
    阿弦默默地点了点头。
    崔晔问道:“还有别的事?”
    阿弦对上他的双眼:“上次阿叔说,许我插手阿叔的事,不管是家事还是私事,可是真的?”
    崔晔道:“当然。”
    阿弦仰头看着他:“那好,我也会像你所说的,不会断章取义,我……我会相信阿叔。”
    崔晔的眼色柔和了些:“我知道。”
    阿弦肩头微沉:“那我不打扰你了,我走啦。”
    崔晔道:“阿弦。”
    阿弦止步,崔晔看向她的右手,声音里有一丝无奈:“别再伤着自己了。”
    阿弦勉强笑了笑:“知道。”
    是日,户部之中,看似平静的库房,却热闹非凡。
    这几天黄书吏又引了两个新鬼过来,这两个鬼因没有不能出户部的约束,见多识广,三个鬼聚在库房中,一块儿嗅着阿弦给准备的香火,一边儿谈论些所知所闻的八卦消息,十分自在。
    阿弦整理档册的空隙,也听了不少逸闻趣事,比如户部这位阿弦的顶头上司王主事,虽看着厉害,却原本是个怕老婆,每天晚上回家都要伺候老婆洗脚;又比如兴化坊的路口有一个戴着牡丹花的女鬼,整天整夜站在那里哭;还有一位很厉害的老爷将到长安……诸如此类。
    阿弦听了好些异闻,正想问问那位很厉害的老爷是谁,门口一声咳嗽,有人道:“十八出来。”
    原来正是王主事。
    阿弦本老鼠见猫儿似的,但一看见他冷冷正经的脸色,蓦地想到方才鬼们提起的“怕老婆”一事,情不自禁露出些笑意。
    王主事喝道:“笑个什么,是不是又在躲懒?”
    阿弦忙敛起笑容:“没有没有!”
    王主事才道:“我要出一趟外差,你随我一起。”
    两人出户部,阿弦才知道王主事是要去延寿坊涂家。
    这涂家原本有一子名唤涂明,两年前随军征讨高丽,在一次战役之中失踪,起初军中判的是“逃失”,这涂家因此几乎遭受牵连。
    后来还是因为太子李弘上书求修改了“逃失”连坐之法,这才免于一难。
    然而数月前,因户部要主持对有军功人家的奖赏,延寿坊自也有两户人家入选,这涂家本该安静无声的,谁知却因此闹了出来。
    涂家人找到户部,竟说儿子并没有逃失,而是在军中战死的,是个有功之人。
    户部的人当然不能轻信这话,毕竟起初统计战死士兵名单上并无涂明,原先定的“逃失”,还是兵部给出的结果,哪里是他们单方面一张嘴就能否决的。
    本以为涂家的人会知难而退,谁知他们不依不饶,屡次试图翻案。
    此事闹到许圉师都知道了,便点了王主事,让好生处理。
    王主事之前也曾去过涂家两回,还叫过涂家的人来部里询问,本指望他们不要再闹腾,然而涂家的人道:“阿明并不是个没胆气志气的人,当初众人一块儿前去入伍,别的人都有些不情愿,因怕战场上刀枪无眼,无法全身而退,但是阿明并不怕,他觉着为国尽忠奋勇杀敌是无上光荣之事,我的儿子这样,又怎么会作出临阵脱逃的行径?”
    甚是坚决。
    后来王主事才明白为什么涂家的人一反常态要为涂明犯案,原来涂父在三个月前病重,大夫诊治,说已没有几个月的活头了,所以涂父思来想去,一定要在临死之前,为儿子争一口气,分个黑白。
    王主事曾听过许圉师赞阿弦,但他毕竟才跟阿弦认得,何况阿弦又非“科班”出身,是被许圉师一手提拔进来的,——当初因见许圉师大力赞扬,所以迫不及待把人抢了过来,不料见面儿后,见阿弦年纪尚小体格似弱,所以王主事希望变成失望,便对阿弦不以为然。
    这会儿要处置涂家的事,叫上她,王主事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而已。
    两人往延寿坊而行之时,忽然间见路上一队车驾缓缓而过,路人纷纷避让。
    这车驾有些古怪,车前有人举幡,有人擎着黄灿灿的法器,中间是两头牛并排拖着一辆宽敞的车,车顶玄赤交织的篷顶,四角缀着流苏,四根柱子花花绿绿,看着不同凡响。
    车子正中,端然坐着一个身着红衣敞开半肩的僧人,却并非光头,一头乌黑卷曲的黑发,高鼻深目,连腮胡须,一看就非中原人士。
    有些惊悚的是,这僧人虽盘膝而坐,右手中却擎着一个乌黑发亮的骷髅头。
    前前后后,车驾足有二三十人随行,且走且还嗡嗡然不知念的什么经文。
    路边儿的百姓们见了,有的惧怕后退,有的却双手合什,虔诚地喃喃祈念。
    王主事瞅了一眼:“西域来的番僧?他们进长安做什么?”
    王主事毕竟是户部的人,对长安城的流动人口及其动向等格外注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