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金华是江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叛徒蒋英,刘震背叛主公,杀了守将胡大海,谢将军刚刚率着弟兄们夺回金华城,岂能弃城逃走!那些兄弟不白死了吗?谢将军,我愿立下军令状,带兵伏击敌军粮草,”
    “十万大军围城,我军不到一万,且刚刚杀了蒋英叛军,此时人困马乏,拿什么守城?请谢将军三思啊!”
    ……撤退派和守城派唇枪舌战,甚至当众动粗互殴。坐在中间的谢再兴突然拍案而起,“主公此时正在和陈友谅决一死战,倘若金华城不保,主公必然腹背受敌,两面夹击。”
    谢再兴拔剑砍下书案一角,“我意已决!死守金华城!”
    看着意气风发的外祖父,徐妙仪心中满是悲哀,金华保卫战是外祖父成名之战,也是他最后的辉煌,明知是梦境,她也情不自禁的叫了声,“外祖父!”
    谢再兴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往角落疑惑的看了看,笑的那么慈祥。
    场景突变,依然是这个营帐,却空无一人,帐中挂着两个人头,正是谢再兴的手下左总管和麋万户,谢再兴匆匆赶来,拿起两个人头在金华知府衙门大闹,鸾知府劝谢再兴息怒,却被谢再兴一脚踢翻了,大骂道:“主公糊涂啊!昏聩无能,偏信奸臣,杀害忠臣!”
    场景又变了,谢再兴在营帐里如困兽般跺着步,喃喃自语道:“怎么办?怎么办?信又迟了,又迟了。”
    徐妙仪大概知道外祖父的意思,当年父亲徐达和姨夫朱文正同一天举办婚礼,娶了大小谢氏两姐妹,可谢再兴这个老丈人没在场,因为战火一再断了音讯,错过了女儿们的婚礼。
    可这个‘又‘是什么意思?谁截断了你的信?徐妙仪大声质问,却无法发声。
    谢再兴突然脸色一冷,抓起佩剑,场景变成了热闹的宴会。前来接替他守护金华的李梦庚趾高气昂的说道:“谢大将军,主公手令在次,栾知府已经核对无误了,该和你交接令牌了吧?”
    谢再兴冷笑,“好啊,老子这就给你!”
    谢再兴突然暴起,用剑柄敲晕了李梦庚,栾知府慌忙逃窜,妻子王氏拦在剑前,谢再兴当胸刺死了王氏,又杀鸾知府,绑了昏去的李梦庚骑马绝尘而去。
    徐妙仪想要追,双脚黏在地上无法移动,宴席变成了戏台子,倒在血泊的栾知府和夫人却像没事人似的相扶站起来,面色如生。
    “你们……你们不是死了吗?”徐妙仪大惊。
    栾知府说道:“在戏里可以死而复生,这有何难。”
    可栾知府话音刚落,突然戏台上闯进一群鬼魅般的人,挥剑割断了栾知府和夫人的脖子!
    血溅三尺!
    刚刚死而复生的夫妻再次倒下,却没有再爬起来,鬼魅残忍的刺向这对夫妻的胸口。
    徐妙仪似乎有所悟,对了,卷宗记载栾知府夫妻是当胸口刺死,但我开馆验尸时发现是肋骨和喉骨皆有伤痕……难道是一场假戏真做的戏?外祖父和栾知府夫妻演了一场鸿门宴,可是幕后黑手将计就计,杀了这对夫妻,坐实了外祖父杀人的罪名!逼着他无法回头!
    是谁拦截了外祖父的信?是谁逼着外祖父演戏投靠张士诚?是谁将计就计,将鸿门宴从戏变成了现实,一发不可收拾?
    正思忖着,疯疯癫癫的栾小姐突然冲过来抱着父母的时候的尸首大哭,徐妙仪急切的问道:“栾小姐,你是天才少女,父母双亡那夜才变得疯癫,你是不是看见了什么?你在画中就有父母中剑后重新站起来的场景,他们当时只是演戏对不对?谁最后杀了他们?快告诉我,我会为你父母复仇的!”
    “复仇?”栾小姐眼神呆滞,“世间谤他,欺他,辱他,笑他,轻他,贱他,恶他,骗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十年到了,你再看他,看他。”
    徐妙仪连连追问,“看他?看谁?是谁?”
    栾小姐疯癫狂笑,“到了,十年之期到了,哈哈,你快看啦。”
    眼前鸾知府夫妻尸首被装殓了,合葬在金华城旁的山水之间,栾小姐跪在坟前撒着纸钱,喃喃自语,“十年到了,快看,快看啦。”
    栾小姐每一句话都像重锤似的敲着徐妙仪的脑袋,她痛苦的抱头蜷缩在坟前,““到底看什么?!不就是个坟墓吗?我亲手掘墓验尸,还有什么好看的?!”
    栾小姐格格笑着,“对啊,就是墓,墓是谁建的?碑是谁立的?十年到了,哈哈,到了!“徐妙仪回想着查案经历,“墓是沈万山的儿子沈荣建的,他差点放火将我烧死在西湖湖心岛。碑是什么?那里的碑?”
    栾小姐说道:“差点烧死你的地方。”
    徐妙仪豁然开朗,“湖心小岛的碑林?那是沈万三出资修的,当时他依附于张士诚,也是张士诚的钱袋子。”
    栾小姐问:“永安郡主给你的藏宝图指向的地方就是那个石碑,背上那上面写着什么?”
    徐妙仪说道:“没什么东西,就是一首平庸的诗,我看有一千遍,也看不出门道来。高台邮亭始见金,微雨烟书月华新。攀龙附凤势莫当,闻道墓松已百年。”
    栾小姐一叹,“石碑上有墓,我父亲叫什么?”
    “鸾凤。”
    栾小姐定定的看着她,“到了,十年之期到了。”
    脑子里电闪雷鸣,黑暗中一切都无处遁行,徐妙仪猛地睁开眼睛,天已大亮,眼前墙壁上悬挂的图轴正是她从西湖小岛碑林里拓印的诗句:高台邮亭始见金,微雨烟书月华新。攀龙附凤势莫当,闻道墓松已百年。
    紊乱中断的各种线索连在一起,徐妙仪发现,这首平庸的诗句是藏头诗,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金,第二个倒数第二个字是华,接下来两两个字是凤,墓。
    金华凤墓,栾知府叫做鸾凤,高台邮亭指的是高邮,而高邮正是鸾凤的家乡,他们夫妻葬在金华城。这首诗分明是说东西就藏在鸾凤墓葬里头!
    那时候我只顾着开馆验尸了,那会想到继续往下挖啊!
    作者有话要说:  要多读点书啊,喵喵。
    汗颜,舟对诗歌一窍不通,这首诗是舟用了一个软件,输入了金华凤墓四个字,选择缩进藏头诗格式,系统自动生成的……舟只是改了几个字,看起来意思稍微连贯一些。
    ☆、第203章 水落石出
    腊月初五,是徐妙仪母亲的忌日。徐妙仪从初一就沐浴斋戒,住进了报恩寺,为亡母抄经祈福。
    其实住在报恩寺的“徐妙仪”只是一个面容相似的替身,真正的徐妙仪已经偷偷出城,日夜兼程的赶往金华鸾凤夫妻合葬的墓地。
    故地重游,和上一次浩浩荡荡带着一群京城贵人们不同,这一次行动机密,为了不打草惊蛇,徐妙仪轻装上阵,身边只跟着乔装游商的朱棣和心腹太监马三保等人。
    金华,入夜,朱棣指挥着手下开启墓门的封石,这座夫妻合葬墓的左后方是一座小小的坟包,正是栾小姐的埋骨之地。
    徐妙仪给栾小姐上了三炷香,栾小姐终身未嫁,连块坟地都没有,徐妙仪不忍见她被扔进乱葬岗,便捐给寒山寺香火钱,要那些和尚念经超度,并将棺椁从苏州运到金华,和她的父母葬在一起。
    上完香,徐妙仪一边烧着纸钱,一边说道:“……你们栾家即将迎来新人了,宋秀儿写信来说,腊月二十八是她和栾八郎的婚期。你和父母都放心吧,他们在很远的西南,那里很安全,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几乎没有冬天,他们改名换姓了,八郎继续读书,秀儿开着布庄,神仙眷侣一样,不知愁滋味。”
    “你们将人间各种苦头吃尽了,轮到他们,也该苦尽甘来了。”
    墓道封石开启,散了散里头的霉气,众人举着火把来到鸾凤夫妻的合葬墓室里,墙壁上的彩绘已经斑驳脱落,依稀可以看见描绘的是栾知府生前守护金华城的功绩,以及夫人王氏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勇救丈夫,死在暴徒剑下,彩绘上持剑者凶神恶煞,彩漆褪色脱落后,面目显得更加狰狞。
    这就是墓道壁画画匠笔下的谢再兴,也是金华城百姓心中的谢再兴,一个残忍暴戾的背叛者,杀了同甘共苦、誓死守城的栾知府,连手无寸铁的妇人栾夫人都不放过,犹如恶魔转世。
    朱棣命人撬开铺在地下的墓砖,继续往下挖。
    徐妙仪轻轻抚摸着壁画上斑驳的人形,这就是她的外祖父,出生入死一辈子,死后还要被他用生命守护过的百姓唾骂……
    铁锹挖到了一个洞穴,马三保大喜,“殿下,下面果然还有一层!”
    这是一处藏身的密室,密室里堆着大大小小的金丝楠木箱子,据说这种名贵的木材用来做棺材,可以保尸身千年不腐,和黄金同价,打开箱子,里头乱七八糟塞满了各种文书、印玺、还有账册等物,有些纸张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好像是匆忙从火海里抢出来似的。
    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砚台的墨迹早已干涸,一方玉石镇纸压在一卷长长的手书上面,徐妙仪首先看了落款,和朱棣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是沈万山!”
    事关重大,下第二层墓室的只有朱棣,徐妙仪和马三保三人,马三保一听说是沈万山,双眼立刻放金光,“若真是他,那么这里应该有张士诚的宝藏啊,听说沈万山是张士诚的钱袋子,张士诚死后,那些好东西都落在了沈万山手里。”
    朱棣和徐妙仪的心思都不在宝藏上,一心只看沈万三在手书里说了些什么,而马三保兴奋的将所有金丝楠木箱子全都打开了,翻箱倒柜的寻找,金银没见着半分,却找出了一沓航海图来。
    沈万三以贩盐起家,凭海商而巨富,和张士诚的发迹一模一样,只是张士诚不满足商人的身份,开始建功立业,成为一方霸主,自封为吴王,不便再打理生意。一切都交代给了沈万山。
    马三保翻到一张图,一双眼睛顿时比火把还亮,“殿下,原来张士诚的宝藏不在大明,都被沈万山运到琉球岛了!难怪不管民间还是朝廷挖地三尺都无人寻到,要是把这个交给皇上,殿下定立下大功,再也不会挨皇上冷眼了!”
    朱棣终于肯从手卷上抬起头来,“这是徐大小姐找到的,不是我,一切听候她的安排。”
    马三保依然很高兴,徐大小姐马上要成为燕王妃了,这些都是她的嫁妆呀,咱们燕王就是有福气,娶了富可敌国的媳妇。在马三保眼里,徐妙仪已经变成了一座金山。
    徐妙仪专注的看着沈万山手卷,财富对她而言没有意义,真相才是最重要的。江南第一富商沈万三在手卷里回忆了他发迹的经历,以及和同伴张士诚的友情。从私盐贩子到海商巨贾,他们互相扶持,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后来张士诚弃商加入红巾军,一举成为东吴霸主,也成为沈万三从商最大的靠山,从此他的生意如鱼得水,同时他也在暗处为张士诚赚钱,筹集军粮军饷,相互依赖。
    可惜东吴再强盛,张士诚依然不敌朱元璋军队的铁蹄,张士诚节节败退,退守苏州城,被徐达和常遇春两员大将帅兵围困,攻守双方僵持数月,死伤无数。
    苏州被困之前,沈万三提议避开徐达和常遇春的锋芒,弃城逃到海外琉球岛,休养生息,坐等朱元璋和大元两个老虎互相撕咬,坐山观虎斗,乘着两败俱伤时,重新回到中原,召集旧部反扑。
    张士诚当时并没有反对这个提议,于是沈万三将其庞大的财富通过海船运到琉球,甚至已经策划好了一旦张士诚率旧部登陆琉球海岛,沈万三会招募一批海盗和他里应外合,灭掉琉球王室,成立新王国。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海盗做大,会变成海商,而海商想要做大,就必须掌控私人军队比海盗还狠,海盗海商是一家,黑白两道通吃,张士诚和沈万三都经历过这种蜕变。
    可是一切准备停当,张士诚却改变了主意,不愿意离开故土,和苏州城一起灭亡了。沈万三悲痛不已,本想举家迁到琉球国,但苏州城破时,张士诚唯一存活的爱女永安郡主失踪,沈万三猜测郡主被洪武帝俘虏了,想要救出永安郡主后,再一起远走高飞。
    为此,沈万三投诚朱元璋,并舍出大半家财,给大明军队筹军饷粮食,还出银子修建了一大半的金陵城墙,消财免灾,以博得朱元璋的信任,伺机打听永安郡主的下落。
    可惜沈万三年老体弱,自知大限将至,临死都没有得到永安郡主的消息。他和郡主以前有过约定,张士诚宝藏的线索会藏在《杨公画谱》之中,他在画谱里指向的地点立了一个刻意做旧的石碑,石碑上的藏头诗句指向金华鸾凤墓地,并将藏宝图和航海图,以及从张士诚书房里抢救的一些东西都埋在墓地里,希望永安郡主有朝一日能逃出生天,顺着线索找到这里,从此漂洋过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永安郡主等不到这一天了,反而是攻破苏州城,逼张士诚*殉国的大将徐达之女徐妙仪解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真是造物弄人。
    金丝楠木箱子里的东西都是张士诚书房里抢出来的?徐妙仪和朱棣一人翻着一个箱子,希望找到有用的东西。
    马三保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双手捧给徐妙仪,“这是琉球国的藏宝图,请大小姐过目。”
    希望就在眼前,徐妙仪不耐烦的推开藏宝图,“别吵!隔着那么宽的海洋,我跑得了那么远嘛,看得到,摸不着,扔一边去,别烦我。”
    马三保磕磕巴巴的说道:“这都是真金白银啊!大小姐就这么放弃了?”
    徐妙仪翻着箱子说道:“你有兴趣你去找,若真能找到,分你两成。”
    马三保说道:“奴婢不敢要,燕王妃的俸禄就够奴婢吃的了,奴婢拿那么多金银也没用,更没这个航海的本事——奴婢不会游泳,还晕船,听说海上的鱼比咱们宫殿还大,张嘴能吞下一艘海船,一个大活人还不够鱼塞牙缝的。吓死人了,您就饶了奴婢吧。”
    徐妙仪说道:“游泳都不会,还说那么多海外寻宝的废话。”
    马三保看着手中沉重的海图,觉得里头好像有些什么在召唤他似的,撩拨得他心里痒痒,鬼使神差来了一句,“徐大小姐不嫌弃的话,奴婢可以一试。”
    马三保平时一副缺心眼的傻样子,但对朱棣忠心耿耿,口风严实,否则他也不可能跟着下来,自从宋秀儿走后,徐妙仪身边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了,她点头说道:“好,就交给你了。”
    冥冥之中,命运出现了拐点,这位中国古今最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对大海有了向往,二十多年后他会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郑和。
    当然,彼时的小太监马三保刚刚立了一个小目标:比如先学会游泳。
    朱棣仔细翻看着一封书信,突然瞳孔一缩,颤抖着说道:“妙仪,是他,居然是他!”
    徐妙仪抛开手中的文书,接过书信,“李善长?!”
    韩国公李善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明宰相。
    ☆、第204章 千古奇冤
    韩国公李善长,和魏国公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一样,都是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最初跟着朱元璋造反起兵的谋臣,响当当的从龙派。虽不像徐达和常遇春这种冲锋陷阵的武将立下战功,但其智谋了得,出谋献策,功勋卓著,是文臣第一人,人称“军中萧何”。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封了李善长为左丞相,并赐金书铁卷,封韩国公,是唯一得到公爵爵位的文臣,名声大噪。
    除了名以外,李善长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权力,身为淮西文官集团领袖的他,成功的将文官里唯一可以于他抗衡的诚意伯刘基从朝中挤走,逼得刘基辞官回乡,去老家青田县养病去了,于是没有了对手掣肘的李善长在朝中呼风唤雨,几乎无所不能。
    除了在名利上登峰造极,李善长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贵。李善长和洪武帝是君臣,也是儿女亲家。
    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的长子李琪,成了李家的儿媳妇,而且临安公主是洪武帝的长女,地位尊贵无匹。
    李善长心思缜密,思虑周全。难得在名利巅峰时头脑也仍然保持清醒,深知盛极而衰的道理,极力促成长子李琪尚了公主,有了公主的庇护,将来李家后人即使没什么本事,也足以守成了。
    之前徐妙仪怀疑过李善长,包括他的对手刘基,因为有能力瞒天过海,一直藏在背后截断线索,甚至将锦衣卫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人,朝中有这种实力的只有几个,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义父道衍禅师将这个名单一一列举出来,当时李善长的名字就在其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