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想到秦国灭亡时,一南一北两支帝国军队都不在咸阳,白仲就觉得一阵心塞塞,塞到不能再塞的说。
    “知道啦知道啦!再给讲讲纣王的事,你说的纣王的事很有意思,以前我都没听人这么说过……比如废奴隶而被大奴隶主抛弃,以致牧野之战,奴隶主让奴隶投降,最后商朝灭亡……听上去真有些像我秦国……”
    嬴政感慨一句说道。
    当年商鞅变法有一条就是废除奴隶制度,此条制度自然也引发了广大奴隶主的不满,商鞅的手段比纣王凶残,纣王连吃里扒外成天想里通外国的哥哥都搞不定,商鞅直接就杀了几百人,杀得渭河之水都变红了。
    这是因为穿越者都没有好下场啊,后世有人总结过“纣王废奴太先进、始皇帝统一法制太先进、王莽发展科学太先进、杨广好色加雄才,标准的穿越者性格。这些穿越者都混的超级凄惨,死了也被人骂千年。”
    白仲在心里吐糟了一句,又开口说道:“周朝八百年,连开国之主都算上,都没几个比帝辛强的,统治分散,连‘帝’都不敢称,只能称‘王’,将好好的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变成了分封制。”
    “分封……要不得!”嬴政补充了一句,继续眼巴巴的看着白仲。
    白仲叹了一口气,认真沉思三秒,开始讲白仲版的《封神榜》。
    这个《封神榜》是白仲根据后世洪荒小说的精华而写成,主要是黑阐教黑西方教,吹捧吹捧截教,最后再将纣王打扮成气运之争的受害者。
    说到后来,白仲干脆打开系统里的晋江文学网,搜索“洪荒”、“封神”之类的关键词,找了几篇来对着念。
    我抄袭了又怎么样?你来秦朝咬我啊!
    本来白仲也就是当哄孩子的睡前故事,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嬴政又让她说,不但让她说给自己听,甚至还找了几个记性好、写字快的来记录。
    “你要干什么?”白仲瞪大眼睛看了看嬴政,又看了看那几个正猛摇笔杆子的人。
    “喔,不要激动,我想把你这个故事改改,然后再传播出去。”嬴政笑着说道。
    白仲发明了纸,又顺手发明了书籍和印刷术,虽然都是秦国王室和白家的专利产品,外人只能从秦人这里买现成的,但不管怎么说,秦国境内的书籍价格是降下来了。
    因此,嬴政说要出本小说,也不算是什么夸张的事,秦人有钱不差钱,老百姓又寂寞无聊,而诸子百家里的小说家又闲得发慌,正好给大家都找点事做。
    “怎么?你还真想给纣王翻案?”白仲震惊的看着嬴政,几百年前的事了,你还这么记仇。
    “非也非也!我只是想……周能黑商,我为什么不能黑周呢?和史书比起来,这种民间野史传播的要更快一些……”做为“民间野史”的受害人之一,嬴政表示我家那点事,老百姓知道的可真特么的多,“虽然是小说,但是老百姓是很蠢的,他们真得会相信,周代商是气运所为。但是你看……如果周取代商是因为天地气运在周而不在商;那么今日周为我大秦所灭,这又意味什么呢?”
    白仲歪着头想一想,认真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同意你那句话,老百姓是很蠢的……”
    别说这个年代没读书的老百姓,后世读了书的老百姓也一样蠢。
    想想“泡菜防癌”、“板蓝根治百病”、“牛奶和榴莲不能一起吃”、“盐可防幅射”、“迷魂药”之类的东西,白仲表示只要是朋友圈转发的东西,本侯一律都不相信。
    至于小说的威力,白仲从来不敢小视,多可怜陈世美,多可怜的武大郎,都是被人一黑几百年没处伸冤的主。
    ☆、1586.12第四更收工
    不过话是这么说,白仲还是挺理解嬴政的想法的。
    数年前,周王室被秦国所灭,虽然没有人敢当着面对嬴政喷翔,但是也有不少人将秦国视为不忠不义之国——因为它竟然灭了自己的主人。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这一套思想工作宣扬的好,人们很容易将“周为秦所灭”理解为天命所在,全因世间气运已至秦国什么什么的。
    后世的老百姓更迷伪科学,而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干脆只相信神学,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时,还曾下令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就可见广大群众对此事的热情了。
    不过热情归热情,万一可爱的小阿政从此走上修仙的不归路怎么办?
    白仲抓狂,不过她也没蠢到直接去问嬴政相不相信神仙和长生不死这个事。
    现在嬴政正值青春灿烂年华,人生大好、前途无量,怎么会相信神仙和长生不死?他修仙……那要等到人到中年,身体变差之时,才会开始走上修仙的不归路。
    所谓“人越老越怕死”就是如此。
    白仲开始为嬴政日后的人生而忧心忡忡,操碎了一颗少女心;嬴政开始为黑周王室而烦恼不已,考虑是不是要再埋几个伏笔,为秦一统天下打下良好的“气运”基础;而好久没出现的韩非……
    他在持续正在作死!
    “李廷尉,你看这是何物?”姚贾颇为兴奋的将两页纸递给李斯,笑着开口说道:“这是监视韩非的探子,从韩非书房里找出来的东西,有这个东西……应该就能弄死韩非了。”
    李斯拿着姚贾递给自己的东西看了几眼,开口说道:“果然作死!他这次真是想不死也难了!”
    “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这完全就是他自己在作死!”姚贾冷笑一声道。
    近日,郑国上报,历十年,渠水已通,从此困扰关中数百年之久的种粮缺水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同时请大王移驾一观。
    嬴政大喜,大笔一挥将此渠命名为“郑国渠”,又命人在郑国渠附近种了许多自家媳妇爱吃的水稻大米,才欢欢喜喜的带着一众大臣还有韩非,同去观赏郑国渠。
    带上大臣,是为了证明自己力救郑国没有错;带上韩非,则是想告诉他,大秦国富民强,韩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了。
    近日来,拜姚贾之福——当然,主要是韩非自己作死,不少大臣都上嬴政这里说了韩非的坏话。
    有说“韩非之能,在书而不在人。书是写得好,法家新经典也;但人却不怎么样,当不得法家名士之称,胸襟狭小。”
    有说“韩非拘泥于邦国之见,缺乏天下之心,孤忠独傲难以共处,简直就是伯夷和叔齐在世。”
    伯夷和叔齐,就是商朝灭亡之后,不食周粟,而躲在山上挖野菜的两位。
    甚至连郑国这么一个技术工人,都跑来上书说,“当年老臣被韩国韩非的谋术所牺牲,不得入秦为间。老臣本韩人,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想要融入秦国谈何容易?老臣又不是自愿来秦的,全是他们逼的,可是韩非呢……韩非在韩论及老臣,却是鄙夷之情有加……”
    如此数量众多的黑历史,嬴政只得庆幸自己本来也没打算用韩非,不然今天肯定心塞死了。
    顺着郑国渠一路行来,嬴政发现当年因为缺水而人迹罕见的不毛之地,果然如郑国所说,已经变成绿树成荫、鸡犬相鸣的农间田庄,心情顿时大好,“郑国辛苦了,秦有此渠,关中从此再无缺粮之患了。”
    “多谢大王夸奖。”郑国的眼中闪着的激动的泪水,十年辛苦方有此渠,不枉他在世上走一遭,“这还要多愧韩非公子,若不是韩非公子的疲秦之计,郑国现在还在韩国以取阅韩王度日……”
    郑国说着,扭头看了一眼韩非,表情微微有点恨。
    也是,先不提以前的旧怨,韩非那几句地图炮将郑国也一并列入了打击范围,可问题是……郑国入秦他是被韩人逼的。
    任谁被迫背井离乡、抛妻弃子,还要时时担心被人发现自己的奸细,都会愤怒的。
    最可恶的事,郑国最近在李斯的提醒下,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自己韩国奸细的身份,会被人发现?而且好死不在死就在郑国渠快修完的时候,若没有大王一力相救,花了十年时间,费掉秦国无数人力物力的郑国渠,说不定就这么毁了。
    对于郑国这种技术人才,你要我的命不要紧,你要毁我的事业,我能活活咬死你!
    更别提后来的逐客事件,韩非真是渣渣渣渣渣!
    技术人才大多政斗水平不高,反正他们凭手艺混饭吃,只要不死命了作死,讽刺个把韩非什么的,嬴政只当自己耳朵忽然不好使了,就算听见了也会说一声,一般有才的人大多脾气古怪,吃点药就好了,别为难人家。
    而相对于郑国的激动,韩非则一路默默无言,表情木然,似乎自己并没有听见郑国的嘲讽一般。
    其实,韩非不但听见了,而且他还将郑国对郑国渠一路的介绍听在耳里,越听,他就越心惊。
    韩国,这一回莫非真要灭亡。
    对于自己入秦的结局,韩非早在入秦之初就已经了然于胸,无非就是一个“死”字。
    只要能存韩,韩非死又何妨?
    可是韩非是个聪明人,熟读历史,知道秦人百多年来,为了富国是何等努力;入秦后所见,更是印记了“天下第一强国”所言不虚;而反之观东方六国,花样作死大赛,不亡都没有天理的那种。
    韩非知道,能完美实现自己思想的国家只有秦国,但是……
    韩非不是布衣之士,韩非是韩国公子。
    身为王族子孙,韩非不能置祖先的基业、江山社稷于不顾,而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投奔他国。
    世人皆能降,唯王族不能降。
    韩非主意拿定,从衣袖里掏出一卷纸,开口说道:“大王,韩非有一书上。”
    “有书?”嬴政微微一愣,接过韩非手中的纸,打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竟然将纸上的内容读了出来,“秦国东出,首用兵者只在两国:一为赵国,二为楚国。赵为秦国死敌世仇,灭之震慑天下。楚为广袤之国,灭之得利最大。弱小如韩国者,一道王书便举国而降,何难之有也……”
    嬴政看完《存韩书》全文,望着低头不语的韩非,脸色变幻的十分精彩。
    虽然嬴政知道韩非只忠于韩国,对大秦并无半分效忠之心,但是收到这么个东西……呵呵……竟然想引秦国去对付楚国和赵国,祸水东引……为了弱秦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啊。
    “对于韩非的上文,众卿有何见解。”
    嬴政愤怒之下,连“公子”两个字都省了,直接以“韩非”称之。
    一时之间,没人敢正面直视嬴政的怒火,全场的人统统低下头,开始研究地板上的花纹。
    不说?不说没关系!寡人会点名!
    “王翦,你跟寡人说说……若是寡人让你伐楚,你几年可定?”
    很不幸被嬴政点名点中的王翦,这回连“六十万大军”都没说,直接就开口说道:“楚国幅原辽阔、山川众多、民风彪悍、胡夷混居,大军深入,恐怕……不好说。”
    王翦很客观,终究没说出“去了就不一定能回来”这种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武安君,能带着七万人马在楚国杀来杀去,连楚国国都都废了一个。
    “那李斯,你来跟寡人说说……存韩可不可取啊?”
    “回禀陛下,存韩之说,不可取之。秦之有韩,若人有腹心之患。韩虽臣于秦,然终为秦病。此理,臣已多次陈说。今韩非上存韩书,其谋若用,则秦必有函谷关之大患也……昔年五国诸侯攻韩,秦发兵以救。而韩国未尝报秦,非但屡为山东攻秦前军,更以种种谋术疲秦弱秦,其心其术可见矣……今《存韩书》犹以术计存韩,存韩之根,在引秦误入泥沼……若行,则为害之烈后患之大,恐无以补救也。是故,存韩之说万不可取,愿君上幸察臣说,无忽!”
    嬴政听罢,没有说话,只是看了韩非一眼,便回到宫中。
    没过多久,身为廷尉的李斯收到嬴政自宫中传来的王书。
    这封王书,不但李斯收到了,全国人民都收到了。
    “韩非者,韩国王族公子也,天下名士也,入秦谋弱秦存韩。先以水工弱秦,又上《存韩书》,欲引秦国大军向向楚向赵而战,恶意挑拨三国之间的关系。触法!是故,本王依法,拘韩非下狱。为明是非,特下书朝野并知会天下。秦王嬴政十一年夏。”
    收到王书的全国人民表示,大王画风转变的太快,臣妾有些接受不来。
    昨天还爱得凶猛而奇特,今天立马就喊打喊杀了。
    其实不但全国人民很惊讶,李斯姚贾郑国这些不爽韩非的人也很惊讶啊,大王这是要杀韩非的节奏,可是……我们并没有想杀韩非啊,我们只是想将他驱逐出境,别待在秦国闹我们的心了。
    ☆、1596.12第一更在此
    有句话说的好,叫“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韩非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韩人,是韩国使者,嬴政却要以秦法来审判韩非,未免吓坏了一群人。
    因为不管怎么说,韩非也是韩国公子,又是世上少有的贤者,随便杀文人贤者,很容易激起文人这个层次人的反弹,影响秦国对山东六国招贤的计划。
    不过想一想,这个故事放在秦王身上,又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历代秦王都是实用主义者,楚王都骗来秦国杀了一个,弄得楚国人愤怒的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呼声。
    “大王杀贤,恐屡遭天下文人骂名。”
    “韩非自许为贤者,却向大王献这种乱天下的计谋,何谈贤者?杀一人而平天下,可杀之!”
    廷尉府中,李斯和姚贾坐在老位置,干着同样的旧事——喝酒聊韩非。
    听完姚贾的话,李斯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姚贾看着李斯,继续开口说道:“李廷尉是否以为姚贾执意要杀韩非乃是为了私怨?姚贾于韩非确有私怨,但姚贾要杀韩非却不是因为私怨。李廷尉试想,我等布衣之士,背井离乡只身入秦,所为者不过是寻一英主,将毕生所学发挥出来,一天下、止战息。可韩非呢,其人高傲以王族贵胄居之,蔑视我布衣之士,思想又迂腐,有才而无德,反而以才乱天下,简直就是天下之害,不除其天下无宁日也。”
    “今日廷尉杀韩非,非是为秦国,也非是为大王,而是为天下除一害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