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

    “兵部反应比老夫快的多啊……”
    方孝庭脸色有些难看的捋动着胡子。
    “父亲,有没有可能,兵部已经发觉那些武备……”
    方顺德心中不安之心更盛。
    他以前是怎么觉得取得天下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呢?是因为父亲太过笃定的态度,还是这么多年来被潜移默化的结果?
    皇帝和朝臣们就真的都是傻子吗?
    “绝无可能!”
    方孝庭摇了摇头。
    “私卖兵甲是死罪,那些人也不是蠢货,卖给我们那些上等的货色之后,就会用劣质的替上,数量上总要数的过去。如果他们真要自己作死,想要找到我们安排好的那些‘商人’,也是绝无可能,你弟弟早已经安排好了。”
    他冷笑了一下,身上散发出一股杀气。
    “……死人,只能到地底下去找。”
    方顺德这才知道为什么父亲这么自信不会被皇帝抓到把柄,因为所有扮作“黑市商人”都被陆陆续续灭了口。
    而这些事情,父亲从没有透露给他半分,直到今天,他才听闻。
    他按下长久以来日积月累的不满,依旧恭敬地接受着父亲的指示。方孝庭对这个儿子恭顺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到了后来,笑着说道:
    “最近二殿下结交的几个年轻人不错,有野心,也有眼色,不过老夫没办法去见他们,你若有时间,就在家中主持个小宴,也不必多隆重,表现出该有的意思就行了。”
    引来送往本来就是方顺德身为长子的义务,他自然是没有异议。
    “对了,宜君那里住的可还合适?他也回来这么久了,还没拜见过二殿下,安排他们一家和二殿下见一见,都是自家人。”
    方孝庭似是不经意地说着。
    “宜君从小住在府里,有什么不合适的。只是二殿下的事,这……这不太好吧。陛下只是让二殿下到我们府中侍疾,连儿子和殿下见面都要避嫌,没问过二殿下的意见就让宜君去见他,是不是……”
    方顺德壮着胆子表明出自己的不满。
    “你虽是二殿下的亲外祖,可宜君也不是什么外人!你们两个一母同胞,和外家也没有什么区别,二殿下有什么见不得宜君的?”方孝庭脸色一沉,“我说见得就见得!”
    我是他亲外祖,我女儿是他娘,所以我才当得他和我的结交,他方宜君何德何能,能和他算一家人?!
    皇子之尊,除了陛下和娘娘,能有几个敢说是一家人!
    方顺德的拇指紧紧掐着食指,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让忍住自己不表露出异常来。
    “怎么了?有困难?”
    方孝庭有些意外地抬眼。
    “……不是。”方顺德咬着牙,面色如常地说道:“只是儿子在想,该如何安排他们见面……”
    “先安排他们一家来书房见我,等殿下进府的时候,照常引他们进来就行了,剩下的我自会安排。”
    方孝庭不容犹疑地接口。
    “你如今担子重,这种小事,和宜君说一声,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儿子这就去。”
    方顺德低着头,额上青筋直冒,却还是躬着身子,一直退到屋子门口,才返身离开。
    直到走出父亲居住的主院,方顺德脸色才变得难看至极,眼神中甚至有了几分怨毒之色。
    老远的,一位管家匆匆忙忙地向着主院奔来,脚步仓皇不定,方顺德治下极严,见到管家这幅样子,立刻不悦地冲着远处高喊:“老吴,主院不准奔跑,你怎么这么没规矩!”
    原本是斥责的话,那管家看到方顺德后却如蒙大赦,拐了个方向径直向方顺德走来,满脸慌张。
    “大老爷,您在这里就好了!琳小少爷和二老爷家的琅小少爷在湖边吵起来了!”
    “小孩子胡闹而已!”
    方顺德不以为然。
    他长子方嘉所生的次子方琳,天生是个淘气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种,好在还算有分寸,从没惹过大祸。
    方孝庭对嫡长孙方珑只是面子上过得去,却一直喜爱这个顽劣货,方顺德却对性情稳重的嫡长孙方珑很是喜爱。所以长房的长子方嘉虽然体弱多病不曾出仕,但是嫡妹在宫中做淑妃,两个儿子又在府中得宠,一直也没人敢轻视。
    “这次不是胡闹啊大老爷,琳小少爷要把琅小少爷的衣服扒了丢湖里去,珑小少爷一直拉着,命小的过来找人……”
    管事的急得直蹦跶。
    “老太爷吩咐过二老爷是贵客不能怠慢,小的实在也是没办法了!”
    方顺德听到“贵客”云云眼皮子就是一跳,再看着这里离湖边没有多远,想来正是为了这个管事的才来父亲的主院求救,便没有犹豫地点了点头。
    “我去看看。”
    方家并非累世公卿,也不是什么郡望显赫的大族,要认真说起来,也就是方孝庭这一代才名闻天下,所以在京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宅邸,府邸也不在内城,而是京中不少官员聚居的东城。
    正因为如此,方家并不大,若不是老二方宜君成年后就不在家中居住,恐怕一个方家还住不了这么多人,迟早也是要分家的。
    原本就有些拥挤的方府突然住进来一大家子人,自然就有了不少摩擦。加之方宜君也不是什么落魄亲戚,和方顺德是一母同胞,往常也回来过几次,最近听说在外面也颇有不少奇遇,回来的时候那十几辆满载的马车简直让东城巷里的人家都沸腾了,人家是衣锦还乡,老太爷方孝庭明显又极爱这个儿子,许多人也就只好忍了。
    这忍着的人里,却不包括素来胆大包天惯了的方琳。
    “你还敢不敢抓!”
    方顺德还没靠近湖边,一声如雷般的咆哮就已经传进了他的耳朵里,随着咆哮声,一声哀嚎紧跟着传出。
    听动静,方琳似乎是上了手。
    方顺德不敢再轻忽,连忙快步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奔了过去。
    从他所在的位置通往两个少年争执的地方需要经过一道游廊,他领着家人刚走了一半,听到孙子接下来的怒喝,不由得顿了顿脚步,伸手制止了身后的家人,自己反倒往后退了退。
    “你搞清楚,你是来做客的客人,不是这个府里的主子,凭什么指手画脚!要指手画脚回你院子里去画!”
    方琳捋着袖子,坐在比他还大一岁的方琅身上,恶狠狠地啐了一口。
    “下次再让我看到你在我面前狂,我就让你知道小爷有几颗牙!”
    到底是谁狂啊!
    一旁苦苦哀求的家丁们满脸痛苦。
    “小少爷,小少爷,赶快松手吧!三管家都去叫人了!”
    不打你,会打我们啊!
    “究竟是怎么回事!”
    方顺德隐住嘴角的笑意,装作刚刚赶到的样子走了过去,满脸怒容。
    “琳儿,你给我下来!”
    一旁一直抱着方琳往下拉的方珑看到祖父来了,脸色顿时变得刷白,像是虾子一样跳了起来,松开了自己的手。
    “不,不管我的事,我只是拉架……”
    “伯祖父!您来的正好!这就是琳堂弟的待客之道!”方琅见方顺德来了,连忙尖叫了起来。
    “祖父,你别听他鬼叫唤,他想把这湖里的天鹅抓了带回去养,还觉得湖边的梅树好看,要人把它们移走移到南院去,他哪里来的这个胆子!”
    方琳不但不下来,反倒面目越加狰狞。
    “我父亲身体不好,这天鹅是家母费尽心思找来给我父亲作画解闷的,你要挖的那两棵梅树,是家父为家母栽的!”
    方琳狠狠地锤了一下方琅耳边的土地。
    “你怎么敢!”
    “我只是想抓去给我堂姐玩一玩,祖父不准她出院子……”方琅见方顺德脸色也突然不好了,心中有些害怕的解释着:“那梅树长得歪七扭八,我以为就是随便栽的,只是看它开了花,想要……”
    “够了,再多说一个字,我把你真丢到湖里去,你信不信?!”
    方琳又抬起了拳头。
    “你才是够了,叫你下来!”方顺德伸手把孙子从方琅身上拉了下来,又扭头对大孙子方琅说道:“你怎么带的弟弟!”
    方琅一脸委屈。
    两人打架,他当然是帮亲弟弟,难道帮这个没见过几面的堂弟不成?
    “方琳,你到那边去跪着思过!殴打堂兄,这是以下犯上!”
    方顺德扯着孙子的耳朵,将他按倒在游廊一处避风的角落,面子上恶狠狠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脸上却对着孙儿挤了挤眼。
    方琳一被按在避风的地方就知道没什么事儿,再见祖父这样子明显不是不高兴,恐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面上装着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早知道刚才多揍几拳头!
    打了自家的给别人看,接下来的就是安抚别人家的,方顺德挤出和蔼的表情,一边拍着方琅身上的灰尘,一边揽着他往游廊外走。
    “我这孙儿啊,最是顽劣,连你曾祖父都管不了他……”
    见伯祖都一副不愿意惹到他们家的样子,素来在地方上自在惯了的方琅终于又露出了惯有的轻浮表情。
    敢打他?
    让他就在那里吹风吹冻死吧!
    ***
    二皇子刘祁最近是春风得意。
    随着户部被人笑话,兵部倒了大霉,礼部便一枝独秀,在六部之中显得越发的得意洋洋。
    恩科在刘未登基到现在只开过一次,是他大婚的时候,所以这一次的恩科显得格外珍贵,上一届落榜的士子们一听到开了恩科纷纷在各自所在的书院报名,也有不少家中想要为孩子谋个出身的权贵到处想法子走动,去谋一个“荐生”的名额。
    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因为“叩宫门”一叩成名,皇帝亲自召见了这一届的掌议和几个素有才名的学子,希望他们能参加恩科,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原本就是可以直入省试也就是礼部试,免了乡试的,如今皇帝殷勤问候,显然是希望他们能给都考入殿试,方便日后给他们授官,自然是摩拳擦掌,兴奋连连。
    不仅如此,陆凡在国子监这么多年,也不知培养了不少有为的寒门士子,这一届科举,吏部伸手的余地最小,许多寒门士子早就跃跃欲试,有些自觉自己的本事争不了进士科,但“明经”科还是容易的,最不济还有“明法”、“明算”,进刑部或户部、工部,哪怕只能做一幕僚,也不乏一条路子,所以纷纷参试。
    所以这一届,是历年来所有科举中,人数最多的一届,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是中了举,可历来中举者不知多少,除了名次排前的那些,连参加吏部选试的机会都没有,不经过吏部选试合格,就不能得到官职,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就成了想要高排名的一种选择。
    于是乎,今年行卷的士子们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什么路子都试了。家里有关系的自然最好,没关系的就想办法在京中弄出极大的名声来,不是有什么惊世骇俗之言,就是有什么出众的本事。
    刘祁的曾外祖父是吏部正在养病的尚书,又是当朝的皇子,有心人自然也少不了向他行卷。方孝庭为了让他结交士子,也让他不要日日都来方府,隔三差五去一次就行,所以刘祁每天从宫中前往礼部的路上,总是有不少早就等候着的士子拦住他的行驾,递上自己最得意、最具代表性的文集。
    刘祁是个再认真不过的性子,递给他的“行卷”,哪怕熬得再晚,也仔仔细细的看完,然后做出批复,命礼部的差吏给人送回去。
    如此一来,这一届等着礼部试的士子们都知道这位殿下是个好说话的,行卷更是递的接连不停,刘祁初来还新鲜,后来天天这样也是叫苦不迭,连抓了档库里蒋文书前来帮忙一起阅看,才算是堪堪应付的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