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太平吓了一大跳,连忙将李宸手里的核桃拍掉:“阿妹,你做什么?”
    李宸:“……我就是心里难过得慌,没注意。”
    太平无奈地瞪了她一眼,然后牵着她回去凤阳阁,“别难过,母亲说了,个人有个人的命,旁人都操心不来。”
    李宸想,确实是操心不来。
    裴氏为人端庄温雅,即便痛苦,也悄然寂静,不会打扰旁人。
    半个月后,裴氏病逝,陪葬恭陵。
    ☆、第071章 :暗潮汹涌(四)
    四个兄长当中,李宸最喜欢的,是二兄李贤。
    李宸觉得二兄的位置,有点尴尬。他先前的时候并不是嫡长子,因此母亲对他寄予的期望不如李弘高,他又不是幺儿,在他之后有李显和李旦,后来还有两个小公主。
    李宸觉得这古代的小男孩是很难养的,她的大阿兄李弘从小那是特别不好养,三天两头就在生病,即便是成人之后,也是身体多病。可李贤就像是一个特例,李宸从小到大就没见李贤生过什么病。
    她的二兄好像是把几个兄弟没有的健康都补在了他身上似的,大冷天他穿得不比人多也不见他打个喷嚏,文治武功样样都好,颇有父亲青年时候的样子。
    大概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雄心壮志,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成为新太子的李贤,如今与东宫的官员为后汉书作注,父亲得知他的举动,赞赏不已,唯有母亲,脸上的神色悲喜莫辨。
    李宸也并非是觉得二兄这样不好,她只是觉得锋芒不露不如韬光养晦。
    可如果是她在太子的位置上,又不见得会比二兄更会处理这些事情。韬光养晦担心会让父亲失望,锋芒毕露又会招来母亲想要收拾他。
    父亲和母亲,权衡之下,自然是父亲比较重要。
    毕竟,太子要接的,是父亲的担子,而母亲即使是天后,父亲也愿意让她与天皇并尊,但那也是父亲赋予她的权力而已。
    李宸心中既然有了要保全几个兄姐的念头,自然也是没歇着的。她将如今的局势来来回回分析了个大概,觉得要替二兄扳倒母亲的可能性为零。而且很有可能是他们还没扳倒母亲,自个儿就被母亲套住了,想要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
    想到这儿,李宸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仪凤元年的这一年,边境特别不安定。先是纳州僚人侵犯边境,接着又是吐蕃侵犯河州,一次不成,又来第二次,反反复复总之就是不安定,大唐的将士为此疲于奔命,真是想骂娘的心都有。
    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年夏天的时候风疾犯得还特别厉害,只能躺在榻上静养。听说父亲为此还招来了大臣秘密商议,说如今他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不如将皇位让给天后,让她来主持朝政。
    大臣听了,连忙制止。
    古往今来,只见过皇位父传子,从未见过是夫传妻的,更何况如今国有储君,若是圣人当真要禅位,也该是传位太子,怎能传位给天后呢?
    李治一听,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作罢。
    李宸得知这个事情,扬了扬眉,没有说话,当然也没有她说话的分。
    一个月后,李贤将注好的后汉书献给父亲,李治见了,心情大悦,赏赐了李贤一堆东西。同时,朝廷内外对太子李贤的才学也十分赞赏,称赞李贤才思敏捷、文韬武略,是大唐之福。
    父亲今年四月份就到了九成宫,李宸太平等人也陪同父亲在九成宫里住下,大概是等过完了夏天再回大明宫。
    九成宫坐落在杜水之北的天台山,青山绿水,一派明媚秀丽的风光。
    李宸很喜欢傍晚的时候与父亲一起到山间走走,听山间溪水叮咚,看天边晚霞醉人。
    李治的风疾,最怕夏天,夏天的九成宫天气凉爽,并无酷夏。因此他的身体也好了许多,也有精力来主持朝政了。
    李贤的后汉书献给李治之后,李治对这个新立的储君十分满意。李贤从小就聪明伶俐这个是有目共睹的。今年春天李治东行洛阳的时候,留李贤在长安监国,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首次监国竟丝毫不比前太子李弘之时逊色,他的身体比李弘好,又年轻,浑身好像是有着使不完的劲一样,在政事方面表现让人大为赞叹。
    这天李治正好闲暇,便带着李宸到外头去散步,出门的时候恰好李贤前来汇报政事,李宸瞪着眼睛,跟自己的二兄说:“除非你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不然不许打扰。”
    李贤哭笑不得。
    唐代的帝王家族,私下的时候并不像后世的帝王家族那么多繁文缛节,李治自从让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虽然依旧是个多情帝王,但如今留在身边的皇子公主都是他和武则天的孩子,更是没那么多礼节。
    李治淡瞥了李贤一眼。
    李贤连忙笑道:“也没什么急的事情,儿只是过来向父亲请安。”
    李治一边领着李宸往外走一边与李贤说道:“我正打算与永昌到外头走走,你也一起来吧。”
    李贤站在原地,看着父亲走在前面,而他那看似文静的阿妹跟在父亲身后,没走几步,就回头朝他吐了吐舌头,做了个调皮又可爱的表情。
    李贤忍不住低笑出声,大步追了上去。他心里头很不合时宜地想起后宫里喜欢养小狗的妃嫔,也是每天傍晚时分的时候,便带着狗出去溜达。
    只是美人溜的是狗,父亲溜的是……永昌?
    李宸要是知道此刻李贤心里头在什么,大概是不管他是不是太子,也要上来跟他干架的。
    李治的风疾要说好了,那是并没有好的。即便是这么闲暇放松的时候,,熟悉的头痛感还是会翻上来。这时,听到李宸在旁数着那些她看来有趣的事情会好很多。
    “阿耶,你看前面的那只鸟儿,挺着个大肚子,在那里慢悠悠得踱着歩,也不怕人。”说着,她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贤闻言看过去,只见那只鸟黑色的翅膀白色的肚子,胖乎乎的,那溜溜的眼睛黑得发亮,它歪着头,那有些天真无辜的鸟眼瞅了一眼他们几个凡人,然后模样像是十分不屑地展翅飞走了。
    看向父亲,父亲李治神色放松,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而此时李宸也不知道是看到前方有什么好玩的,跑了过去。
    李贤见状,连忙叮嘱道:“阿妹,山间土地松软,你别乱跑。哎,当下脚下青苔。”
    李宸被他老妈子一样的德性弄得有些无语,回头不悦说道:“阿兄你别大惊小怪好么?我与阿耶天天来,也不见有事。”
    李治有些莞尔地笑了笑,偏头看向太子,状似随意地问道:“听说你母亲送了两件礼物给你。”
    李贤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
    母亲确实是送了“礼物”给他,分别是《少阳政范》和《孝子传》,不外乎是他当了太子以来,许多表现不尽如母亲的意,因此喜欢玩文字游戏的母亲便送来了两本书,拐着弯来斥责他不懂得为人子女。
    李贤是个年轻人,而且是个十分聪明的年轻人。
    聪明的年轻人总是容易心燥血热,想要大展拳脚。
    即便是从小就在宫廷长大的李贤,见惯了权力斗争和勾心斗角,也不例外。
    父亲立他为太子后不久,竟然萌生了要将帝位让给母亲的念头,他心中不可能毫无触动。
    父亲为什么要传位给母亲?
    母亲在父亲跟前,说了什么?
    是他这个太子不够出色,父亲不满意吗?
    刚立为储君的李贤被父亲的举动砸得有点懵,他从小好像就是被母亲放养的孩子一般,因为上有兄长,下有幼弟。
    母亲刚登上后位时,兄长被立为太子,她又生下了三弟李显。三弟小时候身体并不好,跟太子阿兄有得一比,曾经病得御医几乎都要准备放弃自己的颈上人头,向圣人说臣无能了。只是后来李显奇迹般地好转,那时的母亲还要树立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既要安抚父亲这边的亲人也要照顾好太子和幼儿,自然也就没有李贤什么事。
    后来又有李旦和两个阿妹,特别是自从太平和永昌出生后,父亲对两个小公主那是爱到心里去了,见到两个小公主好似心都要化了一般。
    母亲对子女的心思又分了大半到两个女儿身上,尤其是永昌,生个小病发个烧,母亲都亲自带在身边,生怕有半点闪失。
    说起来这几个兄妹,李贤心中有时候也是会吃味的。因为他从小到大,压根儿就没体会过被母亲溺爱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如今登上储君的位置,他勤勉为政,时常与东宫的官员在一起讨论政事,生怕让父亲失望。
    后汉书献上去给父亲,父亲十分高兴,可母亲却不高兴了。
    李贤心中也并不是不忐忑,但如今进退维谷,好似怎么做都会有人失望。
    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
    李贤斟酌了一下,觉得还是让母亲失望比较好。
    他收到母亲送来的《少阳政范》和《孝子传》时,心中一个咯噔,但也就是咯噔一下而已,并未想着要因此而掀起多大的风浪。
    一则他已经让母亲不满意了,这种事情自己压下去就行了,何必再让父亲操心。
    他没想到父亲原来已经知情了。
    ☆、第072章 :暗潮汹涌(五)
    李治停下脚步,双手背立在后,没有再说话。
    李贤看着父亲,心里头有些不安。
    百行孝为先,无论如何,他也不想跟母亲闹出什么大的动静来。而且李贤和他所有的兄弟一般,大概是见惯了母亲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一面,因此对母亲总是有一股又敬又畏的心情。
    李治却没责怪李贤什么,只是淡声说道:“你若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可以与父亲说,若非万不得已,别与你母亲拧着来。”
    李贤点了点头,“多谢父亲,儿明白。”
    李治侧头看向李贤,沉吟了片刻,随即又说道:“贤儿,你今天之所以在储君的位置上,并不是因为你比谁特殊比谁更有能耐,而是因为你姓李。你要做什么由不得你选择,你的出身注定了你此生要背负的大部分事情。”
    李贤抬眼,望向父亲。
    李治望着远处的山色,不徐不疾地说道:“但你可以选择一条怎样的路来实现自己肩负的责任,其他的事情你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只要父亲还活着,总是有能耐为你扫一扫这路上的障碍。”
    李贤一怔,近日来藏在心里的疑问和那莫名其妙的委屈涌上了心头,他想问父亲如果他路上的障碍是母亲呢?
    父亲先前又为什么会想传位给母亲?
    李贤那一言难尽的神色落在李治的眼里,他心底不由得暗叹一口气。
    他并非是不明白李贤的心结,但当初李治提出要传位给武则天,那是真心实意的,如今安抚李贤所说的话,也是真心实意。
    他与武则天并尊了这么多年,对武则天的才能他是十分信任的。如果是传位给武则天,那么他依然也还是天皇,只不过是将政事全数交给武则天主持而已,他手中依然有权力,而且夫妻本为一体,李治认为由武则天掌权或许比太子掌权更好。
    只是后来的时候,大臣的反对提醒了他。
    国有太子而不传位,反而要传位给妻子,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更何况,前太子李弘的死因至今尚且一个谜团,他的嫡长子,当真是猝死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又是怎么死的?为何李弘猝死的时候,只有武则天在场?
    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李治既信任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也不信任她的野心仅限于此。
    先前病得昏头转向,如今缓了过来,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大臣及时制止了他的决定,否则日后若是自己不幸先走一步,日后谁能让一个已经尝过皇权滋味的人将手中的权力放出来?
    但无论怎么说,李治这些年来和武则天算是从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武则天确实提出了许多为国为民的好建议,而且多年来母仪天下,受四方百姓爱戴,李治心中虽然无法对她全然信任,但也并未因此而想要将分到她手中的权力收回来。
    李治心想,再也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女人像武则天这样在他心中占有这么特殊的位置了。
    就在这时,李宸绕了回来:“阿耶。”
    李治回过神来,跟李贤笑道:“贤儿,你很聪明,可有许多事情如今对你来说是难了些,但你要沉得住气。”
    他当年从登基一路走过来,初始之时手中也并无实权,父亲为他安排的四个顾命大臣将他压得不能动弹,只能指哪打哪儿,他就像是扯线木偶一般的功能。可他从小就沉得住气,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将那威胁皇权的势力一把拔除,直到武则天出现,他开始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