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这还用问?”钟荟一挑眉,“当然是讨债去!”
    第172章 阴谋
    八月十六破晓时分, 天色微明,晨曦中带着一抹血色。
    齐王府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齐王马上风猝死,医官从房中半杯残酒中验出邪淫药物,那乐伎对罪行供认不讳,并牵扯出侧妃高氏及其所出之子司徒迅——那女伎正是侧妃之父高谧所献, 高谧一向工谗惑主,包藏祸心, 终于犯上作乱无所不至。
    事发后世子立即调遣私卫百余人围了齐王的景仰殿, 司徒迅不孝不悌,冥顽不灵, 召集殿中侍卫负隅顽抗, 最终身中流矢而亡。
    这套说辞私底下没几个人相信——谁都知道齐王对三子疼爱有加,甚至有意改立世子,司徒迅要害也该去害他长兄, 世子位还没到手,哪有人会傻到把自己靠山推倒?
    然而胜负已分, 成王败寇, 齐王和梓桐乡公俱已成了过往,如今司徒远才是这王府的主人。
    王府中四门紧闭,中外戒严, 四处是身被甲胄手执利刃的侍卫,以清除司徒迅及高氏同党余孽之名在各院搜查收捕。一时间阖府上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尤其是先前与梓桐乡公一系来往多走得近的, 更是遑遑不可终日。
    齐国中军将军高阳得知此讯时只觉耳边轰隆一声响,仿佛平地炸开个惊雷,腾地站起身,揪住那报信之人的衣襟:“此话当真?莫不是弄错了吧?真是齐王?不是世子?”
    横看竖看,这种死法都更适合常年半死不活的痨病鬼世子,齐王素来体格强健,如何会马失前蹄?
    那报信的军士被高阳勒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憋红了脸,吃力地道:“小的不……不知……”
    高阳颓然地将他往地上一搡,跌坐在独榻上,失神了一会儿,猛地抬手往脸上抹了一把,吩咐左右道:“去取我的明光铠和□□来!”
    整个高氏一族的荣辱盛衰都系于司徒迅一身,与齐王妃及世子早已经是不死不休,若是让司徒远坐稳了齐王之位,高氏阖族只有一死,如今只有鱼死网破舍命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高阳领兵打仗很有一套,加上姊妹受宠,深得齐王的信重,统领着齐国上、中、下三军中最精锐的中军。上军将军冯威远老谋深算,必定想方设法置身事外,世子能差遣得动的只有下军将军唐冒统领的下军,他未必没有胜算,只要一举拿下唐冒,不怕姓冯的不向他倒戈,到时候想扶立谁不还是他说了算,司徒迅虽然没来得及留下子嗣,齐王可不缺年幼无知生母微贱的庶子。
    高阳穿上铠甲手执□□出了营帐,正要召集将士,忽报敌军已经过了浊水,正往营地压来。
    高阳大惊,赶紧催促左右整军,一时间鼓声大作,号角齐鸣,此时天色微亮,大部分将士还在熟睡,连滚带爬地从床铺上爬起来,穿上甲胄拿起兵器,冲到营帐外集结,这时下军的先锋已经杀到。
    下军驻地在寿光,与上军驻地相距几十里,两营以浊水为界,互为犄角,平日可保齐国无虞,谁知竟有同室操戈的一日。
    显然一早得了消息,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进发,待高阳得知消息时已经错失先机,两支军队对彼此的底细了若指掌,这点先机便尤为可贵。
    排兵布阵是来不及了,唐冒麾下牙门将领了一支先锋骑兵袭营,左冲右突,四处放火,扰得军心大乱,不过高阳毕竟身经百战,又因没有退路只得背水一战,当即整肃军队奋力迎战。
    中军本就是齐国军的精锐,一旦从起初的措手不及中回过神来,两军实力的悬殊便渐渐显露出来,唐冒占尽了先机亦是讨不到便宜。
    战局逐渐陷入胶着之势,就在此时,突然有一路兵马从中军后部包抄掩杀,更有数百轻骑在战争中左冲右突,扬声喊道:“司徒迅弑父篡逆,业已伏诛,高阳逆贼,助纣为虐,青州大军在此,尔等速速投降,只缉首逆,余者不问!”
    中军一片哗然,高氏没有退路惟有死战,他们却不必舍命去陪,一时间军心动摇,士气尽泄,青州军悍勇无匹,越战越勇,齐国中军将士不多时便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副将趁乱一刀将高阳斩于马下,大喝一声:“高阳逆贼,你自寻死路,休得诓骗我等替你卖命!”
    四周都是高阳亲兵,见此情形却无意相救,副将跳下马,对着受伤倒地的高阳连砍数刀,割下首级,俯首向统领州郡兵的刺史投降。
    齐国军中一场内乱终以主将被杀、副将投降而告终,这时闻风而动前来“驰援”的上军将军冯威远也终于到了。
    这冯将军惯会见风使舵,要是指望他,恐怕黄花菜都凉了,不过他生了张武夫少有的巧嘴,比起上阵杀敌更擅溜须拍马,在帅帐中见到青州刺史,直把他从头到脚由内而外夸了一遍,从文韬武略夸到花容月貌,连他的战马也没放过,那匹白色大宛马若是听了恐怕要羞成粉红色。
    倒是这青州刺史颇有几分城府,非但照单全收,还时不时深以为然地微微颔首。
    相形之下,唐冒口笨嘴拙,平素最看不惯冯威远这样巧言令色的小人,此时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幸好这时有兵士入帐报信,堪堪挽救了他的一对眼珠子:“将军,齐王府侍卫在帐外求见卫使君。”
    唐冒看向卫琇,见他点头,赶紧到:“传进来。”
    王府侍卫入内行了礼,向卫琇道:“启禀卫使君,世子殿下有请尊驾过府主持大局。”
    在场之人心知肚明,齐王死因蹊跷,世子未必能服众,难保群臣中会不会有人提出疑议,王妃和世子显然是想请刺史去撑场子。
    卫琇忙道:“不敢当,但凭世子做主。”
    那侍卫跪在地上一个劲地乞求,卫琇这才顺水推舟地对帐中几位将军道:“卫某何德何能,得蒙世子殿下错信,不敢固辞,先行告辞了。”
    说罢叫来等候在帐外的亲卫:“我要去王府一趟,你去军中传令,即刻出发。”
    那卫官年纪不大,性子耿直:“回禀使君,将士死伤无算,伤者还未及收治,即刻便走恐怕……”
    冯威远眼珠子一转,不由动了心思,他先时不敢出头,叫唐冒那粗人抢了头功,这世子病病歪歪,一看心眼子就不少,也不知会不会因此记恨上他,正发愁找不到机会奉承,见此良机赶紧凑上前去:“贵军适才经过一场鏖战,将士们想来已经十分疲惫,莫如让他们在此休整片刻,在下领一千精兵护送使君前去如何?”
    卫琇沉吟道:“那便有劳冯将军了。”又对亲卫道:“去调集百人随我一起去。”
    两人各自整备兵马向齐王府进发。
    ***
    景阳殿前支起了名旌,曾经不可一世的王侯躺在眠床上,尸首已经沐浴完毕,身上盖着殓衾,面容扭曲,两眼圆睁,浑浊的眼珠漠然地对着帐顶。
    他的妻妾、子女、臣工、奴婢乌压压跪了一地,恸哭声在梁柱间回荡,其中不乏哭得特别情真意切的,多半是受宠的侍妾和庶子女,冒犯过王妃或世子的僚属和奴婢,真正为齐王的横死难过的,大约只有刘侧妃一个了。
    刘氏几次哭得几乎背过气去,粗壮的后背佝偻着,浑圆的肩头上下耸动,世子司徒远的目光从她身上掠过,觉得那模样有些滑稽。
    齐王妃从始至终没有流一滴泪,只是眼眶发青,脸色有些苍白。她跪坐在床边,从齐王口中取出角柶搁在侍女捧着的银盘上,又从另一名侍女手中的金盘上拿起碧玉饭含填入尸身口里,轻轻托了托他下颌。
    接着是为亡夫沐浴、栉发和更衣。这些事情有侍婢动手,用不着王妃和世子亲力亲为,两人只需在旁看着,偶尔搭把手略尽一下心意。
    司徒远看着嫡母端庄凝重的侧脸,看着她轻轻地掖好亡夫的衣襟,用纤细修长的手指整理着他腰间锦囊上的穗子,动作舒缓轻柔,与她抚琴、烹茶、修剪花枝时殊无二致,连她眉间的哀戚也是委婉动人又妥帖体面的,眼角的细纹不但无损于她的美,反而令人安心——于她而言,红颜不过是锦上添花,她的风华深入骨髓,连光阴也洗刷不去。
    司徒远不由感慨,血脉真是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他的生母死于产褥之症,他眼睛还未睁开便被王妃抱养,卫滢从他晓事起便手把手地教他习字、作文、抚琴,可他却始终学不会她优雅从容的风度,故而九岁那年从三弟司徒迅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他立即就信了,他这样的人怎么会是王妃亲生的?
    “哎呀!”
    一个侍女的惊呼打断了世子的思绪。
    “大胆!”世子怒斥道,“来人,把这奴婢拖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